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不難 每日一素亦可 素食不貴 尋常食材也可有滋有味!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長歌行》中有這麼一句讓人覺得生氣勃勃的詩句,記得在詩詞大會上,有一題便是問這詩中的“葵”是什麼? 當時很多選手都不知道,其實這也不能算他們孤陋寡聞。 就連學識淵博的美食家汪曾祺先生,也曾疑惑古時人們的“葵”到底是什麼? 在另一首樂府詩《十五從軍行》裡也講到“葵”。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作為吃貨的汪先生,很多年都不知道到底是什麼“葵”能用來作羹,直到抗戰時期,汪先生來到四川,見一年輕婦人在井邊洗菜。葉片圓如豬耳,顏色正綠,葉梗也是綠的。打聽一下叫“冬莧菜”,(其實我們叫“冬寒菜”),才明瞭這就是那詩中的可以做羹的“葵”。 我們都知道《黃帝內經》中有五穀、五菜之說,其實葵菜在古時候就是五菜之一,那五菜具體有哪些呢?“葵、藿、薤、蔥、韭”。 葵菜作為五菜之首,在唐以前都在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西晉著名文人陸機還有一首《園葵詩》:“種葵北園中,葵生鬱萋萋。朝榮東北傾,夕穎西南稀。” 只是後來隨著外來蔬菜越來越多,葵菜的地位也就漸漸衰落了,可是在西南地區,冬天裡葵菜還是會常常被用來煮粥、煮湯、下麵條。 昨日在菜市場,見一位老太太跟前擺著一把把嫩綠鮮靈的綠葉菜,十分可愛。便問老太太這是什麼菜,得知是葵菜時,我也十分驚訝,冬天裡吃長成的葵菜,已經深綠如苔,顯得老成持重的模樣,卻不想這幼苗竟然如此水靈,趕緊買了一把回來做羹。 冬葵銀耳湯 ![]() 準備食材: 冬葵、銀耳、葛根粉、枸杞、胡椒粉、鹽
冬葵菜的葉子,有清熱利濕、潤腸通便、化痰止咳、通乳的作用。因為葉子性寒味甘所以煮湯時,可以加些胡椒粉、枸杞這些溫熱的食材相佐。 這道羹中,銀耳滋陰潤燥,正適合秋冬滋補;葛根生清陽,同時還有止瀉的作用,以防有人葵菜引起腹瀉。 沒吃完的冬葵,早上又煮了粥,也是很清香。 冬葵全是都是可以入藥的,葉子寒涼,但根卻是甘溫的,可以補中益氣,對於氣虛無力、腰膝酸軟、體虛自汗都有食療作用。 而冬葵子則可消水腫、幫助哺乳期的媽媽通乳。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對冬葵刮目相看了呢? 推薦食材 搜索更多食譜 想要更多更及时的美食分享,可以加入思嘉素社群哦! 在这里我们 分享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推荐更为环保的生活方式 探求更为善意的生活理念! 希望加入社群的朋友 |
|
来自: Scarlett32vjeh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