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逻辑的本源——《第一性原理》读书笔记

 金万电机 2023-06-26 发布于辽宁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看起来很性感的书名吸引到了。在各种大佬的的演讲场里反复听到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啥,抱着巨大的疑问在拿到书的当晚就开始读,基本上经历了一份亲密关系会经历的全流程——充满兴奋和激情的“月晕”,到感觉有点失望和沮丧的“幻灭”,再到写这篇文章时重新拿起回顾时的“重新评估”。最终结论是——省流版,这本书大体可以只看 70 页以前的部分(XD)。虽然觉得只有 70 页核心有效信息,但这 70 页还是浓缩了很多高质量精华。比较印象深刻引发联想思考的几个点有以下这些。

1

   

归纳法谬误

要谈谬误,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归纳法”—— 即 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是人类在当下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为广泛的推导结论的一种方式。

常见的场景有:(1)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所以“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2)牛肉比青菜贵,羊肉比韭菜贵,猪肉比豆芽贵,所以肉比蔬菜贵……等等。

但归纳法最大的问题是,它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即“连续性假设”。说人话的版本就是,假设以后的每天发生的事都与之前的每天一样。

但并非所有的事物都有连续性,比如如果某年蝗灾泛滥,蔬菜都被啃光了,供不应求,那么蔬菜的价格就有可能会比肉贵。

所以采用归纳法就会有比较大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且这种错误在早期归纳的时候并不可知,一直到真的出现反例才会知道,即“无法证实,只能证伪”。如果将通过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应用与商业世界的决策中,就有发生较大失误的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尤其作为数据分析师的角色),非常讨厌“经验主义”的结论,而更倾向于“有逻辑性的思考与判断”。

2

   

归纳法谬误的 insights

归纳法谬误这个观点给我的 insights 有两个:

其一是,焦虑来自于连续性假设的失效,带来的归纳法的失效,没有肉眼可见的参考的路径可依赖,就有了剧烈的“集体焦虑”。

现代人、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深深的焦虑的根源或许就是前几代人用“归纳法”总结的人生经验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的失效。

焦虑源自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慌。

对爸妈这代人来说,时代发展相对较慢,连续性假设相对成立,可以通过归纳法加以有限的外生变量设计好可预见的“较好”的人生路线。不确定性较弱。

但在当代社会,科技跨越式进步的周期越来越短,毫无“连续性可言”,由于归纳法谬误的存在导致之前惯常用的方法失效,我们失去了可以依赖的固有路径,这是所谓“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带来焦虑”的核心原因之一。

抵抗这种焦虑的方式或许就是不断探索社会的“第一性”的本源的原理。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愿意学习哲学、心理学这类本源性学科的原因之一。

其二是,如果在工作上想判断一个结论或决策是否正确,需要先挑战它的假设。这是一切推导的根源。

演绎法。演绎法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如: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在大前提和小前提之上的结论的“必然导出”,让演绎法成为一种高度逻辑性的方法。

但使用这种方法有一种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但实际使用中,第一性原理也往往来自于归纳法的经验,所以多少有点“咬尾蛇”的意思,给人的能落地的力量感不够重。但还是足以时刻警醒我们,要尽量去“推导结论”,而非“归纳结论”。

一个题外话,我们时长觉得跟有的来“聊得来”,跟有的人“聊不来”,核心不在于观点是否一致,而在于思考方式(逻辑)是否相同。

打破认知边界。在书中,作者提到“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在自己认知框架之内的囚徒”。这点观点上同意,但论据给人的体感不够强,更推荐一本叫《认知突围》的书。

不过本书中举例的,“李约瑟难题”,倒是值得一叙。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呢?大意说的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爱因斯坦对此的解释是——“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项伟大成就为基础的: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性实验有可能找到因果关系。”

清朝时期至今,中国虽然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应用技术、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的各种阶段,但仍然在原始科学的发展上不如国外,究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在所谓的基础科学的背后有一个根基性的东西——公理化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所欠缺的。

对国人来说,打破用“归纳法”得出的未必科学的结论来教育他人“好为人师”的习惯,或许也是提升国民性的重要一步。

3

   

精华摘录

归纳法是通过实践推导结论,把连续性的经验推广到一切时空。然而,并非所有事物都有连续性,固有的思维会让你陷入“归纳法谬误”。打破认知边界,实现第二曲线创新,你需要全新的思维模式——演绎法。但是演绎法必须有一个基石,一个来自系统之外、能够逻辑自洽的元起点。这个元起点既可以称为第一前提、逻辑奇点,也可以称为第一性原理。

“归纳法谬误”,其实是在强调未来的世界未必与过去或者现在的世界相同,所以在过去或者现在有效的规律在未来却不一定能成立,即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概率事件,推而广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其实,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的隐含假设。

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这也是辩论高手的常用方法,从基石和结构切入,不要从内容切入。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原型”。他认为,在人的思维方式中,族群、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其背后都有一种共通的思维方式,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传承着,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型”以中间的推理逻辑为实体,东方文明中的“原型”以结论为实体,这种微妙而重要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路径。在技艺时代,中国的技术发明占全世界技术发明总量的 60%以上,但在近代全世界 6000 条基础的定理定律中,中国人的原创贡献却不到 1%。“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对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的解释是,“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项伟大成就为基础的:古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和(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性实验有可能找到因果关系。”清朝时期至今,中国虽然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应用技术、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的各种阶段,但仍然在原始科学的发展上不如国外,究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在所谓的基础科学的背后有一个根基性的东西——公理化思维,这种思维模式是我们所欠缺的。

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似的人,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

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更大的真理时空,从更高维去建立更庞大的系统。

对于既有的系统,人们通常会遗忘隐含的基石假设(故称之为“隐含假设”),所以破界创新的的第一步就是打破隐含假设(也是破界创新最难的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