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时报

 弘毅道远 2022-06-22 发布于浙江
    黄宗羲(1610—1695年),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黄宗羲思想深邃,著作等身,在经、史、子、集等诸多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著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孟子师说》《今水经》《四明山志》等。黄宗羲不仅学术成果丰硕,他经世致用的治学风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启了一代学术新风。
    经世致用 反对空谈
  黄宗羲治学,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宗旨,反对空疏无用之谈。黄宗羲出生于明末清初“天崩地解”的大动荡时代,见证、参与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晚年曾概括自己一生的经历:“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为万历年间进士,曾官至监察御史,是东林党名士。由于多次弹劾魏忠贤专权,遭阉党迫害下狱致死。黄父遇害的第二年,崇祯皇帝即位,开始处置魏忠贤及其党羽。19岁的黄宗羲进京替父申冤,在刑部会审时,用藏于袖中的长锥猛刺杀父仇人,成就大孝壮举,被誉称为“姚江黄孝子”。黄宗羲回到浙东家乡后,遵从父亲遗命师从儒学大师刘宗周,发奋攻读经世治国的经史典籍。同时,他还积极加入复社,与阉党余孽斗争。清军进犯江浙,他变卖家产招募义兵,成立“世忠营”,开展武装抗清斗争,十数年间“濒于十死”。抗清复明失败后,他终生不仕清,匿居故乡聚众讲学,潜心著说。
  经历亡国之痛,黄宗羲首先对“明朝何以亡”进行深刻反思。他认为明末的心学崇尚空谈脱离现实,缺乏治国良策是明朝倾覆的重要原因,进而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主张学问和实际相结合,为现实服务。1663年,他写成《明夷待访录》,提出了改革社会的理想方案。该书包括《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21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他的民主启蒙思想。在《原君》《原臣》篇中,他抱着“公天下”的情怀,重新定义了君主和皇权,鲜明地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权在民思想,以及“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著名观点,主张以“天下之法”代替“一人之法”。在《学校》篇中,他赋予学校“公其是非”的职能,还强调“学贵履践”,倡导读书治学要“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
    明经通史 博学实证
  黄宗羲强调“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务实学风。作为一代大儒,他以实际行动引导学风由虚向实转变,主张明经通史,并强调治史要“通今致用”。黄宗羲认为学问要以经学为基础,求学者必须先通经。因为“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他一生治经勤奋,极为深入地研读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旁及天文、地理、历算、音乐等各类书籍。正是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他练就了“会众合一”的能力,撰写出《易学象数论》《孟子师说》等经学著作,成为蕺山学派的重要传人和集大成者。
  黄宗羲强调经学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史学研究。他非常明确地把“经世应务”作为史学研究的原则,实现了史学和实学的融合。他指出:“经术所以经世,方不为迂儒之学,故兼令读史。”故治学必须要“本于经、证于史”,以“史”的记载来证明“经”的观点,以“史”的事实纠正“经”的错误。在他看来,通晓史实,可以从“古今治乱”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现实。黄宗羲在编著《明儒学案》时,十分重视资料的考证,不仅收集了几百家的著述、典章制度,还参考了私人著作、社会状况、建置沿革等相关背景资料,以严谨求实的学风保证研究的客观准确。
    学贵自得 反对盲从
    黄宗羲提倡“深求其故,取证于心”的治学方法。一方面,他强调博览群书,注重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力倡独创,推陈出新。为了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厘清各家思想的“学脉”和宗旨,创“自得之学”,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治学之法。一是求异。黄宗羲强调,“古之善学者,其得力多在异同之论”。他认为,读书做学问,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见解,才能有胜过前人的地方。因而,判断文章是不是传世佳作,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是要看其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是否有出色之处。如《明儒学案》系统论述了明朝二百多位学者的学术思想,正是得益于他研究中“求异”的特点,才抓住各家各派的学术宗旨。二是深思。求异离不开“深湛之思”,只有对知识进行深思,经过自己的加工和整理求得真知,才能真正理解,融会贯通,产生自己的见解。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思考是否深刻,“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三是能疑。要思考深刻,离不开善于质疑的能力。他对传统思想的评价,不拘泥于陈年旧说,而是采取质疑的态度。他把“能疑”看作“觉悟之机”,认为只有善于提出怀疑,才能引起深思。指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四是辩难。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既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发挥学生“讨论辩难”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更容易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黄宗羲一生浮沉,初心不改,其学问和气节得到了人们的广泛称誉敬仰。他坚持经世致用的治学宗旨和方法,倡导实学之风,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至今仍具启发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