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令素养】闭塞成冬 气寒将雪,小雪时节吃什么来改善手脚冰凉的毛病呢?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应时而生

顺节而养

天时节气自有其运律

跟随天地变化的步伐

遵循自然之道

安养生息

生活就会风生水起

今天是二十节气中“成名率”最高的节气——小雪。立冬之后,还有个“十月小阳春”的小返场,所以冬天的感觉还不是很明显。而这几天,很多姑娘就感觉到冬天是来真格的啦!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这么解说小雪。小雪是一个很特殊的节气,早在《吕氏春秋》里就说小雪时节,“地气下降,天气上升,天地不通,闭塞成冬”。从小雪开始,就正式进入冬天的闭藏阶段了。

很多地方也迎来了第一场雪,这时的雪也是大杂烩,并不纯粹。诗经里就有“如彼雨雪,先集维霰”的说法,由于这时气温还不稳定,空气中的水分也会因气温的微弱变化或成雨或成雪。

但无论成雨还是成雪,寒气是必然的。

上次立冬,我们就讲过寒邪会对我们造成哪些影响。

有句俗话叫:“寒从脚下起。”,寒邪入侵时,我们往往会觉得从脚底一路冷到身上。

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贯穿人的头颅后背、腘窝和足小趾外侧。寒邪入侵膀胱经以后,人就会出现恶寒、高烧、腰背痛、后脑勺痛等症状。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膀胱经,养成晚上用热水泡脚、烫脚的习惯,不给寒邪留余地。

这时候,我们泡脚可以加入老姜粉驱寒,还可以用红花加白酒去活血

很多女生也会和思嘉一样,一旦气温降到10度左右,手脚就开始冰凉。中医把这称为四肢厥逆。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五级:

  • 最轻的就是手指末梢凉

  • 其次是掌指关节以下凉

  • 第三是手腕以下凉

  • 第四是内关和外关穴以下凉

  •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就是胳膊肘以下都是冰凉的

造成四肢厥逆的原因,除了外在的寒邪,徐文兵老师说还有我们本身身体气血运行不畅。

气是指卫气,指充斥在血脉外面、细胞腠理之间的能量。血是指营血,指在血脉中流动的营气和血液。气和血的不畅有着质的区别。

单有手脚冰凉,而没有皮肤、血脉颜色变化的,这些人只觉得手脚冷或者麻木,没有疼痛的感觉,这是卫气不足、不畅;

如果是手脚冰凉的同时还出现了手脚颜色青紫、发黑甚至坏死,伴有严重疼痛的,就不光是卫气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营血。

大家可以请中医针对这种情况,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去疏通气血。而在家调理,徐文兵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个中药泡脚方:

用桂皮50克,当归50克,细辛30克煎汤煮水,然后用它来温泡四肢。

泡的时候注意水温不要过高,要慢慢添加热的药液,才能达到最好的渗透驱寒的效果。

思嘉在家也连续泡了一周,每次泡完就感觉药力往内渗透,十分舒畅,有一天在外风大,回家后,膝关节冷冷的痛,泡完就立刻好了。

在立冬时节,思嘉也跟大家推荐了一个九子扶阳包,白天工作时,也可以把扶阳包放在后腰或小腹,像有个小太阳般温暖,一会儿就会觉得手脚不再冰凉。

除了泡脚外,在饮食上,也要加强养肾闭藏,全面补肾,对它进行固封。防止精气外泄。下面思嘉就为大家推荐几道固肾的美食。

首先为大家推荐,植物界养肾最强的茴香菜,它的补肾功效也不逊于羊肉这些哦!。

茴香菜又名香丝菜,性温,味辛,甘,归肾经,有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理气和中。辛散温通,善暖中下二焦的功效。

茴香菜可以做饺子,也可以做个简单的凉拌小菜。

茴香菜拌黑豆素肠

准备食材:

茴香菜、黑豆素肠、豆瓣酱、紫苏油、有机陈醋

  • 把茴香菜洗净后,切段。黑豆素肠切成细条。

  • 小火热锅,倒入紫苏油,再加入一勺豆瓣酱跑香即可,盛起来加入少许陈醋,拌均匀。

  • 把茴香菜和黑豆素肠混合倒入刚才做好的调味料,拌匀即可。


香菇茴香菜盒子

准备食材:

茴香菜、有机豆腐皮、香菇、有机全麦面粉

紫苏油、味噌、五香粉

1. 将面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纱布,静置半小时。

2. 把茴香菜洗净后,切小段。豆腐皮泡软后切碎,香菇切细末,再把这三样混合,加少许五香粉、紫苏油拌匀。



3. 把面团分成双份,擀成大小相同的圆面皮,在一张面皮上,抹上味噌,铺上菜馅儿,再盖上另一张,然后将边缘压紧实。

4. 小火热锅,在锅底抹少许紫苏油,放入面饼,将两面烙酥即可。

除了吃新鲜的茴香菜,还可以用茴香籽做茶。下面就为大家分享陈允斌老师推荐的红香茶。

红香茶

准备食材:

小茴香9g、干山楂30g、甘草6g

  • 把小茴香放入无油的锅中,小火慢炒出香味。

  • 把超过的饿小茴香和山楂、甘草一起用沸水冲泡,焖20分钟。

小茴香专治“寒”。不论胃寒、宫寒、小腹冷痛还是手脚冰凉,吃小茴香都是管用。平时怕冷的姑娘,可以常喝红香茶哦!

思嘉最近因为经常喝红香茶也胃口大开。山楂也有养心的作用,这也是冬天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过下面的人群则不应多吃小茴香哦!

  • 感冒、贪多、恶心呕吐时,不宜饮用。

  • 平时怕热、爱上火(口感、口苦、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便黄、大便秘结)的人不适合饮用。

  • 特别爱出汗的人不适合饮用。

  • 胃热(胃病发作时呕吐泛酸水,感觉特别容易饿,吃的很多却吸收不到营养)的人不适合饮用。


下面再为大家分享一道来自陈允斌老师的补肾养藏汤

补肾养藏汤

准备食材:

生板栗6颗、生核桃6个、枸杞一把、陈皮1/4个

  • 栗子剥去外壳,不要去掉内皮,切成两半。

  • 核桃去壳后,也不要去核桃上的膜。

  • 将栗子、核桃、枸杞和陈皮一起下锅煮开后,再煮20-40分钟起锅。

  • 煮好后的栗子内皮已经和栗子分离了,捞起来扔掉。

补肾养藏汤是温补的,补肾润肺健脾,滋阴补气温阳。每周喝两三次就能起效。久喝还有强筋壮骨的功效。

以上是一个人的量,喝的时候也可以加点红糖,增强补血的功效。

栗子很补,吃多了不容易消化,使人腹胀、气滞、没胃口,有栗子内皮一起煮,就可以预防这些问题。

这道汤栗子补肾气、核桃补肾阳、枸杞补肾阴、加入陈皮健脾理气、帮助消化,防止过补生痰,是全家都适合的一道甜汤。

另外要提醒一下,孕早期的女性要慎食核桃,因为核桃有活血的作用,多吃怕滑胎。

那今天在小雪时节,为大家分享了这些养生法子,都不复杂,寒冷的冬季,关爱自己就从现在开始吧!

想要更多更及时的美食分享,可以加入思嘉素社群哦!

在这里我们

分享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荐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

探求更为善意的生活理念!

希望加入社群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