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孝顺应有“度”

 冬歌文苑 2022-06-23 发布于北京

孝顺应有“度”

修焕龙||山东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身边的人大都对老人比较孝顺,在生活上照料得可以说无微不至,替老人购粮买菜、帮老人洗澡理发,老人即便能够自理生活,但一些轻点的体力劳动、日常家务也不让老人伸手。这样的子女确实比较孝顺,但其做法是对老年人的过度保护,对老人健康长寿并无益处。

其实,人的身体就如一辆汽车,经常在路上跑油路不会堵住,各种零部件也不会生锈,而如果把汽车停在车库里放个年头半载的,轮胎会没气了,油路也会卡顿,各个零部件也会出现故障。人的身体是一台比汽车更精密的“仪器”,身体的各项机能必须在经常性使用的过程中才能得到“维持”和“检修”,我们鼓励老人参加各种劳动,经常锻炼身体,就是为了保持和增强老人身体的基本机能。如果子女们对老人过度地无微不至的照料,老人身体的某些器官就得不到经常性锻炼,长此以往,慢性病就会增多,某些机能就会退化,甚至出现失能或半失能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进废退”,医学上也称为功能“症候群”。

目前,世界各国都比较关注人的预期寿命的增长,并把延长“健康寿命”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突出强调。“健康寿命”是指独立维持正常生活的年限,不包括需要看护或罹患影响日常生活疾病的时间。它是决定老年幸福指数的关键性指标。据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2015年发布研究报告显示,全球188个国家中,平均寿命最长的四个国家分别是日本(84.2岁)、瑞士(83.3岁)、西班牙(83.1岁)、新加坡(82.9岁);健康寿命最长的四个国家分别是新加坡(76.2岁)、日本 (74.8岁)、西班牙(73.8岁)、瑞士(73.5岁)。我国2018年底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5亿。在这些老年人中,患有慢性病者超过了75%,部分失能和全部失能老人超过了4000万。中国人的预期寿命为77岁,但享有健康的年龄仅为68.7岁。日本和我们是邻国,人种相同,文化相通,但不管是平均寿命还是健康寿命都比我国高6岁多。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人的健康与寿命,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而60%取决于自己的后天习性。对比中日老人的生活状态,我国的老人60岁(女职工50、干部55岁)就退休在家闲着,经常见到的场景是跳跳广场舞、打打麻将、带带孙子。而日本却是倡导“老有所为”型社会,并从法律上对老年人工作给予高额补贴,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仍奋斗在工作岗位。据统计,目前仍在工作65岁以上老人高达570万。他们在工作之余,经常会参加各种合唱团、插画社、围棋社、高尔夫球、茶道、书法等各类兴趣班,尽可能融入社会各项活动中。

对比发现,日本人预期寿命、健康寿命比我国高,我国老年人患慢性病、失能半失能比例过高,都是符合“用进废退”基本规律的。要延长老人的健康寿命,必须解决功能“退化”的问题。我们倡导孝道,提倡对老人的细心关照,但老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须要让他们自己来做,老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必须让他们自己解决。要鼓励老人走出家门,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多培养点兴趣爱好,让他们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享受老年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爱,要付出真情;孝,更需要智慧。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修焕龙,在军队从事政治工作多年,曾多次参与全军重大典型的总结宣传,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领导科学》等报刊杂志和网上发表文章230余篇,曾长期担任全军政工网远程编辑,并参与过全军干部政策重大课题研究。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