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之战 ![]() 定陶战役之后,我们在刘邓首长指挥下,于1946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鲁西南地区又打了一次重要战役—巨野战役。因为这个战役主要有两个战场:龙固集和张风集,所以后来人们把这次战役形象地称之为“龙“、“风”之战。 敌人在定陶战役失败后,仍依仗其优势兵力继续向我解放区腹地进攻。徐州绥靖公署(薛岳)的第5军、整编第11师由城武向定陶、菏泽进攻;整编第88师由鱼台、丰县进攻金乡。以郑州绥靖公署(刘峙)的整编第55、第68师。以及整编第41师残部,由考城进攻东明及菏泽西南地区。此外,又从湖北赶调整编第75、第66师到开封、兰封,准备投入冀鲁豫战场。敌人的企图是首先夺取菏泽,打通菏(泽)、济(宁)公路,寻歼我野战军主力,夺取整个鲁西南地区。 为了分散和疲惫敌人,并争取时间使我军得到休整,刘邓首长决心放弃菏泽,以我纵及第6、第7纵队各一部结合地方武装接敌活动,侦察敌军动向,进行移动防御作战,掩护主力于9月中旬转移至巨野西南地区休整。 在休整中,我们组织指战员学习了中央军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传达了刘邓首长在定陶战役后于安陵集召开的纵队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批评了出征以来由于两战皆捷而在一些同志中萌生的骄傲情绪和违反纪律的倾向,检查了部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情况。针对部分同志对暂时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的思想疑虑,继续深入进行了战略防御阶段作战方针的教育。同时,补充新兵员(全野战军充实了新战士1万余名,其中,翻身农民7000余人,解放战士4000余人。部队经过休整,思想认识提高,士气旺盛。只是对新战士未及训练和教育。 敌军于9月20日占领荷泽及其以东之沙士集地区后,25日开始,敌第5军和整11师由菏泽、定陶出动,分别沿菏(泽)巨(野)公路和储水河(今沫水河)南岸齐头东犯巨野。金乡之敌亦同时向巨野、嘉祥出动,以配合菏(泽)定(陶)东犯之敌。28日,敌第5军进至巨野的龙固集以西地区,整11师进至巨野以南张风集地区。刘邓首长决定:进行巨野战役。具体部署是:以冀鲁豫军区独立旅牵制菏泽、金乡之敌,以第2纵队在龙固集一线阻挡敌第5军,集中第3、第6、第7纵队围歼进入张风集地区之整1l师。 战前,刘邓首长召集各纵队领导开会,介绍了敌整11师的情况:该敌系蒋军嫡系,号称“五大主力”之一,装备好,善于组织火力,注意协同,行动很狡猾,不轻易冒进,常派出大量使衣搜索、警戒,防我突然袭击。宿营时比较密集,通常以警戒部队占领外围村落活动,夜间收缩靠近主力。村落设防迅速,重视纵深配置,不仅前沿工事完善,副防御设施幅度较宽,而且善于利用村中坚固庭院房屋构筑核心工事,组成互为依托、互为支援的支撑点或村内坚固阵地。总之,是一个能攻善守的对手。 介绍了这些情况,刘邓首长笑着问我们:“有没有信心?” 大家一致表示:有信心!坚决完成任务!我对刘邓首长说:它就是一块钢板,我也要咬它一口! “龙”、“凤”之战开始了! 各部队受领任务后,立即进行各项战斗准备工作。 第2纵队固守龙固集一线的任务比较艰巨,刘伯承司令员于9月28日夜专程赶赴龙固集,向第2纵队领导干部进行动员,讲清形势和任务,勉励他们坚决阻住敌人。 刘司令员特别强调:第2纵队的任务就是把第5军阻挡在龙固集一带。要搞运动防御,每天只让它进2, 3里,3天只进8, 9里,这样才能消耗敌人,保存自己。他又说:南边张凤集地区,我们的第3纵队、第6纵队、第7纵队已给敌整编11师安排好了铡刀,只要你们争取了这个时间,就有他们好瞧的。我们硬是要把这两只老虎,蒋介石的嫡系,打它个头破血流!刘司令员还再三强调在移动防御中,工事要筑牢,但不是死守。战场是移动的,要软顶硬打,先把敌人盘软,然后再打。像教师爷打架一样,先让后打。 刘司令员还亲赴第一线,到担任阻击任务的第2纵队第14团视察防御部署,并对该团的作战队形进行了指导。他指出:最好是采用三角队形。气角的最后边可以多放一些人,设几道防线,逐渐多放部队。这样,打起来以后,我们就可以逐渐挫伤敌人的锐气,使他们攻击力量越来越弱,而我们的防御力量却是越来越强。刘司令员亲临前线,指导作战,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的战斗情绪,更加坚定了胜利信心。战斗打响以后,第2纵队以龙固集为中心实行运动防御,克服了弹药、器材等不足的困难,以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顶住了敌人密集炮火的攻击和敌机的轮番轰炸,胜利地完成了钳制敌第5军的预定任务,始终把第5军扼阻于龙固集以西地区,为整个战役赢得了时间。 敌整11师进入张凤集地区后,10月1日,天突然下起大雨,我选择的预定战场变成了水网地带,增加了预想不到的困难,尤其对我步兵行动极为不利。到了10月3日,我龙固集防御部队已战斗了5天5夜,刘邓首长决心于当日夜向敌第11师突出于张风集之第11旅发起攻击。 我第3纵队的任务是由北向南发展进攻,先歼灭张凤集西北外围之敌。部署是:以第9旅附加强21团,歼灭曹家坟、李菜园、李胡同之敌;以第7旅和第8旅的23团攻击东、西蒋庄,扼阻向曹家坟增援之敌,保障第9旅行动。部队出发前,我和彭涛政治委员到第9旅召开了干部会议,传达了刘邓首长指示,对部队行动提出了要求。与会的旅、团领导同志均充满信心。随后,为即将出征的部队送行,勉励指战员打好这一仗。 曹家坟守敌为敌第11旅第31团一部,该敌有重机枪I个排,火力比较强。第9旅以第26团、第27团分别从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围攻曹家坟。10月3日24时发起进攻,4日拂晓6时将敌全歼。俘敌201)余人,缴获60炮两门、轻重机枪18挺。 第25团向李胡同攻击时,守敌1个骑兵连不战而逃,该团进占该村,随即转人防御。由于李胡同接近敌防御纵深,对敌威胁很大,遂立即组织兵力向我连续反扑,企图夺回该村。敌第31团及54团一部,在6架飞机、20余门火炮的支援下,一次次向我阵地猛攻。我阵地工事悉数被毁,村内民房仅剩残垣断壁。该团朱光团长率领指战员与敌人顽强拼杀,寸土不让,终于保住了阵地。在战斗中,该团4连数次进行火线编组,最后只编了两个班,可见战斗之空前激烈。 4日22时,我第7旅在第8旅第23团协同下,向东、西蒋庄发起攻击。第19团攻东蒋庄,该团突击队9连由村东北鹿碧、暗堡间突进村庄。由于敌暗堡火力点较多,我突入纵深较浅,加之西蒋庄之敌部分向东蒋庄收缩,突破口被敌封闭,整个连队被包围在村内,形势险恶。但该连指战员临危不惧,依托占领村东北角的几间房子,沉着应战,与敌拼杀。连长负伤后,排长代替指挥,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战至5日拂晓,在2营的接应下,该连突出重围,并带出了一批俘虏。第23团在主攻西蒋庄时,由于守敌环村设置鹿碧,房下构筑暗堡,火力组织严密,经多次攻击未能攻入村内,于拂晓退出战斗。 经过3, 4日两夜的进攻,虽说战果不大,仅消灭了曹家坟之敌,但已经摸清了敌人的防御位置极其部署特点,刘邓首长遂令第6纵队从敌背后截击敌入,集中我纵和第7纵队集中攻打整编11师中战斗力最强的第11旅之第32团及加强该团的特种兵分队共3001〕余人。 5日夜,第7纵队突击部队攻占了张凤集西北角的小围子,拂晓前向张凤集再次实施攻击。该纵第58团团长吴忠和第62团参谋长张兴臣率部在攻入村内后,突然被敌人团团包围。此时天已放亮,吴忠他们仅占领了5座院落。两位指挥员商议决定,不论形势如何危急,一定要坚决守住阵地,坚持到总攻。在吴忠团长和张兴臣参谋长的指挥带领下,全体指战员斗志旺盛,意志坚强,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一直坚持到黄昏。这时,我纵协同第7纵队向张凤集之敌发起总攻。我纵第7旅第19团向吴忠团长坚守阵地方向的村头冲击。我告诉第19团: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攻进去,同吴忠团长会合!该团突击部队炸开鹿碧,打开了通道,迅速攻进了村内。 敌以密集火力进行反扑。该团8连连续投手榴弹1000余枚,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在第7纵队的配合下,内外夹击,突破了敌人的阵地,与吴忠团长率领的与敌血战一昼夜的第58团的英雄们胜利会合我第8、第9旅突人村内后,与敌人展开逐院、逐屋的争夺。他们采取小兵群包围迂回战术,挖墙掏洞,步步压缩、消灭敌人。在我猛烈打击下,敌伤亡惨重,尸横遍地,仅一个小院子就有七八十具敌人的尸体。战至7日中午,敌被压缩在村西南角一座家庙(祠堂)内,凭借四周高墙,负隅顽抗。同时,敌为了突围逃跑,竟残忍地将负了重伤的兵员处死,扔在一个大坑里。 至7日15时,敌第32团残部在其援兵接应和9架飞机及炮火的掩护下实施突围,当即遭我第20、第21团的合力截击。我各部趁势展开追歼,敌第32团除20(!余人逃窜外,连同加强分队共3000余人全部被歼。至此,“龙”、“凤”之战即告结束。 巨野战役,我们虽然只消灭了敌人1个加强团,自己伤亡也不小(约120)余人),似乎不大划算。但是,这一仗,我们狠狠打击了国民党精锐嫡系部队的嚣张气焰,摸清了敌人的特点,取得了与强敌作战的经验,其意义重大。这一仗所以未能获得大胜,在主观上我们对敌人的脾气摸的不透,又未能将敌人拖疲拖瘦再打;客观上战前突降大雨,战场到处积水泥泞,给部队行动造成困难,未能更多歼灭敌。尽管如此,在此次作战中,我各部队密切协同,指战员英勇顽强,经受了勇战强敌的锻炼,增强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而友邻部队第2纵队,在龙固集的运动防御战打得很出色,刘邓首长在战后向党中央的报告中说明:龙固集运动防御战是以少数部队牵制了敌之主力,消耗和削弱了敌人。第2纵队以劣势装备,抗击敌精锐部队第5军的进攻达11天之久,使敌前进不到5公里,给敌以沉重打击。同时说明:第7纵队在张凤集战斗中楔入敌阵的第58团,一直坚持战斗到总攻,里应外合歼灭敌人,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第58团团长吴忠率领180人,表现了非凡的英勇和顽强,在敌人包围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集体的力量,始终坚持在张凤集村内的既得阵地达一夜之久,使我军得以有可能达到消灭敌第32团的胜利,他们不愧为人民的英雄和功臣。 巨野战役的主要经验教训,刘邓首长在总结报告中指出: 一、在战役上我主力宜大踏步的机动,才能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容易各个歼灭敌人。此次却陷于牛抵角僵持的笨拙状态,以致敌人十分谨慎,不可能调动、迷惑敌人,使其暴露弱点,实际上我反而处于被动。我们陇海作战的胜利,就因为大踏步透人敌人纵深.得到奇袭之效。如果我们这次把主力拉远些,只以小部队接敌侦察,使敌人敢于大胆前进,待敌进人我预定战场,以一日左右行程,突然进人战斗,打敌薄弱部分,必有收获。 二、对付新的敌人,应有新战法。这个敌人的长处是火力强,尤其炮兵非常强,善于组织步炮协同;而步兵的突击、包围较整编第3师为弱,当我攻其一点时,敌不敢大胆增援。只要在敌人炮火不能直接支援的地方,消灭其一点是有把握的,而我且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次我们机械运用消灭整编第3师的经验,自己火力弱(弹药少而手榴弹、迫击炮弹有些不爆炸)。而对敌人的火力又认识不足,在敌人集结尚未充分展开时即投人战斗,尤其是决战时,步兵的冲锋陷于天雨形成的水网中,非常不利。经过此次作战,证明只要敌人展开,我各部仍有信心消灭其一路或一点。 三、在战术上,我们遏制敌人前进已有充分的信心和经验。但对于敌人的防御能力和特点,则是生疏的。这个敌人的防御方法,主要是加强本阵地周围的移动警戒(通常是一个加强连),既易使我们扑空,又能使我们不易接近基本阵地。其村落防御重点不在村外而在村内,以村中心为核心,沿街道房屋构筑无数地堡,每个地堡只有4, S个人,1挺机枪,3至4枝步枪。我们过去通常是攻入村内即算胜利在握,而而对这个敌人,攻进村庄仅是战斗的开始。同时敌人的鹿碧多至3、4层,其作用不仅是障碍我之行动,更重要的是诱我冲锋部队进至鹿碧前沿,遂行其火力杀伤。对张凤集之敌,因我们不了解这些特点,未能多打开几个突破口,诱入纵深割裂,尤其未能迂回敌人侧背割裂其阵地体系,各个消灭之,而被敌小部队迷惑,进展甚慢,且遭火力杀伤颇多,敌虽伤亡2000人以上,我亦伤亡1200余人。 四、较大部队的移动防御,只能用于战役中对付敌人主力的钳制,以协同我包围方向的成功,且为时亦不宜太长,否则在防御中遭受伤亡过多,既不合算,亦影响士气。我们部队一般宜用于进攻而不宜过多用于防御。 近1月来,我各部表现防御能力较强,龙固集防御战打得很好,但在各个防御中伤亡1$00人左右,而因我之顽强防御使敌更加稳重,更难展开,甚为不智·一总起来说,刘邓首长对巨野战役不大满意。不满意之处,就是战役中出现了僵持与胶着局面,打成了“牛抵角”。 跟着刘邓学打仗,真是有学不完的知识。 巨野战役后,增援之敌整编第7$师已到巨野地区,会同原有进攻之敌,于10月巧日再次向巨野、嘉祥、邪城进攻。因为敌人已被我狠狠打了一下,存在胆怯心理,不敢贸然挺进,因而行动更加谨慎,前后靠拢,密集一团,逐步推进。不久,敌占领了上述3城。刘邓首长吸取巨野战役的经验教训,不与强敌正面交手,而是令我们各纵队实施大范围的机动,在机动中还要我们沿途翻车撒米,制造仓促退却的假象,用以迷惑敌人。敌孙震集团刘汝明部认为我大步退却有机可乘,令其第119旅旅长刘广信率3个步兵团、2个炮兵营万余人,孤军突人甄城一带想捞一把。当刘广信的部队于10月29日进至甄城以南的苏庄、任庄、苗庄、范庄一线时,被我们几个纵队杀了一个回马枪,将其分割包围起来,一天多时间就全部结束了战斗,歼敌第119旅9000多人,还第一次缴获了8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 打了甄城战役之后,我纵奉命北渡黄河,于11月初转移至淮县临皇集地区进行休整,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