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皮不要肉”的柑:数万吨新会柑肉遭弃,到新会免费吃柑?

 陈皮调研手记 2022-06-21 发布于广东

一年一度的新会柑(新会陈皮的制作原料)采摘季节来了,对新会人而言,新会柑都是“要皮不要肉”的水果。

据了解,2020年江门新会区产生近10多万吨新会柑肉。信奉“皮贵肉贱”的新会人,往往将柑肉弃之如敝屣。

因此每当11月前后你到新会,就会看到路边垃圾堆中的柑肉发出阵阵酸腐味,而早年部分地区的柑肉乱扔,已让当地的管理部门“头疼”多年。

新会地区的很多大爷大妈正在“取皮弃肉”

你可能会问,难道被新会人和陈皮爱好者“取皮弃肉”的新会柑,真的非常难以入口吗?

其实并不是的,新会柑就是新会大红柑,其肉肥多汁,其果皮可以制作优质陈皮。但由于相对昂贵的果皮收购价远高于果肉,导致在基本是在新会柑集中上市的时节,消费者或者柑农都是大量弃肉取皮,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柑肉处理问题,一直新会柑农“头大”的问题

相信大家对“陈皮”也不会陌生了,简答来说就是生鲜的柑橘皮晒干陈化三年后得出的干果皮。

那为什么鲜橘皮需要陈化呢?

生柑橘皮与陈皮虽然是一种东西,但是性质却大不相同——鲜橘皮中含挥发油较多,不具有陈皮那样的药用功效,而陈皮隔年后挥发油含量大为减少,里面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会相对增加,这时陈皮的药物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而新会陈皮因为其道地特性,在众多柑橘中脱颖而出,其越陈越香的特点,导致其本身果皮的价值比果肉高N倍,因为有了上述说“取皮弃肉”的历史性问题。

乱扔柑肉,违者重罚

新会柑因为其自身柑种的原因以及新会水土气候特性的影响,其陈化前的“柠檬苦素”含量比较高,如果直接食用新会柑,其味道就是两个字”酸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吃柠檬的口感)。

早有研究表明,茶枝柑的果肉味酸带涩,每100ml含柠檬酸0.7-0.8克,含糖10.1-11.3克,可溶性固形物为11-12%。白卫东(2008)等人对茶枝柑果汁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几种柑橘类果汁中苦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茶枝柑果汁中的柚皮苷含量相对较少,推测柑橘汁的苦味可能由柠檬苦素引起。

也有人说是目前以“红柠檬”为驳枝繁殖的关系,导致新会柑偏酸,根据专家和资深柑农的分析,其有一定的原因,但抛开驳枝一说,本身大红柑这个柑种的“柠檬苦素”含量就比其他柑橘高,因此其果肉的苦涩口感会更重。

不过柠檬苦素在果皮里面是可以经过“翻晒”和多年的“陈化”,让其苦味变成香味,但问题就是这里,新会柑的果肉跟果皮不一样,不能进行“陈化”。

柑橘汁

那么很多读者朋友说,这么多柑肉用来制作“果汁”不香吗?还真是不香,而且还真酸!其实在柑肉榨汁后使得柑汁里带有一种强烈的苦涩,就算是加再多的糖也难以有效脱苦,其他的罐头制品也同时面对这个问题。

在垃圾车上堆积如山的柑肉

“柑肉”为何没人收集处理?开发的难度太大了

据柑农余先生说,新会柑肉是很容易变质的,“把柑皮剥掉后,柑肉放两天就变质发酸了”。余先生指着身边一大桶果肉说,“每年新会柑都是集中上市,一下子数以万吨的柑肉抛向市场,别说吃了,连垃圾车都拉不走,谁会愿意买?”

除了保鲜难、成本高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发难度太大。对此,你可能会奇怪了,开发难度大,那么为什么不把果肉直接留在农田里沤肥呢?

有资深柑农就表示,虽然新会柑肉也有糖分,但其果汁也多,其腐烂后的果汁留到泥土里,会让泥土腐化,直接导致农作物根本腐烂,所以想把柑肉用做有机肥料,也需要在其腐烂并且发酵之后使用,开发周期也是非常漫长,而且效果也不及传统有机肥料好。

新会柑肉连农场里的鸡都不吃

最后要说的是,新会柑的柑肉除了保鲜难、运输成本高等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发技术成本投入大,新会柑肉的开发利用率小,目前也有企业尝试开发出新会柑酵素等等,想从这里面找到商机,但是目前研发的速度慢,推出市场后效果也不好,因此市场上对于新会柑肉的利用,并不是很乐观。

无人问津的柑肉

剥皮后的柑肉隔天就变质发酸,冷链运输等成本没人愿意埋单

作为新会人的老李,从小到大就没少吃新会柑。

正宗的新会柑肉水分少、口味偏酸且回味苦涩,一般人并不喜欢食用;加上柑肉易腐烂、难以保存,加大了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难度,以大红柑为例,一般开皮放置半天就开始发酸,隔夜就已经发臭。

因此,每逢新会柑销售旺季,新会大量被抛弃的柑肉腐烂后,对周边的空气和水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对此问题,新会区政府近年来都多次发通知要求规范柑肉的处理,甚至提出由环卫部门有偿收集,以制止随意抛弃的乱象。

开柑皮

虽然不少人已关注到柑肉的二次开发问题,却苦于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老李翻查资料,早在2018年的新闻就说,有专家联手大学科研机构研发出专门“吃柑虫”来处理柑肉,但雷声大雨点小,后来也是不了了之。

昙花一现的“吃柑虫”新闻

从果皮到果肉,“产业”要怎么“链”?

目前新会柑除了丢弃,真的对柑肉的处理方法毫无头绪吗?

茶枝柑果肉富含大量的糖类、有机酸等营养物质,抛向环境中很快会腐烂发臭,导致大量果蝇繁殖和微生物生长,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同时,由于茶枝柑酸度高,大量堆放在局部地方后,将导致堆放地方的pH值(酸碱值)发生改变,破坏原有的土质生态平衡,伤害原有植物、微生物、原生动物等生物,带来更大的环境问题。

新会柑开皮

笔者从网上的科研论文中刚找到星星点点的成果,例如中山大学一份分析表明,与其他食用柑橘相比,新会柑肉除了口感稍差外,但在氨基酸、维生素等方面有些指标还略胜一筹。

对此,也有一些生物科技公司深度介入后,以柑肉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为突破点进行攻关。

不过据老李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从柑肉衍生出来的产品,就有压片糖、果酒、果酱、柑饼、酵素等多方面的研究方向,也有一些产品上市。可惜的是,如上述研究最后能落地的寥寥无几,几乎仅限于“吹风”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