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高血压但不难受,是好事?血压值,越低越好?更可怕的是…

 自由翱翔-zyax 2022-06-21 发布于江苏

本文专家:张鸿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研究生

本文审稿:李劼慧,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的杀手”,长期的血压控制不佳,会损害血管、心脏、肾脏、脑、眼部等重要器官。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2018》,自2012-2019年,我国成年人口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大约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位高血压患者。

除了高盐、低水果和蔬菜摄入量、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我们所熟知的危险因素之外,环境温度也被发现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那么,夏季日间血压变低,夜间血压变高,究竟是怎么回事?血压数值越低越好吗?

今天就来说说血压那些事儿……

夏季血压日间变低,夜间变高?

既往研究证据表明,控制血压可以显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8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51.6%知晓自己患高血压,45.8%的患者获得治疗,仅16.8%的患者的血压获得控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温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其中老年人是受高温影响最明显的群体。夏季是老年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高发季节, 显著高于春秋季, 发病率与冬季相当。

无论男女、年龄大小、血压正常的个体或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可表现出季节性变化,即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水平较低,在较低的温度下较高。


究其原因,这可能是由于:

1.在寒冷的环境中,血管收缩和外周阻力增加,而在温暖的环境中,血管扩张和外周阻力降低,使得血压降低;

2.天气炎热时,人体水分蒸发增多、出汗增多,导致盐流失增多,血容量下降,可能进一步导致夏季血压降低;

3.冬季紫外线强度降低与维生素D储备减少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有关,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生长,并通过影响细胞内钙、肾上腺素反应性和/或内皮功能来增强其收缩性,而夏季则恰恰相反;

4.与日光照射时间相关,可能是由褪黑素影响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催乳素分泌的变化介导的。

既往研究发现,夏季白天的血压与冬季相比,平均下降3mmHg。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受热后难以进行生理补偿调节,从而可能出现夏季血压过度下降,需要调整高血压用药方案。

但如果自行停药,很可能再次出现血压反弹性升高,导致血管损伤加重,甚至引发卒中、心绞痛等不良事件发生。

间血压有可能会比冬天还高。这可能是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加上蚊虫侵扰,很容易出现睡眠质量变差、睡眠时间缩短,导致自主神经紊乱,夜间血压增高。此时,夏季不适当的自行减药可能会导致夜间血压进一步无法控制,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调整用药,避免导致血压反复波动。

血压值,越低越好吗?

其实,血压值并非越低越好。

一方面,血压值过低使得全身血液灌注不足导致脑动脉、冠状动脉、肾脏等重要器官组织供血不足,轻者出现疲劳、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胸闷,重者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及心绞痛、心肌梗死、肾功能下降等;

另一方面,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引发老年人起身后突然摔倒,而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摔倒后往往引起骨折等。

因此,对于老年人,降压重在平稳,过度降压对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反而是一种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