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调节月经前后出现的各种症状

 中医师王云涛 2022-06-22 发布于北京

一 什么是月经前后诸证

经前、经期、经后周期性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发热、身痛等,与月经有直接关系,月经干净后可逐渐消失。

例如:

月经前:乳房胀痛、头痛、痤疮、鼻出血、失眠、烦躁、腹泻、腰痛、呕吐、口疮、荨麻疹。

月经期:痛经、乏力、发热、怕冷、呕吐。

月经后:乏力、腰酸、神疲、嗜睡等。

月经前后身体状态的不同

1 通过月经周期基础体温,看女性每个月经周期的阴阳状态。

A 月经刚干净到排卵:基础体温36.3摄氏度左右,低温,属于阴:怕冷、平静。

B 排卵期:阴极转阳。

C 排卵后:基础体温36.8摄氏度左右,高温,属于阳:烦躁、痤疮、失眠。

D 月经期:体温突然下降,阳极转阴。

可以这么理解:

月经刚干净-向锅里加水。

排卵期-点燃煤气灶。

黄体期-开始烧水,(月经前-水火都最多)阴阳充盈。

月经期-关火倒出水。如果倒出锅里水的过程不顺利,为经行不畅;反之为崩。

月经后-水、火都最少。阴阳亏虚。

月经前-月经期的常见症状及治疗。

经前期(肝气、冲脉太过)

1 经前头痛

经前火行经头痛。肝火上冲。

平时调理:

蔓荆子10g、杭白菊10g,平时泡水喝。如果便秘:加决明子。血府逐瘀丸+加味逍遥丸,分别于卵泡期、黄体期服用。

治疗:

加味逍遥丸加菊花、蔓荆子。腰腿寒冷者,用上病治下的方法:平时用生姜、花椒煮水,趁热泡脚,内服用逍遥颗粒。

忌口:辛辣、烤炸、鸡肉、羊肉。

2 经前腹泻

肝郁脾虚湿重。

平时:

健脾胃,炒山药、炒薏苡仁煮水喝。八珍山药糊。炒米泡水每日喝。炒小米+炒薏米,打粉,上午开水冲服10克。

专方治疗:健固汤。

忌口:避免吃酸奶、牛奶、生冷、水果太多。

3 经前鼻出血

冲脉上冲足阳明胃经。

平时:降胃火,藕片、藕粉。藕节、白茅根煮水喝。

专方治疗:麦门冬汤。

忌口:干果、牛肉、烧烤。

4 经前烦躁

心肝火旺。

平时:玫瑰花3g+合欢花3g+杭白菊5g泡水喝。

治疗:加味逍遥丸加铁落花、合欢皮。

忌口:鸡肉、龙眼肉、羊肉、向日葵籽。

5 经前乳胀痛

经前或者经期乳房胀、乳房痛,甚至乳房皮肤不能碰衣服,乳头痛。这主要是冲脉气血旺盛、肝气郁结。

平时调理:

橘叶15g、玫瑰花10g、杭白菊3g、陈皮6g,泡水喝。内关穴刮痧、睡前点按太冲穴200次。

治疗:柴胡舒肝散加川楝子、橘叶。

禁忌:避免生气、郁闷。

6 经前口疮

肝、心火旺。

平时:开水冲鸡蛋。黑豆绿豆汤。

治疗:小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忌口:辛辣、烤炸、羊肉、鸡肉。

7 经前荨麻疹

血虚生风,风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平时:养血清热,山药、大枣、黑豆煮水喝。

治疗:消风散为主。

忌口:鸡肉、海鲜、干果、烤炸。

行经期(气血不畅)

1 行经发热

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护士同事,连三个月经期发热,用小柴胡汤后治愈。

2 行经腹痛

一般痛经:

平时:山楂干、生姜、大枣、玫瑰花煮水喝。

治疗:

下腹中央冷痛: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经汤。

下腹两侧绞痛,伴随呕吐:逍遥散。

腺肌病疼痛:隔药灸,避免吃冷、水果。

禁忌:避免吃冷、冷水泡脚、冷水洗手。

月经后的常见症状(肝肾亏虚)

1 经后腰酸

平时:黑豆、红糖煮水喝。

治疗:归芍地黄丸。

2 经后神疲乏力

平时:生姜3片,煮开水冲鸡蛋加红糖。枸杞、红衣花生、山楂、大枣、生姜、红糖煮水,冲鸡蛋喝。

治疗:八珍汤、十全大补丸。

月经前后诸证的预防

1 调理体质,补虚、泻实、通畅气血。

补肾,泻肝,健脾胃,理气活血化瘀。

补肾:早睡。口服阿胶玉容膏。

泻肝:拉筋、拍打。

健脾胃:揉腹、站桩。晨起姜枣茶。

理气活血化瘀:玫瑰花茶。

2 预防性用药。

一般经前用逍遥散、经中(经行不畅用少腹逐瘀丸、崩用血余炭粉末)、经后用归芍地黄丸或十全大补丸等。

注:文中方药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