分享

【公开课】艾灸的方法有多少种,你知道吗?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上期我们讲了艾灸的禁忌和基本原则后,这期我们来讲一下艾灸的各种方法。

着肤艾炷灸

最早的艾灸是着肤艾炷灸,《灵枢.经水》中提出“壮”的说法。用艾绒搓成锥形体的艾炷,灸一炷为一壮。施灸时,置艾炷于选定灸位,点燃艾炷尖部,使其向下自然,热力和药力投入人体内起到治疗作用。

按照施灸对皮肤的致损程度,分为温热灸、发泡灸、化脓灸三种。

  • 温热灸:皮肤泛红晕而不灼伤皮肤。

  • 发泡灸:皮肤出现微微黄斑、灸后皮肤起小水泡,不挑破、任其自然吸收。

  • 化脓灸:又称瘢痕灸,须灸伤皮肤,使皮肤渐渐化脓并最终形成瘢痕。

    化脓灸在我国盛行已久,《金匮要略》、《甲乙经》都有记载,而历代医家也很重视化脓灸,认为不化脓病不除,有时候还配合一些发物的药饮去激发化脓。

    不过,因为现代很多人不愿意留疤,加上化脓时如果护理不当,也容易引发感染,化脓灸就渐渐减少了。

    但是化脓灸有它独特的疗效,而且在化脓和结疤的过程中,还可以激发人体抗病的能力。如果有治病需要,必须用到这种疗法时,我们也大可不必恐惧,配合医生的治疗,处理好伤口,疤痕还是可以避免的。

隔物灸

隔物灸,顾名思义就是隔着一个东西灸,具体隔什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去选择的。大凡隔物灸的用意,一是避免着肤艾炷灸的灼痛、灼伤;二是为取隔物之所长。下面我也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隔物灸。

  • 隔姜灸:是常见的做法,可以提升阳气,因为姜也是纯阳之物,跟艾十分搭。

  • 隔盐灸:这对拉肚子有很好的的疗效,无论寒利热利都可以用隔盐灸,比如将青盐或海盐炒热后,凉至温温的,放到神阙,也就是肚脐上再点艾绒在上面。

  • 隔蒜灸:《外科理例》中灸法总论中说:“治毒者必用隔蒜灸”,古人用大蒜拔毒、消肿、定痛。隔蒜灸还有止咳的功效,尤其是久咳。因为蒜是白色,辛辣色白入肺经。

还有什么隔花椒灸、附子灸、隔泥饼灸。大家知道就好了。

艾灸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艾卷灸。艾卷灸又分实按灸和悬灸两种。

实按灸

实按灸最早见于明代医家朱权的《寿域神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讲到过,具体方法就是在灸位隔着棉纸,把点着的艾条按在灸位,借助压力是热力更为渗透入里,对于治疗病位较深的疾患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用力按着,艾条容易灭,所以需要反复点火。因此,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也就不那么普及了。

悬灸

悬灸是我们现在家庭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操作也是最安全最容易上手的,所以大家也最熟悉。

一般就是施灸者拿艾条对准灸位灸,也有借助工具,比如灸架,可以更省力。

还有一种借助温灸器灸,温灸器灸,最早见于东晋大医家葛洪所著的《肘后方》,那时是用瓦甑灸法,就是蒸饭用的瓦甑,下面有小孔,在里面点上艾绒,孔位对准灸位。

后来人们又不断改良灸器。到了现在,我们常用的灸器有木盒、铜盒、带手柄的铜盒,越来越方便了。

思嘉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觉得手持艾灸悬灸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灸不只是利用艾的热力而已,在灸的过程中,如果施灸者能感受被灸者的状态,适时调整手法,能起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还更节约艾条。

那下期我们就来讲讲艾灸的悬灸的手法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