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军作品 | 周为民:学书为乐之我见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宋欧阳修曾在《试笔·学书为乐》中说:“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然能得此乐者甚稀,其不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余晚知此趣,恨字体不工,不能到古人佳处。”近代梁启超说,书法是最便利的娱乐工具。古往今来,书法家以“学书为乐”,乐在其中,既成就了大家,又展陈了风范。我这个书法爱好者,虽然字写得还很不如意,远不及“古人佳处”,但颇思古风,在十余载的练字生涯中,也体会到不少属于自己的“学书为乐”。

学书为乐,乐在寄情见性。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讲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这句话表明,书法是以人的志趣性情为轴心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诗言志,书亦言志,书法即人生,人生即书法。所以,人们常讲,字如其人。“字如其人”,指的是品格与骨气,也就是说,从一个人的写字当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情来。譬如,我们可以从王羲之的书法中看出他做人的洒脱,可以从启功的书法中看出他做人的儒雅。还有更鲜明的例子,毛泽东、周恩来两位伟人的书法,似乎书就是人,人就是书,人书一体。毛主席的字,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不事雕琢,表现出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浪漫主义风格;周总理的字,圆润醇厚,聚画为点,处处藏锋,这与他为人谦和自律,真诚忠义的高尚品性一脉相承。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是富有感情的艺术。书法作品不仅是书家情趣的自由流露,也是书家情感的自然宣泄。正如北宋陈绎所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古贤书家的作品,或庄重或洒脱,或从容或疾速,或劲健或秀雅,每每观之,彼时“情”“景”都会跃然纸上,尽收眼底。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兰亭雅集的过程中,群贤毕至,情绪高昂、酒过微醺的特定情境中创作出来的,一气呵成,性情使然,不可而再。唐代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是在怀念亲人的悲痛情绪中,虽涂抹更改但浑然天成。更有颠张醉素,处于醉酒或癫狂的状态下,任情挥洒,真正如“惊蛇入草,乱鸟出林”般合自然之象,把自我狂放不羁的性情表露在书写的过程之中,令作者和观者皆痛快淋漓。而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师,都乃皈依佛门之人,深修佛学,洗涤心灵,作品不激不厉,表现了温和空灵的精神内涵。书者,性也。以书观品行,借书知人性,见其作品,既识其人,亦观其心,更会其性情,实为乐哉!
学书为乐,乐在养气修心。书者,心之道也。唐代张怀瑾说,文则数言成其意,书则一定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书为心画”,书法是心灵的迹化,是人的精神产品。这精神产品作用于书法家的师承和创作过程,也是受美的熏陶、美的启发、美的教化以及美的创造的过程。研习书法能让人安静。书法之静,在于守,在于定,守是守住自我,定是定住心神。对此,我有切身体会。走上军职领导岗位后,工作线条多任务重压力大,每天忙得头昏脑涨,有时甚至烦躁不安。后来,我重拾书法之趣,每天把工作处理完后,无论多晚,都要静心写上两小时书法。写字时平心静气,把一些繁杂的思绪抛于脑后,拂去一天疲惫和浮躁,让心绪变得从容和平。久而久之,感到身心气息得理,虑事得法。书可平气,亦能舒气。在读帖临帖中,阅古观今,领略了王右军高雅闲逸的风致,颜鲁公端正刚毅的气节,辛弃疾、陆游情怡神飞的雄姿,岳飞、戚继光旷达豪放的气概,还有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文韬武略。这些书法家,不仅是书法艺术上的大师,也是为政修德的导师和典范,此中收获正如人们常说的,书法养气,养天地之气、浩然之气。
宋代陆游说过,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这是说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强身健体。有人做过统计,发现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多是长寿之人,从汉代到清代人均寿命不到 50 岁,但不少书法大家都活过了古稀之年,比如,汉朝钟繇、晋朝王羲之、唐代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元代黄缙,明清两代书法家中长寿者更多,董其昌、沈周享年 83 岁,文征明享年 90 岁,阮元年过百岁。这在医疗技术落后的年代,都算绝对高龄了。到了近代,书法家高寿者更众,赵朴初、董守平、于安澜、启功、林散之等,都享年 90岁以上。事实证明,书法既是一门高雅艺术,也是一门养身之道。写字要站立,聚神运气,把气运于笔尖,写每一笔的瞬间,心随之动,意随之流,感随之发,而且写字时,不容分心走神,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不思喜忧,体现了形神共养的统一性。心之静下,于世间万事万物,亦可觉无嗔无痴,无喜无怒,以书之意涵养心之静,实为一绝。特别是年纪大了,身体条件有限,很多体育项目难以参与,写字成了养生首选,成了延年益寿的宝典秘籍。
学书为乐,乐在仰取俯拾。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过去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如今只有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学习书法也是一样,必须勤学习、多钻研,广泛涉猎文化知识,特别要注重学习传统文化,因为书法艺术的优良基因离不开历久弥新的传统国学,如果不深入进去,就无法真正了解掌握这门艺术的精髓。一个不注重人文知识积累的人,很难谈及继承发扬书法艺术。可以说,学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之恒久,更觉缺盈有余,为此,更要努力探索古今艺术精神的脉络和实质,充实知识储备,开阔艺术视野,丰富人文情怀。
近几年,除了系统学习国学知识,集中精力读帖研帖临帖外,我尤其注重日常积累,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看到字就似乎条件反射般在嘴边读其音、在脑中成其形,如痴如醉,遇到好的词句、书法作品就随手记下来或拍下来,闲暇时翻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复玩味,偶遇生疏的就着手从字音、字形、字义研究,探其根求起源,再扩展到成词,以及相关的佳句、名篇,均细细品味,长此以往学了不少,是谓“仰取俯拾”。我平时喜欢嵌名联创作。一个名字,经过拓展丰富,既要“对”起来又要“联”起来,而且还要赋予正能量的寓意,然后再写出来,这对文化知识和书写技法要求非常高。有时,还会将两个、三个甚至多个相关联的名字嵌入其中,屡试不爽,学习收获甚丰。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书法也非一日之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只要保持学习的紧迫感,怀着一份勤学肯学爱学的热情,潜心修为,精韧不怠,宁静致远,久久为功,一定会满载而归。但在“紧迫”状态下,也要防止欲速则不达,应从长计议、从实着手,在锲而不舍的学习积累中,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在千淘万漉虽辛苦的书道历练中,收获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快乐。
学书为乐,乐在传史化人。书法始于写字,终于文化,表现于审美。汉字经过千年文化的滋养和书写者带有生命气息的创作,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早在东晋时期,书法家卫夫人就对点画作了描绘,她说,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画如高山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竖画如万岁枯藤,斜钩如百钧弩发。俗话说,人有三个脸面,一是天生的脸,二是会说话,三是一手漂亮的字。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我小时候,读书学习条件有限,没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训练,但对书写比较认真,不论是做作业,还是写作文,都力求字迹工整,绝不能潦草。七十年代初,我参军时高中生很少,有不少战士是文盲,连家信都不会写。连队领导发现我的字写得工整,就把出墙报、板报,为战士写家信的任务交给我,给了我磨砺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当兵一年就在连队当了文书,后来又到营部当书记,接着到师机关当宣传干事,这都与我认真写字分不开。严格来讲,日常书写算不上书法艺术,但这给我加了不少印象分,为个人成长进步搭设了阶梯,让我尝到了写好字的甜头和乐趣。正是缘由书法,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蜕变,给予我无尽的教化、感化和提升,正是“化人”之德,善莫大焉。
书法的历史,和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一样久长。文化与历史相伴相随、同源共生,而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在书法作品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始终未断绝,成为现今唯一幸存的古老文明,就在于文字、书法的魅力,文字通过书法更好传承,书法附属在文字上,也由此成为与文字相伴的最美风景。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从原始的书写开始,书法就有求美的倾向。因此,书法在传承厚重的文化史的同时,也在传承丰富的美学史。书法线条的刚柔、轻重、粗细、穿插及搏动,通篇虚实、疏密、黑白对比,以及“气”的连贯、“势”的开合、“神”的交融、“韵”的生发等美学因素的特性及融合,如驾驭得当,都会产生相应的美感。所以,书法作品常用于装饰提升艺术氛围。书房、客厅、卧室、酒店、会议室挂上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或牌匾,艺术气息迎面而来,瞬间增辉添彩,还能彰显文化氛围,起到勉励警示作用,也为人们增添了学习生活的激情和活力。书法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可以通过点与线有机组成的形象美及经过加工提炼的抽象美,来提升设计的档次和价值。在图书、画册、家具、陶瓷、广告标识等装饰艺术中,常常巧妙的嵌入书法元素,使之更加动人心弦。此外,自古以来,都有书画会友的佳话。在同样的品味和艺术追求下,书法作品的艺术美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的交流更加顺畅、和谐、愉悦。
学然后知不足,书法之道,无涯无际;学书为乐,无穷无尽。如今,虽然我越写越感到差距大,越写越觉得心中没底儿,但我决心以“人书俱老”的美好向往为追求,笔耕砚田,临池不辍,饱蘸浓墨,勤讴善歌,穷经皓首,明德养身,在方寸之间求快乐、观自然、见乾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