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璞玉 :灵魂之夜

 fuhaizhenren 2022-06-21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了,夜晚已经有浸骨的寒意,桂花树的甜美芳香突然间消失殆尽,是因这秋凉而凝住了吧。我独自漫步在小区院子里,形影相吊,孤寂而美丽,我喜欢这种和夜独处的感觉,让我无比的自由,从白日的喧嚣和繁杂事务中挣脱出来,深深地吸一口气,感觉又找回了自己,夜是属于我一个人恣意享用的快乐时刻。我享受着一个人的狂欢,在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里畅游和思考,让灵魂得以休憩与安息。我凝望星空,思绪在脑海里时而奔腾,时而飘过,时而驰骋,时而飞跃。

我的夜是从夕阳西下开始的。当太阳的光芒不再耀眼刺目,落日如同溏心蛋般在视线的平行处一点点沉落,余晖在天边晕染成一抹羞涩的嫣红,整个世界都跟着松驰舒缓下来,夕阳用无限的柔情和温馨召唤着劳碌的人们回家。这个时候,我会穿过汹涌的车流,抖落一身的疲惫,漫步在回家的林荫路上,清风拂面,树木在两旁站成整齐的队列,尽情地伸展着柔软的枝条,一阵风吹过,它们摇曳着振臂欢呼,仿佛在迎接人们的归来。一颗心顿时变得无比地舒展和轻快,好象时刻要从胸膛里蹦将出来撒个欢儿。

这是夜的前奏。它善意地提醒着人们白日即将落幕,夜晚即将来临。

当天空的最后一抹炫烂消失,穹顶的蓝开始慢慢浓烈起来,浅蓝、深蓝、黯蓝,颜色一点点变得幽深,街灯亮了,千家万户的灯光亮了,暮色四合。饭罢,我换上休闲舒适的衣装,准备出门,远离灯红酒绿,没有呼朋引伴,走进无边的夜是我一天中最为珍贵和奢侈的时刻,我只愿意独自享受。

夜的大幕笼罩着大地,一片静谧和安宁。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悄地挂在了天上,星星或明或暗地点缀其间,不即不离地相互陪伴着。院子里,房屋、树木和停在路边的车都静默着,白日里它们是流动的,喧闹的,有声有色的,晚上它们变成了一道夜的剪影。这个时候,抬头看看天空,它其实并不黑,似乎还蒙着一层淡淡的柔和的白纱,应该是云的杰作。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与城市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组成了一片明暗有致光影交叠梦幻般的世界。

夜是安静的。没有了白日的人声鼎沸,是夜的黑制止了白日的聒噪,只有秋虫在耳边此起彼伏的低调着吟唱,远处闪烁的灯光在无声的召唤和吸引,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行人经过,他们步履轻快,窃窃私语如一阵风飘过远去,唯恐打破了这夜的寂静,无声和低语才是夜的主基调。

夜是放松的。我独自行走在黑暗中,哪怕一点点灯光都让我避而远之,我此刻不需要看见别人。在白日我看见很多别人,在夜晚我需要看见自己。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随着时代的车轮飞奔,被生活的洪流裹挟,象机器一样快速运转,象蝼蚁般卑微而辛苦地忙碌,白日里在职场毕恭毕敬服从权威,满脸堆笑逢迎周围,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迫不得已的事,戴着精致的面具,展示着完美的形象,极尽阿谀奉承讨人欢喜,小心翼翼维护着人际关系,同时又时刻防备着背后的尔虞我诈,计算着所有的利益得失。

那是真实的自己吗?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吗?我在黑暗中千百遍地问着自己。那是对生活的屈服和被迫,为了五斗米不得不折腰,每天繁杂忙碌的工作让人累得象一只狗,忙得失去了自我,压力无处不在,赋形于我们的身体,心里只剩下一片空白和虚无,“忙”的形解不就是心灵的死亡吗。只有夜晚,我们才能如释重负,卸下沉重的包袱,脱下光鲜的伪装,还原自己的素颜和本心。

夜晚帮助我们宽衣解带敞开心灵。在心灵的一隅,我窥视到它并不如白日示人的热情洋溢春风满面,它似乎受到了一些伤害,委屈,沮丧,有些垂头丧气,有时候它也会痛苦,它忧伤的脸上挂着些泪滴,需要主人去安抚慰藉。终日被主人揣在怀里满世界晃荡,忙忙碌碌中它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它看见自己满身尘灰满面,麻木不仁,千钧重压不得喘息,原来它如此疲惫、悲伤、脆弱,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没有人看得见的角落带着些许自怜悄悄为自己治愈疗伤。

夜是自由的。我们久被囚禁的僵死的心如同出笼的鸽子,迫不及待在夜的静谧中尽情振翅舒展,禁锢的灵魂欢畅地在夜空中放飞。它们贪婪地吸吮着夜的甘露和芬芳,在夜的静寂里绽放。它需要不断思索人生的意义,来一场灵魂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思故我在,只有夜晚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在夜晚丰富的宁静中回归,我们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

夜是人间清醒。苏格拉底曾说:未曾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时时在暗夜里仰望苍穹,它并非如人们常说的无比璀璨,倒是有一种不张扬的隐晦和刻意的躲避,光亮皎洁质朴,可以长久的凝视,在凝视中怀想和思考。人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我们拼尽全力为之奋斗的一生难道就是为了世俗的功名利碌?

我们活在他人的道德评判和价值认同里,竭尽全力要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肯定才觉得自己功成名就心安理得。名利场中,光鲜的背后充斥着多少龌龊和肮脏,如果要以牺牲尊严、道德和良心作为代价,那么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我所不耻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这句话我一直视如圭臬,它如同精神之柱般激励着我生活的勇气,给我以信心,宁孤独,不庸俗,不攀附权贵,不迎合世俗,坚定自己的内心,走自己的路。

古时有屈原,国外有凡高,现代有路遥,他们身前曾被世俗所不容,被社会嗤之以鼻,被抨击被打压,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却声名鹊起,他们的作品经久不衰,被奉为经典传承,在人类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他们虽然没有在当时被得到认可,可是谁又能否认他们的成功?时间自会证明一切,他们的精神以无可辩驳的实力跨跃了整个时代,不被认同和理解不过是因为世人的肤浅和短视。

成功不是社会给予的虚名浮利,名利更多是社会潜规则的产物,它的内核应应该是人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无怨无悔地努力,是打拼和奋斗的过程,在拼搏的过程中享受成就感和充实感,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它向世人展示的是他所做的事业和功绩,而不是徒有虚名的各色职位头衔。

夜是梦想的出发地。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人生需要为自己抉择,前行的路应该被梦想照亮,而不是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我常常在晴天的夜晚寻找月亮的踪影,月亮虽然永远会悬挂在天上,有时也并不是一眼就能看见,需要抬头,需要跨过高楼林立,在旷野在湖边,她一定会在那里虔诚地等待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视。

人生总是一边失去,一边得到。失去的是纯真和热血、信心和勇气,得到的是世故和沧桑、清醒和坚强。对月我自惭形秽,我被世俗所羁绊和束缚,我无力挣脱,在日复一日浑浑噩噩程序化生活中,我早已丧失了信心和追求,我象一只失去了翅膀的鸟儿,渴望在天空自由的飞翔成为无望的奢侈,我仍然做着名缰利锁的奴隶。我生活在阴沟里,只能仰望星空,只能望月兴叹,因为我够不着我的月亮,它对于我永远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让我如梗在喉。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都不能阻挡他奔赴自己理想的脚步,最后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诗和远方一直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通向远方的路鲜花满地却充满荆棘。我们早已温水青蛙,贪婪成性,患得患失,没有勇气放弃已有的舒适生活。“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我何曾不是如此?拼搏过努力过,才发觉世界给我的并非我心之所向,我愿意象思特里克兰德那样为了心中的梦想义无反顾地去跋涉,执着于无我忘我的心灵之境。

月华如水,柔和的清辉洒满了人间之夜。望月怀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月伤怀,对影独酌,悲月、叹月、问月、咏月、祭月,将或感伤或美好的情感寄情于明月中,是明月给了人们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月亮在人们眼中那么遥远,可望而不可及,“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依然愿意独自起舞弄清影,离梦想更近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