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明】吴地古代画家掠影

 江南隐士 2011-05-07
Artall__瘦竹

  吴地的绘画始于三国,盛于明清,载入史册的画家至清大约有1200余人,其中不乏主盟画坛的大师,如东吴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南朝的陆探微、明代的“四大名家”、清代的“四王”等,都是饮誉其时、流芳千古的人物。吴地绘画起始阶段落后于中原,到明清则后来居上,繁荣成熟。
  吴地画家大师如云,绘画作品也独具特色。内容可谓无所不有,有山水、人物、花鸟、动物等;技巧也一应俱全,有一笔画、疏体画、指墨画、草籀画、泼墨画;流派可谓百花齐放,以明代山水画来说,就有创作派,成员有朱祺(常熟人)、陆九州(无锡人)、沈寅(吴县人)、范允临(吴县人)等;临摹唐宋派,成员有周臣、唐寅(均苏州人)、仇英(太仓人)等;临摹元人派,成员有文征明、沈周(均苏州人)、邹之麟、恽本初(均武进人)。清代的山水画中有娄东派和虞山派。画论洋洋洒洒,层出不穷,顾恺之的《画评》、《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可谓独步千古,元代倪瓒著有《清閟阁集》12卷,明代黄公望著有《写山水诀》,清代王原祁著有《雨窗漫笔》、《麓台题画稿》。另外,吴地画家中兼擅书法、诗文、金石者甚多。如大家熟知的唐寅(即唐伯虎)就集丹青、书法、诗文于一身,并均有建树。再如明代画家王履(昆山人),擅诗文,精医道,曾结合行医经验先后著有《溯洄集》21集、《百病勾玄》20卷、《音韵统》100卷,为医界所重。明代文彭(苏州人)还精于篆刻和诗文,他的篆刻,妍媚清新,秀丽典雅。
  东晋画家顾恺之(无锡人),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善画肖像、历史人物、禽兽、山水等。他的人物画强调传神,注重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珠)中。其笔迹紧劲连绵,如春云浮空,皆出自然。着色则以浓色微加点缀,不求藻饰。他善以睿智的目光来审察题材和人物性格,加以提炼。因此,他的画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耐人寻味。他是继东汉张衡、蔡邕以来成就最突出的画家。据文献记载,他的作品有《维摩诘》壁画、《斐楷像》、《谢鲲像》、《桓温像》、《桂阳王美人图》、《列女仙》、《凫雁水鸟图》、《笋图》、《山水》等。顾恺之的画论著作颇丰,其中心部分为传神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等。这些论点实为谢赫六法论的先驱,对后来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他和陆探微、张僧繇被称为“南朝三大家”。
  南朝宋齐间画家陆探微(苏州人),最大特点是创新,尤其是来源于生活的创新。他擅长人物肖像画、佛教画、飞禽走兽画。其画风师法顾恺之,笔迹缜密,创造出线条笔迹连绵不断的一笔画。此外,他还创造了一种被称之为“秀骨清象”的造型风格,使人物形象具有神采生动、自然洒脱的神韵。谢赫将他的画列为《画品》中的第一品第一人,称其绘画能“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陆探微的作品有《宋明帝像》、《竹林像》、《蝉雀图》、《五白马图》、《猕猴图》、《斗鸭图》等。
  张僧繇,南朝苏州人,以善画佛道著称,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山水等。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曾奉命给各诸侯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面”的效果。相传他为金陵安乐寺绘龙四条,其中两龙点睛后即乘云腾空而去,这固然是传说,但他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可以肯定的。他在技法上能独辟蹊径,博采众长,将晋代女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用笔方法融入绘画,使其更富于表现力。他创造了一种“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画法,与唐代的吴道子同被后世推为疏体画的代表。他曾在建康某寺用印度传入的凹凸画法创作壁画,所绘物像远视具有立体感。他的作品有《定光如来像》、《水怪图》、《格虎图》等。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在画史上被推为“元四家之冠”。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常熟人,工书法、诗词,善散曲,50岁才开始山水画创作。上师董源、巨然,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他常携带笔墨在虞山、九峰、富春江之间领略江南自然胜景,随时摹记,作品大都表现江南秀丽的山水风光。笔墨喜用书法中的草籀之法,笔意简远逸迈,有水墨和浅绛两种面貌,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主要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富春大岭图》等。黄公望的论著有《写山水诀》,共22则,对山水树石的笔墨、设色、布局、结构、意趣等都有精辟论述,此书被认为是南宗山水画理论的真传,对明清山水画的创作和理论有深远影响。
  倪瓒(1301-1374)为元代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幼霞生等,无锡人。倪工书法、诗文、尤擅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亦着色。山水画初宗董源,后以荆浩、关仝为师,崇尚疏简画法,以天真幽淡为趣,能脱出古法,别开蹊径,作品大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章法极简,善于简中寓繁;多用枯笔干擦,雅淡清秀,似嫩而实苍。风格萧散超逸,独树一帜,被誉为“元四家”之一。画作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江岸望山图》、《紫芝山房图》、《安处斋图》、《渔庄秋霁图》等。画论著作有《清閟阁集》12卷传世。
  吴门派为明中期的著名画派,“吴门画派”一名始见于晚明董其昌为杜东原《南村别塾图册》所作题跋,早在明末清初吴门画派已为人所公认。继开山大师沈周之后,有文征明、唐寅、仇英等。王鉴在《染香庵跋画》中说:“成弘间,吴中翰墨甲天下,推名家者,惟文、沈、仇、唐诸公,为掩前绝后。”他们在艺术上较全面地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并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占据画坛盟主地位达150多年。画史将沈、文、唐、仇并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这四位画家虽同时崛起,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沈周最具隐逸风格,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文征明的作品雅俗共赏,以缜密精致、文雅清秀的细笔画著称;唐寅融汇文人画技法,多画无名山川,雄健的风骨和沉稳、工整的描写,已入化境。仇英善作精细鲜丽的青山绿水和工笔人物。
  吴门派在山水画上成就尤为突出,无论对元四家或南宋院体绘画,都有新突破,在人物画和花卉画方面也各有建树。除仇英外,另外三人还注重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使文人画的优良传统更臻完美,后来有人说:“画至文沈唐周,天下精英尽矣,何必唐宋哉!”吴门画派一方面直接孕育了以董其昌、陈继儒为首的松江派,从而又影响了清初的“四王”为代表的娄东派和虞山派,而“四王”艺术一直统治着清一代的山水画,至今仍在这一领域中见其余绪;另一方面,吴门画派写实景的艺术又影响到以描写黄山为特点的新安派画家群,从而衍生出不少杰出的画家。
  明末清初并称画坛“四王”的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皆苏州人),追求平淡清闲的情调,以能灵活地运用古人笔墨技法为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他们在总结运用前人笔墨方面达到一定深度,尤其是在发展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方面,丰富了文人山水画的表现力。“四王”有各自侧重的艺术追求,王时敏摹古功夫深,笔墨讲求法度,风格苍劲浑厚,并创立了娄东派。王鉴也力主仿古,笔墨功力深厚,技法较全面,水墨画运笔沉着,皴染细密,墨色浓润,层次丰富。王翚得以上二王指授,主张集古人之大成。作品技法精熟,面貌多样,能脱古化新,具有天趣。其追随者很多,形成虞山派。王原祁为王时敏之孙,受王时敏影响,也崇尚摹古,发展了干笔积墨法,山石反复皴染,层层加墨,由淡及浓,由疏而密,具有“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艺术格调,成为娄东派首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