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利升入一年级》第1章你所不知道的幼小衔接 01 /方法和爱缺一不可/ 为人父母之路,要进度,也要温度。 方法和爱缺一不可。 这句话是我在前言当中看到的,非常触动我的地方。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看到书名就会心一笑:太适合我了。它有别于以往我喜欢看的书的风格——目标非常明确:《顺利升入一年级》;方法非常具体——作者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幼升小成长模型。 而且,这是一本,不仅仅适用于幼升小家长的书,只要是对于教育主题感兴趣、有困惑、无方法、很焦虑、想提升,都可以阅读本书。 二九即将进入升一年级,机缘巧合下,本着鸡娃先鸡自己的原则,我报了一个读书会,开始深度阅读这本书。 没有想到刚刚看完前言内心就被这句话温暖,为人父母之路,要进度也要温度。 在这个急吼吼的年代,孩子的生长就像一个时间的尺度——客观、理性中带着主观、感性。 如果只看成年人,从30岁到35岁,你会感觉到他样貌和心态的变化并不大,甚至有些时候恍然觉得,时间唰的一下就过去了,5年,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极有可能留不下什么烙印。但一个孩子从0岁生长到5岁,这其中的变化可就太大了。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我看完第1章你所不知道的幼小衔接之后的内心感受。 02 /到底什么是幼小衔接?/ 在初读这本书之前,我脑海当中一直以为幼小衔接就是简单的,从幼儿园到小学中间的这两个月。 在“双减”之前幼小衔接的机构林林总总,也会听到很多声音,有的妈妈提前半年就结束了把孩子幼儿园的快乐生活画下句号,早早的送到幼小衔接的机构,提前接触知识学习规矩适应节奏。 身边也有很多妈妈跟我讲,孩子如果不提前接触一点拼音、算数、不识字,上一年级的节奏太快是跟不上的。 同时也听过一年级的妈妈们分享课堂当中的趣事:有的小朋友完全没有上课的概念,在课堂上干啥的都有,有的小朋友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有的小朋友不背书包去上学,有的小朋友上着上着课自己就跑出去玩儿了,有的小朋友,姓名笔画比较多,所以每次考试在写名字的环节都崩溃。 这些让人头疼又有些有趣的故事,经常会发生在一年级的课堂当中。 从“未知”到“知道”再到“真正懂得”,或许会有一些无力,也有些无奈,但反观我们自己,人生中的哪一次“衔接”不是如此呢? 初入职场、新到一个城市、刚认识的朋友、第一次相亲…想想那些尴尬窘迫甚至有些"社死"的瞬间,内心是不是有些释然。 我喜欢老师在第1节里面提到的引导方法——在大家吐槽之后追问一句“然后呢,所以呢?“比起吐槽和抱怨,这种沉默的思考要显得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因为它通向的是解决方案。” 在内卷的大潮流之下,很多人的焦虑是为了焦虑而焦虑,而不是为了找到解决方法而焦虑。 要相信,无论问题有多么棘手,都会有它的解决之道,“只要我们愿意放下焦虑,从外在声音抽离出来,回归内心看到问题的本质,才不至于自乱阵脚。” 03 /焦虑的根源/ 由于焦虑的根源是因为未知带来的惶恐,所以书籍在一开始就为我们科普了,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幼小衔接存在哪些误区,当我们对幼小衔接的本质和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焦虑也便随之淡去。 首先作者认为幼小衔接是教育的基础工程,适应小学生活并非唯一目的,然后幼小衔接是平稳的启航,不是残酷的迫降;在幼小衔接阶段发现问题,比消灭挑战更加重要。 我喜欢这种凡事往前再走一部的思维方式:有挑战,那么挑战往前一步,会通向什么呢?——通向孩子的品格和能力。 书里还贴心的为我们列出了幼小衔接可能会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些挑战当中孩子可以发展出来的品格和能力。 比如写作业磨蹭这个挑战,往前一步,便是时间管理能力。 如果你把这本书翻开就会看到更多类似的案例,让你瞬间觉得,原来这个猴子一般上蹿下跳的熊孩子,是在通过挑战来提升自己的。 当然,比起现成的数据表格,我更愿意邀请你和我一起写下来,你当下面临的挑战,同时也试着探索一下,每个挑战指向的品格与能力。 “这本书能够帮助大家在挑战出现时及时抓住契机,为孩子提供支持积极智慧的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逐步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责任,这样父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轻松。” 04 /幼小衔接有哪些误区?/ 结合幼小衔接的定义,作者给出了4个误区,第1个误区是大家误以为是幼小衔接是进入大班才开始的,第2个误区是觉得孩子进入一年级就完成了幼小衔接,第3个误区是幼小衔接就是上学前班,第4个误区是幼小衔接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针对这4个误区作者纷纷提出了4种走出误区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提到:我们甚至可以将幼小衔接看作幼儿园阶段与整个小学阶段的衔接,这是孩子人生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过渡期,无论挑战出现在几年级,我们的目标始终不变,就是发现真正的问题,积极有效的帮助孩子过渡,并为孩子的长期自我发展和自自力作足准备,因此即使你在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才读到这本书,同样不必遗憾或着急,书中的方法适合任何阶段的补课。 05 /神奇的6S模型/ 在第1章的末尾,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她所倡导的幼小衔接6S模型,简而言之,幼小衔接是孩子人生必经的一个过渡阶段,其本质不仅是幼儿园一年级乃至小学生活的衔接,正如成长过程中的其他阶段一样,当下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为下一步的发展做积累和准备,幼小衔接就包括以下6六大准备: ![]() 择校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情绪准备,社交准备,家庭环境准备。 看到这里你可以和我一起回想一下,有哪几个主题,是你此前特别关注的,在后面的章节可以重点阅读,又有哪几个部分是被你忽视掉的,可以思考一下,它存在的意义。 在这6个准备当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社交准备和情绪准备。当然这并不代表其他准备不重要,而是就像咨询师在开始一个咨询个案的时候,会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希望通过咨询大概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而我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以及整个家庭成员的情绪状态调整,这样的一个预设也会让我在后面读书的时候有了更加聚焦的关注点和注意力。 OK,以上就是我在阅读《顺利升入一年级》第1章之后的一些小小感受,分享给大家,还是那句话:鸡娃不如鸡自己,求知的过程最有意义,一起和孩子度过这个充满挑战又很有趣的阶段吧! 我们下周六的爱的分享,继续来学习这本书哦! 感谢布克猫绘本馆任老师发起的读书会,感谢带导的莹莹老师以及第一周领读的硕宝妈妈,让我有机会深度阅读这本书,和妈妈们一起学习成长和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