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成书小记

 收藏推荐 2022-06-21 发布于福建

《金秋韵》 2006年 96×110cm

三百年前的《芥子园画传》被誉为学习中国画的指南,引导初学者循序摹仿得以渐进步入画坛,因而昔日学习画者若得到此画谱如获至宝,足见其影响之大功不可没。

《画乡晨曲》 2009年 58×95cm

历史毕竟是向前发展的,中国传统技法在历代画家艺术实践中得到逐渐发展。相比之下该画谱有很多不足。如印刷条件限制,图版既无色彩,墨色又无浓淡干湿,在理论上只讲摹仿不谈写生和创作等弊端。故此,人民美术出版社将《新编芥子园画传》列入民族文化积累工程,属人民美术出版社“九五”出版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并责成经验丰富的,早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的著名画家徐震时先生担任本书的主编,著名画家陈振新为责编。在全国众多画家中他们竟然选中我编著《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使我深感意外。因为我既不是他们的同学,也不是老相识甚至从未谋面。他们只见过我曾经编著并出版的几本美术专著而已。徐老师说:“我要为党的事业负责,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论亲情朋友或同学,一视同仁,以学术水平为准则,选择能胜任《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的编著者”。1996年我接到编著此书的正式邀请函后,速赴辽宁、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地写生创作收集素材。1997年夏,在河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关照和支持下,该书撰稿于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宾馆。此后为丰富作品内容又多次赴太行山等地写生。历经三年寒暑,终于在1999年出版发行并得到广大读者欢迎,7年5次再版发行三、四万册,并获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一等奖,在此向热情支持我的广大读者表示由衷的谢意。

《回乡》 2007年 95×58cm

《漓江冠岩》

《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虽然深受读者厚爱,甚至在全国有很多美术院校将其作为山水画教材和学画的范本,但几十年过去了,回首再读这部书深感不足和欠缺,因当时编著此书时出版社急欲发稿,同时限制数量和篇幅,因此难免存在范画少、步骤简、文字短、余言未尽等不足。2002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组建“中国山水画研修院”。我被调入该院出任负责教学的院长,主要招生对象是面向台、港、澳地区及海外华人和国内各省市需要研修的画家、教师等。中国山水画研修院是中国唯一的一所研究和学习中国山水画专业的高级艺术学院,其教学宗旨是培养国内外山水画专业画家。因此必须有科学而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和一部系统的《中国山水画教程》。此书是在我编《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的基础上重新编绘的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山水画教材。其特点如下:

《河无鹅鸭水自流》 2006年 58×95cm

01

《中国山水画教程》分上、中、下三集,每集四册共十二册,是一部传授中国山水画技法详细而系统的教材,它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研修院教材,也适合用作美术院校及不同层次的学画者学习临摹和参考之工具书。上集四册中的树木、山石、云水、泉瀑等技法内容适宜大、中专美术院校学生和业余画家做基础教材研习临摹之用;中集四册中的笔墨与色彩、透视与明暗、创作性写生、构图与创作适合美术院校本科、研究生及省级专业画家学习参考之用;下集四册中的写意与泼墨、雪景山水法、龟纹皴技法、诗书与题款适用于美术院校研究生及专业画家参考和借鉴之用。所以,技法全面而系统是这套书的第一个特点。

《燕山四月》 2010年 68×136cm

《辽东清泉涌》

02

本书与传统的老版书《芥子园画传》有所不同。《芥子园画传》其教授法只讲摹仿,不涉及其他艺术形式,易忽视写生和创作,因为临摹和写生是通往自由创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二是版图印制较粗糙,既无色彩,墨色又无浓淡干湿变化,难以展现山水画技法;其三是陈旧的造型方法与时代不相呼应,使得笔墨已不具对生活及大自然的表现力,不易融汇、吞纳吸取外来艺术理念和营养。《中国山水画教程》基础课内容一至八册中的范画基本上是作者到生活中去以自然为师,通过写生对所描绘的景物做出取舍、提炼和概括,是接近大自然的画稿,在表现方法和手段上既不是概念的套路,也不是固定的程式,而是最接近生活的范画和图例,使临摹者熟练掌握技法后,到现实生活中写生创作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法和手段去描绘刻画大自然,为创作打好基础。所以,实用性是这套书的第二个特点。

《杏花早知春》

03

《中国山水画教程》熔史论、画论、技法于一炉,三者兼容并包,这是本书的特色。为提高读者在山水画史、画论方面的修养,作者在十年前编著《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的文字稿基础上又重新修编并增补了近代山水画史的内容,为读者学习方便参照,不把论文和图例分开,故将史论文字直接插配所涉及的有关画家的作品,这样文图并茂,版面灵活有变,避免文字单调评述。本书以传授当代画技为主要宗旨,因而史论内容版面不可多占,将古今画家作品选图缩小,仅供读者参阅。画论部分也为方便读者,在文图对照又节省版面的前提下,将论文内容穿插在范画上下,不单设文字版面。所以,为增强学画者全面艺术修养和知识性,将画史、画论和画技三位融于一体是本套书的第三特点。

《故乡霜后》 95×58cm

04

本书是以传授技法为主,画史、画论为辅的教材,以教学实用为宗旨,在版面设计时为方便读者学习,看清范画的笔墨变化,特将适宜临蓦的范画放大,将参考图缩小,而不顾忌版面设计的形式美,完全是为了注重实用。所以,从实用出发设计版面是这套书的第四特点。

《京郊奇峰》 2008年 58×95cm

作者六十有余,有生之年编了近三十本美术专著和十几套教学光盘,因素材、资料及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教。这套《中国山水画教程》凝聚了我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历终十五寒暑,苦心经营,终于问世!它也是我首任中国山水画研修院院长向我院上级领导和师生及全国广大山水画爱好者奉献的一份礼物,但愿它能接过已经跨过三百年的前驱者手中的接力棒,奔向新世纪。

文 |王中年

2008年初春于北京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山水画研修院

《清泉》

《鸳鸯瀑》 2007年 95×58cm

《巴山秋雨后》 95×58cm

王中年(曾用名王忠年),男,生于辽宁凤城,祖籍山东文登,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版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山水画研修院院长,研修员导师,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画水创新第一人,中国山水“中和画派”创始者。

王中年先生早年就读于鲁讯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习三年,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等先生。

王中年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王中年山水画展”时,作品《飞流直下》、《秋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白山魂》被中南海收藏;《祖国颂》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林海雪原》被天安门城楼收藏;《燕山金秋》、《悬崖飞瀑千斛珠》、《大江东去》被中央统战部收藏,《丹霞山胜境》被台湾台中博物馆收藏。其他作品被中国鸦片战争博物馆和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王中年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坛不仅享有盛名,而且弟子满天下,其主要因素是其著作的影响力。王中年先生先后编著出版《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王中年山水画与诗书题款》、《中国山水画教程》、《案头画范》、《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王中年山水画谱》及教学光盘等共四十余部著作。每部著作都出版发行上万册,多者数万册,而且几乎所有的著作画集均被盗版,就连最难发行出售的“大红袍”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专集》都非常火,并被盗版改名为《王中年画集》出售,可想而之王先生的创作理念、画法、画风多么受广大画家及读者的欢迎。其中1998年编著出版的《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是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著作,是一部将中国山水画史、画论、画法、画范与技法和创新融汇为一体的力作,曾先后六次再版,荣获人民美术出版发行一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