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貴族出身、天才頭腦,月亮上都有她的名字......卻還是抵不過愛情!

 Scarlett32vjeh 2022-06-21 发布于四川

我們不曾經歷過的山河歲月

我們不能擁有的人生波瀾

我們不能明了的情感心緒

幸有讀書

借他人的眼

豐富了我們的見識寬度

也加厚了我們的思考深度

這是一個高知版的娜拉出走的故事。

這是一個擁有許多“第一”頭銜的天才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渴望幸福的普通女人的故事。

一天,愛麗絲.門羅在百科全書中查找資料時,無意中發現了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的生平。她兼有小說家、詩人和數學家的身份,立即吸引了愛麗絲.門羅。

在對索菲婭做了充足詳盡的調查後,愛麗絲.門羅以她特有的方式寫下了這篇短篇小說《幸福過了頭》。

“幸福過了頭!”臨終留下這句遺言的索菲婭,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什麼樣的幸福呢?

而這樣的幸福又與我們有何干係呢?

接下來我們通過愛麗絲.門羅這篇罕見的人物傳記,來瞭解索菲亞傳奇又悲情的一生。

一百度索菲婭.科瓦列夫斯基,她的詞條是由許多個“第一”組成的:

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數學學位的女性;

第一個獲得科學院士稱號的女數學家;

除義大利外,世界上第一個擔任數學教授的女性;

前蘇聯和俄羅斯都為她發表紀念郵票。

   天才少女的离经叛道   

索菲婭出生在一個俄羅斯傳統貴族家中。爸爸是位脾氣暴躁的將軍,和姐姐阿紐塔就是出生在上圖這個大莊園裡。

而姐姐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追求,並成為他筆下的女主角,也是成了許多文青心中的女神。

大概是祖上數學基因的遺傳,也有可能是父親在牆紙不夠的情況下,用了著名的數學家奧斯特洛格拉德斯基所著的微積分講義來裱糊牆壁。從小索菲婭就在數學方面展露了驚人的才華,這讓父親十分高興,為索菲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然而,當時的俄羅斯還在處於沙皇統治下,十分保守,女性地位十分低,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只能聽命與男性,婚姻就是女人的歸宿。

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極度渴望深造的索菲婭想出國學習,但保守的父母並不願意,她不得不借白色婚姻,走出了俄羅斯的國門,來到相對開放的歐洲。

所謂的白色婚姻就是名義上的假結婚,當時在俄羅斯有不少嚮往自由的先鋒女性,通過這種方式,脫離家族的控制。

索菲婭的白色婚姻物件,是姐姐幫忙物色的一個年輕小夥子,弗拉迪米爾·科瓦列夫斯基。

他是理想主義者,也很有同情心,有良好的教養,但並沒有能讓將軍看得上的事業成就,和殷實的經濟條件,老父親自然不想把女兒嫁個這個窮小子。而且這小子還言語激烈,也不修邊幅。

但他並沒有立刻阻止兩人在一起,心想女兒應該也是一時興起,等多見幾次,女兒新鮮勁兒過去,這幢婚事自然就泡湯了。

他那裡知道年輕人的真實意圖,於是在一個重要酒會上,索菲婭趁亂逃走,跑到弗拉米迪爾的住處,並立馬給老爸寫了一封信:“我親愛的爸爸,我在福來米迪爾這裡,而且我打算繼續待在這裡。我求你,不要再反對我們的婚事了!”

女兒私奔!

有頭有臉的將軍那裡能丟得起這個人,就這樣,將軍為這對年輕人舉辦了盛大的婚禮,一結婚,兩人就可以出國了。


    幸遇恩师   

但離開俄羅斯後,索菲婭才發現歐洲也並非自己想像的那樣對女性友好,她幾經周折才獲許在海德堡的一所古老大學聽數學課和物理課。

若不是因為遇到自己的恩師,著名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教授(被譽為"現代分析之父“),索菲婭的求學之路可能還更為艱辛。

兩人的見面也非常有意思。

魏爾斯特拉斯教授當時是名滿天下的數學家,當這個大半個臉都被黑帽子擋住,害羞得像個乞丐的小個子女人來到他房間,提出想要做他的學生時,他還以為是一個誤入歧途的家庭女教師,只為在她的資格證上多添一門數學證書呢?

但出於個人的友好,他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拿了出一份小試卷,讓這個女孩一星期後再來找他。

一周過去,當這個已經被他忘記的女孩,從包裡取出一份完美答卷時,他大為驚訝。

從這刻起魏爾斯特拉斯教授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認真,聽這個年輕女孩所講的每一個字。

儘管難以說出口,他還是必須承認:終其一生,都在等這樣一個學生走進他的書房,一個能全面挑戰他的學生,一個不僅僅是能跟得上他智力成果,還有可能飛得更遠的學生。

保存金句,分享朋友圈吧!

就像一位天才才會對另一位天才報以同樣的共情一樣,魏爾斯特拉斯把索菲婭視作上天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不僅把自己平生所學傾囊相授,而且還為索菲婭的事業牽線搭橋。

此後兩人一直保持著良師益友的關係,在老師那棟溫暖的房子裡,始終為她留有一個位子,直到索菲婭離世。

   死于爱情   

索菲婭渴望在數學的星空中自由翱翔,這點在老師的幫助下實現了。

儘管她得到法國科學院頒給學術界最高的獎項——勃丁獎,受聘成為北歐第一位大學女教授。

她的天才還不僅僅在數學方面,她還有寫作的天賦,著有話劇《為幸福而戰》和中篇小說《女虛無主義者》,用來回憶甜美的少女時代和對故鄉的思念。

儘管事業成功,但她還是渴望獲得愛情。

在此之前,她雖然與假結婚的丈夫菲拉傑米爾成為了真實夫妻,並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但索菲婭心裡是清楚,自己並不愛這個男人,也永遠愛不上這個男人。雖然他的正直、善良、勇敢、有擔當都足以讓她心生敬佩,但她明白那不是愛情。

每個人一生都應該經歷一次真正的靈魂之愛,才能稱作完整的人生。

如此優秀的她,上天忍心就讓她一生都無法品嘗愛情的甜蜜嗎?

而馬克沁的出現,讓索菲婭覺得自己真的進入幸福的大門,他們才華相當,惺惺相惜,而重要的是馬克沁身上有一種能讓索菲婭折服的男子氣概,他佔據了她的心靈、大腦,甚至控制著她的情緒與言行舉止,更令她感到幸福的是他們相約春天結婚。

就如張愛玲一樣,再驕傲的女子,一旦陷入愛情都會低到塵埃裡。

相比起索菲婭的全情投入,馬克沁的愛是有所保留的。

他愛不愛索菲婭?或許是愛的,但是比不上愛他自己。

他也不是嫉妒索菲婭的才華,只是在天才面前,一個勤奮的學者,顯得多麼令人失望。

他也不是不能接受索菲婭的名氣,只是一個不習慣被忽視的男人,不願意自己在索菲婭的光亮下變得暗淡。

人人都渴望自己成為焦點、成為中心,這是人之常情,像寶玉那樣為別人的才華真心喝彩,敢當綠葉的人並不多,尤其是男人。

保存金句,分享朋友圈吧!

在擔心解除婚姻的恐懼中,也在疾病的折磨下,索菲婭孤獨的離開了這個人世。

臨終時,她留下的遺言便是;“幸福過了頭。”

是呀!

或許相比起,她同時代的女性來說,她是幸福的。

雖然艱難,她還是實現了自己在學術上的追求,比起很多女人一生都被困在家庭瑣事中,她是相對自由的。

很多女人,一生都不得不忍受丈夫不斷的出軌,就像被她視為權威的姐姐阿紐塔,那麼美麗,那麼魅力四散,以為自己嫁給愛情嫁給理想,可還是得忍受丈夫與眾多女人有染,直至淒涼的病死在破舊的貧民區。

而對於索菲婭這樣的天才,孤獨就更是如影隨形,因為接納一個燦爛明星是需要天空般的胸懷的,這個世界上能有如此胸襟的人,又有幾人?

所以,即便她得到掌聲與鮮花,能暫時讓她誤以為自己很受歡迎,但落到生活中,她就知道自己不過是被當做觀賞之物,除了投以獵奇的眼光,實質上,他們並不能給她更多。

保存金句,分享朋友圈吧!

我們可以說這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局限,那時候女性社會地位低,男人把控了社會話語權。但到了今天我們就可以說女性和男性一樣平等了嗎?

劇統計在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女性的收入也只相當於男性的70%,美國東北大學和波士頓複雜網路研究中心教授巴拉巴西在他的研究中發現,經濟學家通過發表一篇論文,可以讓他獲得終身職位的幾率增加八九個百分點,無論男女。

然而吊詭的是,只要這篇論文是男女合著的,其功勞就會完全算到男性頭上,即使女性貢獻再大,也得不到外界半點承認。

而同樣的隱形歧視,無論職場中還是生活中也依然存在。

比如,作者愛麗絲.門羅也曾一度被加拿大藝術委員會拒絕她的寫作專案經費資助申請,原因就是她在申請書上寫了想利用部分經費來雇傭保姆,這樣她就有更多時間來寫作,這在委員會那幫人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但讓索菲婭感到淒涼的是,女性也同樣排斥她,不是將她拒之門外,就是將她視作新奇之物,邀至家中作炫耀。女人為難女人時,會更加殘忍。

所以,她才會在馬克沁出現時愛得不可自拔。

如此令人動容的一生,愛麗絲.門羅又是如何去抓取編排的呢?

和她一貫的寫作手法一樣,愛麗絲.門羅從來不會平鋪直敘。她巧妙的把索菲婭的一生,濃縮在短短幾天的旅程回憶中。

就在告別馬克沁回斯德哥摩爾的旅途中,一個人在旅行中,才有機會去回憶過往,而這種回憶往往是碎片化的,常常被現實的事件打斷。

而且也是隨意的,可能就是某個人或某件事觸發了對過往的回憶。

在回憶中,人人也往往會假想,要是當初自己沒那麼做,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結果呢?

在這篇小說中,愛麗絲.門羅也為索菲婭的悲劇一生,注入宿命般的神秘伏筆。在文章的開頭,索薇婭就在開玩笑地預測死亡,在探望恩師的時候,她也預見這是自己和老師的最後一面了,但她沒有想到這會是她生命中倒計時的日子。

一位醫生估計在她臉上看到了死神悄悄蓋下的印章,試圖挽救她的性命,但終究抵不過命運的強大車輪。

當這顆美麗的星星歸天後,人們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月亮上的一座山,或許比起這個,她更想要愛人的一滴誠摯眼淚吧!

和很多作家一樣,愛麗絲.門羅一生其實都在寫同一個故事。

逃離,尤其是女人的逃離。

這很符合她一生的經歷,大多數時候,愛麗絲.門羅都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她筆下很多人就像我們出門會打招呼的鄰居一樣。故事也不會有多跌宕起伏,即便燦爛如索菲婭,她也更多的是捕捉到她作為一個女人的情緒波動。

但就是在這種平淡的生活中,她卻能以敏銳的覺察力,洞悉人們的內心,並用最簡練的語言刻畫出人物複雜又細微的情感糾結。

大概也是因為是從帶娃、洗衣做飯的時間中,擠出時間來寫作。愛麗絲.門羅的作品多是短篇小說。但短篇小說並不比長篇小說的藝術價值小,她曾說”我真的希望,這能讓人明白短篇小說是重要的藝術,不是寫長篇前隨便玩玩的東西。

所以,我們能在她的小說中讀到誠懇的用心。而她本人又是如此的低調和善良,她甚至並不希望人們讀到她的作品,擔心他們受傷害,雖然她無意傷害任何人。因為真相往往讓人尷尬嘛!

寫成《幸福過了頭》時,愛麗絲.門羅已經是78歲高齡了,而且身患癌症。

這位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說:

我其實三十六七歲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書。而我二十歲時就開始寫作,那時我已結婚,有孩子,做家務。即便在沒有洗衣機之類的家電時,寫作也不成問題。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總能找到時間。如果我二十五歲時就通過出版小說迅速證明了自己,那說不定倒是件糟糕的事情。

而無論是燦爛寂寞的索菲婭,還是低調樸實的愛麗絲,她們的故事,也都在鼓勵我們女性:永遠不要放棄!

即使那麼艱難的條件下,她們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綻放生命的光彩,我們又何嘗不可以呢?


在這裡

一起看優質影劇,聊品味書籍,過健康輕生活。

我們一起尋找精神上的親屬,靈魂中的密友。

歡迎加入思嘉書房社群,享受社群專屬讀書福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