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伤身的“零食”公布,趁早管住嘴,很多家长当成宝,整箱往家搬

 新用户8798177G 2022-06-22 发布于河南

“零食”是大家比较爱吃的食物,尤其是小孩子,甚至用各种零食代替正餐,导致很多孩子身材偏瘦,当然也有些孩子身材过度肥胖,但“脾胃”都比较差。

零食吃起来固然美味,但是并不建议大家多吃,否则很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问题,尤其是小孩子本身机体代谢功能比较差,身体各器官没有完全发育好,吃零食更容易诱发多种问题。

易伤身的“零食”公布,趁早管住嘴,很多家长当成宝,整箱往家搬

【1】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零食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楚配料表,尽量不要购买含有精炼植物油、植脂末、代可可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等的零食。

儿童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年龄,如果经常吃太多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零食,不仅容易导致身材越来越胖,而且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甚至会增加成年以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含有脂肪酸的食物固然美味,但是摄入过多会带来心血管疾病,虽然短期内并不会出现什么危害,但时间长了危害肯定也是存在的,并且日后患心血管疾病明显高于正常人。

人体内存在高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是一种好的胆固醇,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反式脂肪酸的存在,可降低人体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2】果冻

现在已经进入炎热夏季,在这个时候吃点冰冻果冻比较爽口,然而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却不太适合多吃果冻,否则很可能带来健康威胁。

市面上大多数果冻都是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物质为原料,然后加入香精、人工色素、调味剂、酸味剂等,再加入水果制作而成。

乍一看,制作果冻的原材料很多都是来自于海藻和陆生植物,但是他们在加工过程中很多营养物质早已损失殆尽,实际上活动的营养价值非常低。

与此同时,虽然果冻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水果,但由于果冻中的成分比较复杂,所以会导致水果不像新鲜的水果那样有营养。

果冻营养价值不高,而且本身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调味剂等成分,如果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放入儿童或者青少年吃进体内,很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受影响。

果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健康,所以爱吃果冻的人最好不要大量摄入,尤其是父母不要看到孩子爱吃就整箱往家搬,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脾胃功能。

【3】糖和油超标的零食

有些零食中含有较多糖和油脂,经常吃这类食物更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进而增加肥胖风险,肥胖本身就会带来多种健康问题。

这些糖和油脂超标的食物,含有的别的营养物质量是比较少的,经常吃这类零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成年以后慢性疾病疾病。

一个人的饭量是有限的,如果吃零食过多,正餐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很多零食含有的营养,无法满足孩子生长发育。

尤其是糖分摄入过多也会导致牙齿受到影响,甚至会增加儿童龋齿风险,导致很多少年儿童牙齿早已出现虫洞,影响正常咀嚼能力。

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还是应该控制油脂超标的零食以及含糖零食的摄入,父母也不要看到孩子爱吃糖就整箱往家搬,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

吃零食,别“闯红灯”!

【绿灯类】

这类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天食用,具体包括:

●蔬菜水果类:西红柿、苹果、青瓜等。

●奶类:纯牛奶、纯酸奶等优质奶制品。

●坚果类:原味的花生米、核桃仁等。

●谷薯类:蒸煮的玉米、全麦面包等。

●饮料类:不加糖的鲜榨果汁、胡萝卜汁等。

绿灯类零食不仅含有维生素b、c、e,还含有优质蛋白质、优质脂肪酸,以及钙、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属于真正有益于健康的零食。

【黄灯类】

适当食用,建议每周食用2次~3次,具体包括:

★蔬菜水果类:水果沙拉、香蕉干等。

★奶类:奶酪、奶片等。

★坚果类:盐焗腰果、瓜子等。

★谷薯类:饼干、地瓜干等。

★糖果类:口香糖、果脯等。

★肉类:牛肉干、鱿鱼丝等。

★饮料类:少糖的乳酸饮料、椰子汁等。

黄灯类零食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无法做到低油、低盐、低糖,且无法全面保证优质脂肪酸的摄入,建议适量食用。

【红灯类】

属于限制食用的零食,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次,具体包括:

◆谷薯类:奶油蛋糕、炸薯条、方便面等高盐、高油食品。

◆糖果类:奶糖、巧克力含糖量高的食品等。

◆肉类:炸鸡块、炸鸡翅等油炸食品。

◆饮料类: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

◆冷饮类:雪糕、冰淇淋等高糖食品。

知识拓展——孩子的“零食”,杜绝三种物质!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此前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规定,儿童零食中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

  • 防腐剂:是天然或者合成的化学成分,用于食品、药品、颜料、生物标本等,用来延迟微生物生长。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防腐剂的品种、数量和范围。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 人工色素: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可使用的人工色素有8种: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赤藓红、柠檬黄、新红、靛蓝、亮蓝。人工色素并不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成分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 甜味剂:甜味剂的甜度很高,热值很小,不易引起龋齿。研究显示,甜味剂并不有益于健康,至于是否有害也不明确。但是对于儿童,口味宜健康清淡,最好还是食用天然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