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种永不过时的经典杯型,你见过几个?

 Bao5685 2022-06-21 发布于浙江
压手杯,口沿外撇,胎体自口沿向下,逐渐厚重,杯身下沉,握于手心时外撇的口沿会稳稳地贴在虎口上,有明显沉坠之感,压手感故名压手杯。
鸡缸杯,敞口,浅腹,卧足的造型,器型流畅轮廓婉转,画面以鸡为主角,布局错落生动传神。
鸡心杯,杯底有颗形如鸡心的凸起而得名,因为口沿大,底足小,头重脚轻,为了让圈足稳住身体,便靠这颗向下聚力给杯底增重的鸡心。
图片
铃铛杯,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外壁呈s状,身材高挑具有较好的聚香,闻香的功能,适合品饮各类茶。
马蹄杯,口沿敞开,削斜腰腹,内凹小平底,流行于明清时期,因其形似倒置的马蹄而得名。
高足杯,顾名思义口微撇,杯足高,足有圆柱形,竹节形等,古时便于在马上饮酒时持握,也称马上杯。
斗笠杯,杯口大,足小,腰直,看起来豪放大气,像一顶倒放的斗笠,敞口大茶易凉,腰腹直不易端,腹浅不聚香。
图片
折腰杯,杯的腹部有明显的转折,源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有骨气的代称。
圆融杯,圆融杯偏矮,腹部有圆鼓,口径内收,有厚重沉稳之感。
闻香杯,用来嗅茶香的器具,它身形较长,口沿小,腰腹深,也有利于茶香凝聚在杯中,经久不散。
炉式杯,口沿外撇,束口沉腹,造型如炉,沉稳敦厚。
盏,宋朝因斗茶之风而流行,口沿仰折,深腹,盏的腹部以上比较陡,腹部以下又转为弧形。
竹节杯,模仿竹子造型设计的杯型,每一只杯子都好似一段竹节。
方斗杯,外形酷似过去量米所用的方形斗,不像一般的圆器,杯身需靠薄厚均匀,大小合适的泥片粘合而成。
六方杯,杯口呈六边形,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有明显的线条割裂感。
图片
八方杯,同理杯口呈八方形,具八方之态,注入茶汤,颇有一统八方之势。
钟式杯,倒扣似钟形,杯身高挑,便于掌握锁香,闻香,品饮,多功能为一体。
罗汉杯,国人品茶求的是心静,这一点与禅修颇有几分相似,罗汉杯口沿微敛,腰腹圆润,圈足因其造型与和尚所用的铜钵十分相像,所以也称作罗汉杯。
禅定杯,杯口内收,腹部圆鼓鼓的,讲究品茶的禅定与修心。
可乐杯,总体呈直口杯形,喝可乐的神器。
将军杯,带把带盖的茶杯,犹如将军般威风凛凛的气势。
耳杯,器形椭圆,浅腹,平底,杯的两侧各有一耳。
莲瓣杯,器口呈莲瓣舒展状,古朴典雅,富有生气。
图片
束口杯,撇沿束口,腹徽鼓,下内收,杯子口沿以下,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
把手杯,杯身附有把手,便于持握,能避免烫伤。
丝竹杯,杯身外套有用竹编制的杯套,纯手工艺依胎而制,浑然一体,宛如天成。
葵口杯,因口部像秋天的葵花而得名,葵口又分四葵,五葵和六葵。
卧足杯,杯底无圈足,底部向内凹的便是卧足。
爵杯,仿青铜器的造型,束腰深腹,有三个高足,呈刀形尖状,在古代也有爵位的象征。
海棠杯,口呈多瓣海棠花的样式,以上就是最为常见的30种杯型,所谓不自杯,不成席,不同的茶往往需要搭配形态各异,高矮不一的杯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