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性原理:归纳法与演绎法:为什么复制别人不能成功

 mynotebook 2022-06-21 发布于湖南

什么是归纳法: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

空间归纳法:人们默认在某个空间内有效的规律,在其他空间也有效。

时间归纳:以前有效,以后也有效。

归纳法是把一定时空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的思维方式。

未来与过去并不相同,所以把过去一定时空内的小概率事件推广到时空共有的规律不一定成立,别人开火锅店成功了,你开未必行。人类所犯的错误都是把边界内的规律不恰当的推广到边界之外。

但从生存的角度考虑,归纳法不可或缺。假设我们想要问,天鹅是什么颜色?若要找到准确答案,就要统计全世界所有的天鹅,不仅包括现在,也包括以前的天鹅,这太复杂了,天鹅是白是黑,对我们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当人们把小样本的天鹅,归纳为一个规律,固然有损失,但可以得到一个暂时正确的结论。

所以针对这种问题,人类进化出一种合理的认知习惯,用较小的认知成本获得相对正确的知识,归纳法不能得到真理,但可以帮助我们生存下来。

商业中,管理者通常基于经验预测未来,因为我们相信过去和未来之间存在连续性。

归纳法是有时空边界的,超过边界则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规律立即失效。

归纳法是将眼睛得到的事实归纳为规律,用的是感性思维。而演绎法是理性思维。

演绎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例子: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结论:苏格拉底会死。优点是可迁移性,只要逻辑成立,事实一定成立。先有理论,后去实践。

隐含假设:所有人都会死这是一个隐含假设。苏格拉底是人这也是一个假设。隐含假设的准确性是前提。如:电池成本高,电动车需要电池,所以电动车贵,这里电池成本高就是隐含假设,并不准确。所以创新在于打破隐含假设。手机一定需要有键盘吗?

普通人的思维方式被传统的经验束缚的太多,人们几乎不从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我们这么做,是因为过去都这么做。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证高手的常用方法。

大多数人认为群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归属感。

人类从狩猎时代就学会了报团取暖,个人依附于集体而获得更强的对抗天灾与野兽能力,在融入集体的同时,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按照集体的规则行事,碍于群体认知的限制,只能压抑自身智慧的进步,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绝大多数人构成了愚昧的群体。

群体追求的不是真理,而是盲从。

我的玩具从某种程度上代表我,别人抢走我的玩具,等于抹杀了我的主体性。

多数人的争吵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而是一种处于本能的自身存在性的防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