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嘉精读】在生活里寻觅生命的鲜活,在虔诚中感受艺术的永恒!《我的名字叫红》这个世界没有东方西方的界限!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我们不曾经历过的山河岁月

我们不能拥有的人生波澜

我们不能明的情感心绪

幸有读书

借他人的眼

丰富了我们见识宽度

也加厚了我们思考深度

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交融会合的地方,

必然会降下雨露:

海洋里寒流和暖流 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

人类社会多种文化碰撞,

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 品。

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

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

关于奥尔罕.帕慕克,同样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如是说。

奥尔罕.帕慕克

奥尔罕.帕慕克,一位在西方占据重要地位的东方作家,在 30年的作家生涯中 ,帕慕克专心写作 ,获得无数荣誉 ,先后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独立小说奖、法国文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多项荣誉。文学评论家因此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 · 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 ·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称他是“ 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 ”。

帕慕克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家族是奥斯曼帝国贵族后裔。他出生的1952年,土耳其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

在之前,土耳其经历过革命后的极权专政和西化改革(凯末尔主义改革),大规模的种族化迁徙、冲突,其中以政府驱赶在境内的希腊人召回希腊境内的穆斯林和对库尔德族人的政治文化歧视两个事件最为影响深远,前者造成了大量家庭分东离西的惨剧,后者至今是仍是中东地区仅次于巴以冲突的第二大热点民族问题。

帕慕克出生后,土耳其社会也在社会的动荡中长大,政权的更替交迭,不时的军事管控,思想文化娱乐生活方方面面都在传统和西化的冲突中,发生着天翻地覆变化,比如他们取缔了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放弃了自己传统文字,但又并非公民又能享受完全的人身自由,很长时间,全国只有一个电视台,全国性的只有一个汽水品牌,按照领导人的新审美观选美,用于外交(这段历史可以在另外一本书《佩拉宫的午夜》)......

土耳其在抛离自己的沉重传统向西方世界靠拢的路上,走出了自己带着哀伤而凄迷的步伐。

如今的土耳其,被认为是世俗化成功的穆斯林国家,他努力与西方世界的接轨,让它具有了开放的现代活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并也在恢复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奥尔罕.帕慕克写出了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的一些列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纯真博物馆》 《我的名字叫红》也是他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作品。其中,《我的名字叫红》是他用了6年时间写成的力作。

《红》的历史背景 

《红》是以16 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为背景。

14 世纪,奥斯曼人夺取了西安纳托利亚和东南欧的拜占廷领土,同时征服了东安纳 托利亚的土库曼公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至 16 世纪,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成 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甚至使欧洲国家得了“恐土耳其症”。

在君士坦丁堡的码头,造船高峰时每天都有船舰落成。土耳其大维齐尔在与威尼斯的部长讨论时说:“在我们夺取塞浦路斯时,我们除去了你们的一支军队,而你们击败了我们的舰队也只不过是刨掉了面包的一层皮。”

所以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姨父作为大使出使威尼斯时,向威尼斯带去的是多么傲慢、盛气凌人的要求:苏丹陛下想要塞浦路斯。

关于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君士坦丁堡,如何从东罗马国都基督教的圣地变成伊斯兰世界中心,可以看看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关于那场战争极具想象力的生动描写。

在国内以真主为世界的万物之源的伊斯兰教统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作为真主在人间的影子的国王则以绝对的权威统治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不允许有个人崇拜,不允许有打破教规的行为。

而这时候的欧洲已经进入文艺复兴的收尾阶段,人文主义已经让人性自由得到释放,人们可以追求自我审美趣味。

书中的冲突,本质上就是两种文明的冲突,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这样的大背景。

  “呼愁”不止的忧伤基调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帕慕克一贯的“忧伤”“忧愁”情绪,比如:

在一股或许因为忧伤飘落的轻雪所引起的哀愁情绪中,你的腿会自动带着你来到最喜爱的一个山丘。

我们仿佛一边低吟忧伤的挽歌,,哀悼着左右前辈细密画家的才华、灵感与耐心,多年来,他们创造了无数绝美的绘画和彩饰。

我的内心深藏着一股无法与你们分享的忧伤,一股对所有画家的痛惜与悲叹。

她是多么美丽,黑眼睛的忧郁女孩。

无论真正原因为何,黑始终沉浸于忧愁当中,由于知道他的悲伤丝毫无关他的肩膀,因此我相信,必定是某个忧伤的邪灵占据了他灵魂的阴暗一角。

而这种忧伤的情绪,是一种文化衰落的后遗症。

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是世界的中心,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将世界上很多地区文明艺术据为己有,就像姨父所说的那样:“贝赫扎德与波斯的灿烂绘画,要归功于阿拉伯绘画艺术与蒙古——中国绘画艺术的结合。塔赫玛斯普君王最优秀的画作,糅合了波斯的风格与土库曼的细腻。”

在强大的国家政治体下,艺术文化也表现出他自信一面。因为真正强者是内外皆强大的,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硬实力,还有文化的软实力。

在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帝国有了走向衰败的蛛丝马迹:物价上升、货币的贬值、社会治安紊乱、极端宗教团体蛊惑人心......而西方的文化也开始向土耳其渗透,比如威尼斯彩绘玻璃进入富裕的家庭。

在外工作多年的黑,经历过战争和死亡,局势的不安稳,也让依附于权贵们的细密画家失去安稳的创作环境,不得不为生活而画画,原本服务于最高权贵的精致细密画,开始变得廉价而粗鄙,甚至色情化。从后面的章节,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苏丹御用画舫的画家们也在接外快,这是细密画衰落的内在显像。

有机会出国的姨父得以见到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艺术,他被写实的肖像画所震撼,这给他带来了脊背发凉的兴奋感,他当即就想拥有一副像这样的肖像画。但是,这种想法违背教义的,也是触犯统治者权威的。

一副肖像画为什么会引起这位见多识广的姨父如此惊讶?这就是他们几个世纪来不曾有过的东西:自我

艺术风格的冲突

 是背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 

在伊斯兰教宗教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双重统治下,艺术是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绘画是故事的附庸,是为记录帝王的丰功伟绩和他们的生活、爱情而存在的。

作为普通人的黑渴望拥有一张威尼斯大师手法绘制的恋人的肖像,那么他在十二年的流浪生涯中就不会因为忘记了被他抛在身后的恋人脸庞而感到自己没有归宿。

因为,只要爱人的面容仍铭刻于心,世界就还是你的家。

谢库瑞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张这样的肖像,因为即使细密画家再高明也无法让她的后辈们能清楚地分辨她的面孔到底是什么?假如她拥有这样一幅肖像,在她年华老去时,还可以在儿孙围绕下看着自己年轻时的容颜,这是怎样的幸福。

普通人希望用惟妙惟肖的肖像画来寄托他们的情感哀思。而拥有绝对权力的苏丹自然也想拥有一副肖像画来彰显自己的威严,所以他答应姨父的请求,以外交礼物的形式来完成这本绘本。这种个人欲望,是看过西方绘画的人无法抗拒的诱惑。姨父形容它就会是“浩劫”。

这丝毫不为过,因为见过最后一幅画的高雅先生就说这隐藏着一个骇人的阴谋,极可能瓦解我们的宗教、传统,以及世界观。看过最后一幅画的凶手,将自己的画像放在了原本画中应该是苏丹的位置,这令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狂喜。

在书中,细密画家以真主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他们希望画出真主眼中的世界,由于缺乏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只沉溺于对前辈画作的模仿,因此他们的画作缺乏生命的鲜活。

这或许也就是细密画发展到这个程度走向的一个极端,以真主之名去幻想真主创造的世界,而没有睁眼看看真主创造的真实世界,艺术与生活脱离太久太远,势必会发展扭曲不健全!

但是细密画是否就真的过时,失去生命力了呢?近几年土耳其又在复兴细密画,这种曾经悦神的艺术,因为它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不会因为它繁琐严格的规矩而永久被历史尘封。因为它高度的抽象性,也在另一个层面扣动我们的心灵,那就是他带有抛弃个性的普遍性审美共识。他们描绘不是具体某个人,而是我们所有人。他们描绘的不是具体某物,而是它所代表的意义。

但不管怎样,

无论你拥有多么高的艺术技巧和天赋,要寻找金钱及权力就到别处去,如此一来,当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得不到同等的回报时,你才不会因此而憎恨艺术。

艺术是需要艺术家用最诚挚的心来绘制的,这就像对宗教的虔诚一样重要。

就像美国著名恐怖、奇幻和科幻小说大师那句经典的名言:“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是恐惧,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

因为肖像画如此震撼人心,自然就受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宗教人士的强烈抵制,他们把之称为异教的邪恶,是撒旦的诱惑。参与姨父这项绘画任务的细密画家也对这种新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作为顽固派的高雅十分恐惧焦虑,而作为凶手的橄榄,自然也是焦虑的,他焦虑在于自己内心是对这种风格充满好奇和真心的喜欢。

在这种矛盾的纠结下,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无法抑制的忧伤和难以平复的焦虑。而作者也就是通过描写每个人的情绪和心理,铺陈出整个故事的。

多声部的叙事

 创作出如歌剧般优美的大戏 

这本书,每一章都是一个人物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一段他的经历或心事,这种写作手法的视角高度是以人的高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件事,每个描述人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我们也可以深入每个人物的内心,倾听她灵魂深处最私密的渴望与他羞于启齿的秘密。

比如在严格禁欲教条下的穆斯林女性,也有生理上的渴望,希望被恋人拥抱亲吻的冲动。

每个人都有了为自己行为辩解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放下自己的主管成见,去理解每个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

比如,姨父与女奴哈莉叶上床,在谢库瑞眼里看起来是荒唐丑陋的,但是却是姨父想要冲破禁忌。

这种视角与法兰克绘画的视角无疑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没有了以上帝、真主之眼来看世界的扁平化,每个人物都显得生动饱满。每个人物的性格,带着他们自身的鲜活,仿佛也在拒绝读者的解读,

因为,他们自我坦白,避免了我们自以为是的脑补。也是一种骄傲自我姿态的展现,奥尔罕.帕慕克是如此的尊重他笔下每个人物的,以至于我们不能说,谁是这本书的绝对主角。就如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一样。

在这本书中,每个人物轮番上场,每个人的语言都是极富个人特色的,奥斯曼大师倚老卖老中有慈爱,固执偏激中有沉着淡定,姨父的开明剥博学中有他的狡猾世故,黑的深情木讷中又时刻透露出他冷静的头脑,谢库瑞的美丽中继承她父亲的精明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即使是看似活泼的艾斯特也以她独有的方式表达生活的心酸。

这是一部精美歌剧,男高音、女高音、女花腔、男中音、男低音.....轮番亮相,多声部的合奏,各种音调此涨彼落,此兴彼伏 ,然却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因此《红》具有十足的音乐性。

不仅如此,在这部小说中,还有狗、树、马、金币、红色作为叙事者出现,而这种平等的观念又其实暗合了一种“众生平等”观念,在赞美人类辉煌的文明同时,又不失时机的嘲笑一下自以为是的人类。最后这些话语者又被定格在图画中,他们既是要用于外交赠礼中的角色,又是鱼龙混杂咖啡馆里说书人的道具。

这种复调叙事手法是可以参考的诗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而言 :“ 对话本质在于一切都是手段 ,对话才是目的。 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 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生存的最低条件 ”

而复调小说的意义还不仅限于叙事手法上的多声部,还在于起背后意义的平等性,作品主人公是和作者平起平坐的主体,他有自己自主的声音而不会沦为作者意识的传声筒,就如《三体》中,逻辑经历的那个创作过程一样,他笔下的人物在脱离他的掌控,自由生长。

关于复调小说,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一部复调小说的试验品。

除此之外,《红》就像一组俄罗斯套娃一样,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故事里藏着故事,用故事来讲故事。当他想要表达一个观点时,他通常不会直接说出答案,而是借故事背后的意义来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关于风格、时间、失明,“蝴蝶”、“鹳鸟”、“橄榄”每个人都用三个故事来做回答。黑与谢库瑞的爱情,也在文中用霍思陆和席琳的爱情故事来比喻。这些故事来自著名的波斯历史叙事长诗《列王记》、《古兰经》。要读懂《红》还真的得了解这些著作。所以,研究帕慕克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研究土耳其文化。

 人物所代表的意义 

第一章出现的死人——高雅是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是一个顽固地恪守着伊斯兰教义的细 密画画家。他的死隐喻着盲目固守传统传统的出路只有灭亡。

和高雅先生一样,奥斯曼大师也是一位传统绘画的坚定拥护者,他把用法兰克风格绘画视为一种酷刑,一种侮辱。但是由于他长期受到艺术的滋养,和经过岁月磨练,他有了一种谦卑沉着的坦然。这位坚守传统的奥斯曼大师在苏丹的宝库饱览了前辈大师们 精美的细密画作品后,用前辈用过的金针做了跟前辈相同的事,刺向自己的双眼。

因此,他清醒的意识到末世将至,他也无力挽回,与其挣扎,他宁愿继续沉醉在细密画的艺术美境中,迎接即将到来的死亡。

现代艺术家徐冰在接受许知远的采访时说:假如被封闭在中国传统山水的审美体系中,也不会觉得难受,那是因为这个系统本身是很美的。细密画的世界也是如此。

他是旧世界消极的捍卫者,这样的大师让我想起王国维先生。那昆明湖的自溺无疑与奥斯曼大师自己刺瞎双眼一样。

奥斯曼大师的失明,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失明的悲剧,同时也说明了盲目的坚持传统、固步自封势必会走向灭亡。

与奥斯曼大师不同,姨父有了走出去看世界的机会。因此,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以奥斯曼文明为唯一的中心,他渴望给自己国家带来变革的新空气,他当时为数很少的觉醒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改革来挽救终将走上末路的细密画命运,这就像我们国家清朝末年的改良派一样,在这个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里,他的力量会找到保守派的反扑,以至于还未形成影响就被掐灭。

改革不成,被压抑的火山就会爆发革命的冲天火焰,这火焰是具有毁灭性的,既烧掉了枷锁,也燃尽了华服。最后不得不通过革命来走向现代化的土耳其也尝到了革命带来的后遗症苦果,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撕裂,是几代人饱尝“失根”之痛。我想在这一点上,有着相似历史的每个中国人是有相同感受的。这也应该是帕慕克的作品能在国内引起很多人关注的重要原因。

凶手橄榄是奥斯曼几位弟子中,最为了解艺术本质的一个,他可以在作品中不流露出他的灵魂,这是因为他深信奥斯曼大师教给他的一切,但是他最初的灵魂滋养并非来自土耳其艺术,他是波斯人,在成为细密画学徒时,他就在无数次鞭打中,放弃了自己的根文化,如果说那时候的放弃是被迫,那接触到姨父所打开的法兰克绘画艺术门缝,他得以释放自己另一个囚禁已久的灵魂,这样强烈的久违的灵魂相吸,让他对新的绘画感到狂喜,但多年细密画的教养又在撕扯他,两个灵魂的对峙交锋,让他万分痛苦。

他杀掉高雅是为了保护姨父及新的绘画艺术之光;他杀掉姨父,又是因为细密画的必然衰落,让另一个灵魂感到绝望。

这是他内在两个不同自我交战的无处安顿,我们读完小说,不会对他产生痛恨的感觉,也会对他报以怜悯。

我善变的心啊,当我身处东方时,渴望西方;当我身处西方时,渴望东方。
我的身体啊,当我是男人时,想做女人;当我是女人时,想做男人。
身为人类何其困难,人类的生活更是无比艰辛。
我只希望能享受前面,也能享受后面;成为西方人,也成为东方人。

帕慕克借说书人的口,道出了在这种新旧交替、东西方文化夹缝中的土耳其人的尴尬处境。

而黑在这本书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黑看似与这场争斗毫无关系,他接受过传统细密画的熏陶教育,但他也很早离开了这个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细密画对他没有影响,因为在其后的十二年间,他也得益于幼年的这段经历,让他有机会为各个帕夏制作手抄本来谋取生计。而对法兰克绘画的好奇是在姨父的引导之下的,答应帮姨父制作手抄本,这背后有获得爱情被认可的潜在条件。可以说在这两种艺术风格下,黑是带着现实的功利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他对外来文化的侵入持中立态度 ,亦可说其在外来文化 的冲人之际摇摆不定无所适从 。黑代表的就是现代的土耳其人,他们隔代继承离世遗产,年少被迫离家出走谋生,年纪轻经就有了沧桑的成熟。

然而无论是历史遗产还是外来文化,都不是黑的自主选择,他是一个被动接受者。爱情上十二年前,他没有主动权,十二年后,他摆脱了姨父的钳制,却又落入谢库瑞的掌控。那道在与橄榄交手中遗留的伤疤,也是每个土耳其人的心头的伤痛。无论是谢库瑞看到的黑,还是黑的自白,忧伤是他性格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整部小说基调的来源。是忧郁无奈的个人形象,也是痛苦焦虑的文化形象。

相对于男人的深沉忧伤,帕慕克笔下对女性的刻画,显得更为明快些。看得出来,他对女性的赞美,谢库瑞的美丽与聪明,艾斯特的活泼与机智,这些都成为了文中美丽的闪光和快乐的欢笑。他把一个没有女主人的家,形容为坟墓。与母亲的相处时光,都是美好温暖的。

那说到母亲,就不得不说到这本书里,另外潜藏的一个情节,就是弑父和寻父

如果我们足够留心,可以看到,黑、橄榄小时候都没有得到父亲的保护,黑的母亲在精神和经济上为他找到一个父亲,那就是姨父;而橄榄小时候,被送去学习细密画,受到责打时,是母亲的教导,让他潜心跟随奥斯曼大师学画,在这段时间里,奥斯曼大师是他的父亲。

而后,两人都背叛了各自精神上的父亲,黑在姨父死后,奥斯曼大师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明白,以后他有了新的父亲。而橄榄则在接触到法兰克风格绘画时,认为姨父能成为他精神上的新父亲,他像以前渴望得到奥斯曼大师赞美一样,他也希望得到姨父的认可。

橄榄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新父亲,而黑的父亲也因为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也没能带领他走出精神上的困境。橄榄在狂热之后,意识到姨父的雄心也终将沦为不伦不类的笑话,而黑则在现实目睹了姨父费劲心血、付出生命代价的图画被分散肢解,传统的细密画也被人们无情地遗忘。谢库瑞的两个孩子也对黑这个新父亲抱有难以磨灭的仇视。

关于东方与西方的纷争,是我们这样有着优厚灿烂历史文明。而后又衰落的古老民族国民一直会有身份焦虑,是继承历史还是拥抱世界,没有哪一种单一的方式可以解决我们的困扰。

作者也在文中借红之口,说出超越民族偏见、国都限制的真知灼见:“东方与西方皆属于我”。

帕慕克认为,土耳其民族寻找其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途径就在于承认自己个 人和民族所具有的双重身份。生长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地的帕慕克,希望通过他的作品, 将自己关于土耳其民族这种文化身份混杂性的思想传递出去,“也许我唯一想教给我的读者、土耳其读者和国际读者的是:东西方之间的区别是一件很假的事。即使不是假的, 东西方的事物也可以容易地结合,产生新的东西。如果我能在读者的思想中说明这个, 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新式特别的事物,那么对我也就足够了。

而对于历史文化的继承,帕慕克也持非常开放的态度:“传统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用传统压制人,也应当尊重个性和人的选择。每个人都能够选择自己面对传统的方式,甚至是忽略它。我不会这么做,但是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我会理解他。”“要对其他文化、对其他个性,心怀尊敬、互相理解,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

或许就是拥有这样宽广的胸怀,所以帕慕克能够触及我们灵魂的深处。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说过:“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冰山原则”。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者,大部分都是不可靠的。

帕慕克也不忘在最后和作者开个玩笑,说这是为了让故事好看并打动人心,没有不敢说出口的谎言。

而帕慕克本人也在采访中承认,文中奥尔罕也是他本人的代言。

“他就是我。 大多数细节以及那位孤独的母亲和她儿子的关系的逸闻趣事都是源自于我自己的经历。 我在这个故事中还保留了我母亲和我哥哥的名字。 兄弟之间的敌意, 他们不断争吵、打架, 以及他们谈判讲和、谈论母亲的嫉妒, 都具有自传性质。 通过把我童年时代的细节写入我的历史小说, 我希望给小说以个人的因素。”

这或许也是作者顽皮的可爱之处。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书,大家也可以对这些文化知识点做一些延展阅读和思考:

苏菲派、什叶派、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三大主流教派。

其中苏菲神秘主义对本书的影响甚大。

下面我们来看看在本书中涉及到的一些土耳其民俗文化:

伊斯兰的五时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宵礼。

通过简单了解上面礼拜仪式,我们就可以粗略判断书中一些时间节点。

土耳其浴,也是很有土耳其很有代表性的民俗之一。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因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缘故,土耳其人非常重视身体的清洁。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做礼拜之前要净身。

文中几次提到孩子头上有臭味,那也从一个细微之处说明,当时部分土耳其人可能并没有那么严格的进行礼拜了。

土耳其是一个横跨东西的帝国,它也融汇了各地美食,我们就来看看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土耳其美食。

哈尔瓦糕、菠菜馅饼、糖渍葡萄水、玫瑰花果酱、杏仁糊、无花果肉酱饭、玫瑰香饮、无花果干、红山茱萸果干、炒鹰嘴豆、核桃蜜饯、肉末炖西葫芦、杏桃干杏仁肉饭......

自称可以每天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衣服的帕慕克来说,却在文中为我们展示了那么诱人的美食文化。

这其中我们不得不说的一项就是土耳其咖啡。

土耳其咖啡,又称阿拉伯咖啡,是欧洲咖啡的始祖,作为其传统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世界最早的咖啡馆出现在土耳其的街头巷尾。极端的宗教教徒,认为咖啡有改变心智的迷幻作用,亦有损健康;也有教士指,咖啡豆经烘焙以后,并不洁净,不应进食。历史上几任苏丹也颁布了“咖啡禁令”,不过要注意的是禁止是针对咖啡馆,而非咖啡,因为他们是要取缔的是这种聚众的场合,以防止对他们政权有野心的反动人士的聚集。

在这里也预告一下,我们下期精读书目是,意大利现象级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分别是:《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其中第一部已经被HBO拍成连续剧播出了,大家也可以趁新年假期刷剧看书。

有好书相看,不可无美食相伴!

想要更多更及时的美食美文美景分享,可以加入思嘉素社群哦!

在这里我们

分享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荐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

探求更为善意的生活理念!

希望加入社群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