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承认并应对好关键人物风险

 学院2009 2022-06-21 发布于北京

原创 袭明微言 袭明微言 2022-05-05 06:00 发表于广东

人才流动市场化

当代人才流动非常市场化,随便选个人的简历,基本上都换过好几份工作。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充满活力,有大量岗位空缺供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个体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通常不会在一家公司做一辈子,眼睛一直是往外看的。

换工作对现在很自然,稀疏平常,但就在30年前,改革开放的之初,流行的“铁饭碗”,即进入企业后以后一辈子就在这家企业,哪儿都不会去。反倒是现在如果要求年轻人在一家企业干一辈子,那才会被认为是很奇怪。

不管是什么层级的组织,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一个小组,人的来源往往是通过市场招聘,然后也必然会面对人员的流失。以一个小团队为例,人员每年进进出出很正常,假设你所负责的团队有核心成员选择离职,你会怎么办?日常的工作还是不是能够正常展开,管理很重要的事情是要应对好关键人物风险。

备岗和轮值制度

因此要真的去了解员工对工作的动机,而且应该对每个关键员工至少安排一个替代人选。不论何种层级都可以有最基础的备岗制度,确定并培训好继任者/顶替者,避免团队在极限情况下的风险。华为这方面做的非常彻底,从最初的轮值COO制度到后来的轮值CEO制度,一直到现在的轮值董事长制度。每个人在岗就半年的时间,然后轮流动,确保整个公司的中枢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随时运作的。

现代公司企业执行的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制度,为了保证公司管理持续运作,备岗和轮值本质上是对风险的管控和对永续经营追求,避免管理系统出现单点故障,造成整体的瘫痪。

合格的管理者不能把所有宝都压在自己身上,不能永远假设幸运女神都在自己这边,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接班人和建立轮值制度。在很多外企、金融行业,都有强制离岗休假的要求,现代企业经营要求组织的运作依赖的是系统、组织、制度,而不是靠个人。

不过也要看到,这种制度的建设通常都是自上而下的,如果当前企业并没有这个打算,自下而上推进会比较困难,好在大部分国内企业已经看到这个趋势,也越来越重视建设轮值体系,比如阿里、京东早在2018年也都开始执行轮值制度。

首先承认关键人物存在风险,其实是制定计划去应对好关键人物风险。如果风险没有发生一切都好,一旦风险发生也可以更加从容应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