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这些胜利的鼓舞之后,曼努埃尔梦想着能够恢复罗马帝国,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使东正教与天主教会重新合并,这一想法经常在谈判与设想联盟期间被提供给教宗。 人心的不稳,最终导致作战势头发生改变如果能使东方和西方教会重新联合并且能够永久地同教宗和解,这次很可能是最佳的一次机会。 并且除了被武力直接威胁时,教宗从未与诺曼人有过良好的关系。 教宗更希望文明的拜占廷帝国位于他的南部边境而不是时常处理与诺曼人各种各样的麻烦。 教宗哈德良四世对实现这种目标非常感兴趣,并且这么做也会大大增加他对所有东正教基督徒的影响力。 曼努埃尔为教宗提供了一大笔资金来为他的军队提供给养,同时他请求教宗将三座沿海城市的主权交与他来换取拜占廷驱逐西西里的威廉的协助。 曼努埃尔还承诺会支付给教宗和罗马教廷5000磅黄金。 谈判很快便结束了,曼努埃尔与哈德良四世缔结了同盟。 此时,就像战争有利于他的决策一样,事态开始转而对曼努埃尔不利了。 拜占廷军队的指挥官米海尔·帕列奥的行事态度令盟友离心离德。 作战的势头:米海尔不久后便被召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并且他的过失被认为是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 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布林迪西战役,西西里人从陆上和海上发动了联合进攻。 当敌人迫近之时,那些已经被曼努埃尔用黄金雇佣来的雇佣兵突然要求大幅增加他们的报酬。 当这一要求被拒绝之时,他们就全都溃逃了。 甚至就连当地的贵族军队也开始逐渐撤离,不久后拜占廷军队指挥官约翰·杜卡斯便对寡不敌众的情景感到绝望。 而赶到的援军也没能挽回拜占廷军队的颓势,海上的战斗决定了西西里人的胜利,约翰·杜卡斯被诺曼人所俘获。 ![]() 曼努埃尔随即便派遣阿莱克休斯·阿克苏赫前往安科纳去筹集另一支军队,但此时威廉一世已经夺回了所有拜占廷在阿普利亚的占领区。 布林迪西战役的失败彻底终结了拜占廷收复意大利的希望这也表明了拜占廷帝国在意大利的势力相当虚弱,他们不是建立在军事实力,而是建立在金钱与外交基础之上的;1158年,拜占廷军队离开了意大利并从此再也没能返回。 这一时期主要的拜占廷历史学家包括卓尼亚铁斯和凯纳摩斯都认同阿克苏赫从威廉一世那里带来的和约来让曼努埃尔有尊严地离开这场战争,尽管一支由164艘船只(携有1万余人)的西西里军队已经对优比亚岛与阿密拉罗斯发动了一场毁灭性的洗劫。 在意大利战役期间和结束后,也是在教廷与腓特烈一世斗争期间,曼努埃尔极力去唆使教宗并暗示他东西方教会重新合并的可能。 尽管1155年教宗哈德良四世表达了他对教会重新合一的热切希望,他也希望延长与拜占廷的联盟来对抗各种不可逾越的问题。 但教宗哈德良四世和他的继任者们也需要获得所有的基督徒共同认同他们在宗教上的威望并且他们还寻求这一威望超越拜占廷皇帝;并且他们也不希望完全依赖于皇帝或是其他人。 另一方面,曼努埃尔也希望得到一份官方上对他在东方和西方世俗世界上至高无上权威的认可。 然而这些条件任何一方也不能接受。 尽管曼努埃尔这样一位亲西方的皇帝同意,而帝国的希腊公民们也会拒绝任何形式上的合并,就像三百多年后,天主教会与东正教会在形式上地统一在教皇名义之后一样。 尽管曼努埃尔对罗马教廷以及所有的教宗,但他从未被教宗们授予“奥古斯都”的头衔。 并且尽管曼努埃尔为了拉丁与希腊教会重新合并两次向教宗亚历山大三世派出使者,但教宗却以教会联合会带来麻烦而拒绝了。 最终,协议的具体内容显得扑朔迷离,但两大教会还是保持在分裂状态中。 意大利战役的最终成果,从帝国所获得的利益上来看是有限的。 安科纳城成为了拜占廷帝国在意大利的基地,并且承认皇帝作为他们的君主。 诺曼人在受到了打击之后开始与帝国为伍,在曼努埃尔统治其余的时间里他们一直与帝国保持着和平。 帝国的实力在干预意大利事务的过程中被展现了出来。 然而,曼努埃尔在计划中慷慨的投入了大量资金却只获得了很少回报并且在外交上处于孤立。 曼努埃尔在意大利事务上必然花费了一笔巨大的资金,然而这只产生了很有限的收益。 好啦,本期有关于拜占庭帝国最后的辉煌(4):遭遇挫败(上)的精彩内容,我就给你们全部讲述完了。下期,我将会给你们接着讲述有关于历史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不要错过哦。关注我,每一次都会让你们看到不一样的精彩内容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