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感的人,正因为敏感,常常会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前提是没有自我的“本位”,那么他们迟早会被这些想法和价值观不同的“他人”折磨得疲惫不堪。——《敏感天性:高敏感却不受伤的7天练习》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是6月22日,我们坚持共同读书的第173天。感谢关注我,希望我们在彼此陪伴中坚持向自己的梦想前进,实现自由。 “要是被别人讨厌了,我该怎么办?”
和大多数人一样,根本裕幸20年前整天想的也都是这些事,常常看着身边人的脸色行事,瞻前顾后地过着日子。 备受期待的他,因为害怕别人会对他有不好的评价,所以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比起自己的想法,他会更优先地考虑同事和上司的感受,鞭策着自己不断努力。 不知不觉间,他变成了一个满脑子都是“不能给别人添麻烦”“要让上司认可我”“要让同事喜欢我”诸如此类想法的人。 慢慢的,他开始厌恶人际关系和工作,怀着屈辱的心情躲在自家房间里。最后变成了要开始接受心理咨询。 这样将近20年后,如今的他已是一名独立的心理咨询师,入行17年来直面2万人的心灵。而曾经那样胆战心惊地过着日子的他,现在却感到每一天都充实又精彩。 那么他的经验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他的《敏感天性:高敏感却不受伤的7天练习》里看看吧~ 推荐理由作者把有以下问题的人,称为“高敏感人”: ●行事总要看旁人的脸色,瞻前顾后;
正如作者所说,曾经身为“高敏感人”的他,为什么现在能够每天都充满干劲,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呢? 曾经厌恶人际关系和工作的他,又为什么现在变得喜爱与人交流,还从事着一份经常要东奔西走的工作呢? 这是因为,他通过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技术,学会了“不以他人为本,而以自我为本来考虑问题”,也就是这本书的主题之一。 另外一个主题呢?是“自我肯定感”。 书中,作者还将为高敏感的读者介绍能够同时掌握“提高自我肯定感”和“建立不以他人为本而以自我为本的思考方式”的方法,帮助读者在七天里活出自我。 而这短短七天,也集结了他在大约20年时间里学到的、实践过的、向我的客户们传达的一切知识。 所以,如果你也像当年的作者那样牺牲自我、终日惶惶不安,那么这本书或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精彩导读在第一天到第三天里,根据作者的安排,我们要将注意力转向自身。 第一天尤其要关注“当下”的自己。 想要以自我为本地思考、提高自我肯定感,首先必须客观认清自己当下所处的状况。做到这一点的关键,仅仅在于单纯地感受“当下的自己”。 作者建议,首先请用心感受自己,你会不由地发出感叹:“又在以他人本位考虑问题啦!”“又在担心被别人讨厌啦!” 【第二天·第三天】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里,作者认为,我们要深入挖掘自己的过去。 你之所以会成为一个高敏感的人,一定是因为过去发生了什么。 根据他将近20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建议我们主要会回溯学生时代发生的事情(第二天),接着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基础——家庭关系(第三天),从中探寻导致你高敏感的原因。 【第四天】 第四天将详细解说什么是自我肯定感。 从第一天到第三天,作者认为应该先将注意力转向自身,然后在第四天通过提高自我肯定感确立自我本位。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责怪自己,不要否定自己,也不要与别人比较,我们要掌握的是能够让我们以真实的自我活下去的思维方式。 【第五天】 第五天将以我们在第四天确立的自我本位为基础,借助具体事例来说明应该如何与人相处。 这一天的主题是“宽容”。因为作者认为,当我们以自我本位与他人相处时,必须对造成自己高敏感的原因宽容。 【第六天】 第六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将敏感转变为武器,并借助这个武器创造可发展的人际关系。 在第五天里,我们通过“宽容”解除了致敏因素,也掌握了以自我本位与人相处的方法。 【第七天】 当我们开始在人际关系中体会到充实感,除了进一步发展这段关系之外,一种自我实现的欲求也会油然而生,我们会开始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不过,就算树立起自我本位,提高了自我肯定感,也并不意味着再也不会出问题。 因此第一天的练习如下:请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当你的上司、家人、恋人或朋友问你“你想怎么做”的时候,你是否感到困扰?为什么? 2.你有没有贬低过自己?如果有,具体内容是什么? 3.为了不被别人讨厌,你是否总在纠结“该怎么做”?如果有,具体内容是什么? 4.你喜欢什么?那是你真正喜欢的东西吗? 5.你对自己或他人有没有罪恶感?如果有,具体内容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