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讲了艾灸的禁忌和基本原则后,这期我们来讲一下艾灸的各种方法。 着肤艾炷灸 最早的艾灸是着肤艾炷灸,《灵枢.经水》中提出“壮”的说法。用艾绒搓成锥形体的艾炷,灸一炷为一壮。施灸时,置艾炷于选定灸位,点燃艾炷尖部,使其向下自然,热力和药力投入人体内起到治疗作用。 按照施灸对皮肤的致损程度,分为温热灸、发泡灸、化脓灸三种。
隔物灸 隔物灸,顾名思义就是隔着一个东西灸,具体隔什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去选择的。大凡隔物灸的用意,一是避免着肤艾炷灸的灼痛、灼伤;二是为取隔物之所长。下面我也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隔物灸。
还有什么隔花椒灸、附子灸、隔泥饼灸。大家知道就好了。 艾灸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艾卷灸。艾卷灸又分实按灸和悬灸两种。 实按灸 实按灸最早见于明代医家朱权的《寿域神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讲到过,具体方法就是在灸位隔着棉纸,把点着的艾条按在灸位,借助压力是热力更为渗透入里,对于治疗病位较深的疾患是比较有效的。但是用力按着,艾条容易灭,所以需要反复点火。因此,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也就不那么普及了。 悬灸 悬灸是我们现在家庭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操作也是最安全最容易上手的,所以大家也最熟悉。 一般就是施灸者拿艾条对准灸位灸,也有借助工具,比如灸架,可以更省力。 还有一种借助温灸器灸,温灸器灸,最早见于东晋大医家葛洪所著的《肘后方》,那时是用瓦甑灸法,就是蒸饭用的瓦甑,下面有小孔,在里面点上艾绒,孔位对准灸位。 后来人们又不断改良灸器。到了现在,我们常用的灸器有木盒、铜盒、带手柄的铜盒,越来越方便了。 思嘉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觉得手持艾灸悬灸的治疗效果更好。因为灸不只是利用艾的热力而已,在灸的过程中,如果施灸者能感受被灸者的状态,适时调整手法,能起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还更节约艾条。 那下期我们就来讲讲艾灸的悬灸的手法问题。 |
|
来自: Scarlett32vje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