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记得去年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我发了很大的脾气,孩子当时就吓哭了,但是他还是哭着跑过来要我抱。 当我抱着他的时候,我真的一个字都不想说,我就在想,小孩子也真的是不容易,因为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这更凶的? 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他还需要依赖这个环境去求生存,他惧怕父母。可是,我也真的很生气,怎么办? 当我回想起自己的小时候,一向温柔和蔼的父母开始对我发火的那些场面,我的内心也是非常害怕和痛苦的。 而这种痛,我总是会记很久,也才知道,原来,父母还有这样的一面。 我也还记得,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是那么的可爱;他第一次开口喊爸爸的时候,我是那么的激动与感恩;也记得他抬着头、憋着泪、看着我的时候...... 我们把最好的爱都给了孩子,伤得最深的可能也是孩子,我想说的是,小孩子最怕妈妈变脸。 二 当孩子求抱抱的时候,他是在寻求安全感,因为他不确定妈妈是否还爱他。举个例子: 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气冲冲地提各种要求: 妈妈,你不允许工作;妈妈,你抱我去客厅。 以前的时候,我会说,我就是要工作,而且,当时的心情,怎么抱? 后来的时候,我懂了,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总是提一些要求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在寻求安全,确定一下妈妈是否还爱他,或者说孩子还有点求和、妥协的成分在里面。 待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 刚才妈妈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吓着你了吧?对不起,但是,妈妈依然很爱你。 我从不吝啬给孩子说对不起,我觉得它和我爱你一样重要。 不要觉得事情小,孩子小就敷衍了事,要不了多久,我们也都会忘记这件事,但是,我们的处事态度,会成就孩子的性格。 同时,这句话也不能成为自己的挡箭牌,不能每次生气之后都这样重复,以此来缓解自己的内疚之心。 否则,那和打一巴掌再吃个糖有什么区别? 适当的共情,孩子才会和我们敞开心扉,那么,我们就来一次复盘重建我们之间的连接,不然,这次生气完全没有意义。 三 当下一次生气来临的时候,该怎么办?或者是说,怎样做,才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 1、我想,它绝不是暗自发誓,下次我不这样对你了,我的亲身体会是,这样的发誓没用,你得意识到自己已经在生气(吼叫)了才行。 这种意识不是说你正在生气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生气,那个时候是停不下来的,没有用的。 而是你通过记录查找到,哇,我生气的频率还挺高的,这样,你才会有意识地在下一次生气时降低自己的嗓门,不那么生气。 日历上显示着两次生气的时间仅仅隔了3天,而去年的日记上同样写着:“孩子最怕妈妈突然变脸”。 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改过呢?所以,这个6月初,我尽量不做那么多的工作,尽量和孩子好好说话,和谐相处,持续了11天。比起上一次的3天,我觉得我们都进步了。 我告诉他,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其实,在和谐相处3天以后,我就很开心地告诉孩子,你看,我们这3天没有吵架呢。 上一次,我不再像之前那样大喊大叫,我一直很平和地说话,是因为,我真的意识到了,虽然,我做得还不够好,但是,我已经在进步了。 2、当你很想打骂或者是吼叫孩子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触怒了自己?触发情绪的根源在哪里?是孩子吗?还是对生活的不满? ①一定要倒着推,找出自己生气的原因。 坏情绪必然要找到一个出口,不然只会憋出内伤,但是,这个出口不应该是孩子,不公平,所以,请不要把生活的苦发泄到孩子身上。 如果是因为孩子不想学习,那么,我们就要多想办法调动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开始改变。而不是让这些事情成为孩子的压力,我们更不要唠叨个没完。 如果是孩子的某个小问题,那我们就针对性 ②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妈妈生气。 我会跟孩子讲,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发脾气也都是正常的,所以,你不要害怕妈妈生气。生气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能把控好自己的坏脾气,下次你可以提示一下妈妈,你怎么又生气了呢? 有的时候,我稍微唠叨一点,孩子就会说,妈妈,你又开始了。其实,小孩子真的是很敏感的,从语气上就能判断出来。 我们也都是不完美的父母,也不可能永远都不生气,但是在生气之后,也要尽量复盘,做好抚慰工作。 这世界上,恐怕只有年幼的孩子才会一遍一遍地原谅我们,换了任何人都不现实,我们很清楚,他不能把我们怎么样,他自己也不会怎样太出格。但是, 多出门,带孩子见见不同的人和事,多听听别人的故事吧,可能自己在带娃的时候又会平和许多。 有句话说,幸福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得少。 ![]() 我是盛夏书香,一位5岁男孩的妈妈,毕业十年不曾看书,因为孩子,我重拾书本,并一直活跃在育儿领域。 在这里,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育儿理论,只是我做母亲以来的一些真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