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味中药,固中补虚,升清阳,治头重,头晕,眩晕… 眩晕确实是一个

 fjianru 2022-06-23 发布于哥斯达黎加
2味中药,固中补虚,升清阳,治头重,头晕,眩晕…
 
眩晕确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病症,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冒眩”。
 
古人讲,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风,火,痰,虚,人都会摇摇欲坠,眩晕,痰是最常见的。
 
尤其在头晕的那几天,感觉跟晕车晕船一般,还会伴有腹胀不消化、犯恶心的症状,典型的痰湿中阻,风痰上扰。
 
在张仲景《伤寒论》上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就是说,一个人身体这些水饮停留啊,饮邪浊阴占据清阳之地,这诸阳之会的头部便会觉得眩晕,这种情况下,单用白术、泽泻两味药就管用。
 
白术守住中焦,除湿健脾;泽泻在下焦,引水下行,使不上逆。
 
泽泻汤,由泽泻和白术组成,它是中医经典《金匮要略》当中一个平凡的方子,与其他经方相比,它自然是平凡的,但跳出经方的圈子,它们个个却都又不平凡!
 
那么,千古流传的泽泻汤,这样一个平凡的方子,它到底书写着一个怎样的传奇呢?
 
古人在将诊疗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辑录于书中时,这些文字就变成了宝贵的文献,而这些记载,没有冗长的文字,反倒是精炼的,我们阅读起来可能会很难,但又深怕会错过任何一个字。有关泽泻汤的记载,那也只不过是这些精炼文字当中的一部分,但其宝贵精华,就显于其中!
 
方证辨证的开始源自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其记载“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于是后世医者便纷纷采用方证辨证的捷径,将经方所在的内容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这的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泽泻汤,原文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煎服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以上方证相应的泽泻汤,所含的信息到底又有哪些呢?它对于现代临床的应用又是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支饮,这个支饮是四饮之一,为水饮停聚于心下,而 “其人苦冒眩”又是支饮如何造成的呢?
这是因为,饮停心下,可以上犯于胸部或是头面清窍,若是上犯于胸部,那么就会见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但支饮上犯的部位不是胸部,而是头面清窍,患者因此而出现冒眩的症状,冒指的是头部昏蒙,而眩指的是眼前发黑。
 
为什么水饮会侵犯头面部清窍,清代医学家曾释解为“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
 
泽泻汤之证是明确了,仲景采用的是泽泻与白术,那么仲景解此证的方义又是如何的呢?有意思的是,泽泻汤的方义并非我们直观地看到它们只是简单的两味中药的组合。
 
泽泻味甘性寒,长于行水,淡而能渗,主利膀胱三焦之水。
 
比如,温阳化气,利湿行水名方五苓散中就有泽泻。
 
《日华子本草》曰:泽泻“主头旋,耳虚鸣。”
 
可是如果脾土不虚,水湿不可能会泛滥,因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白术甘、苦、温,能够入脾胃经,主要的功效是益气健脾,脾旺则饮食水谷能够得以化生。
 
故苦温燥湿的白术治疗脾胃中阳不足而出现的脾虚水肿,痰饮内阻等疾病能够起到较好的疗效。
 
《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
 
白术味苦温,长于补益脾胃,调治中州,升清阳降浊阴,燥湿利水。方中泽泻用量为五两之多,可见以泻实为主,患者苦于冒眩,病情重,用大剂泽泻泻下峻水;方中白术用量为二两。
 
金代名医张元素云:“白术和中补气,除湿益燥。”凡中焦受湿、泄泻,必须以白术逐水益脾。
 
泽泻与白术配伍治水汽上犯的眩晕症。
 
前面说了,眩晕的根本在于脾虚,水湿不化,形成痰饮,聚于体内。
 
白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效就是健脾祛湿,是祛湿的神药,仲景很多祛湿的方子中就用到了白术,一切脾胃虚弱、痰湿困脾之症都离不开它。
 
白术有一股很好闻的中药的香,这种香有什么作用呢?能醒脾,凡是带有香味的药都有醒脾的功效,白术还带有一丝丝甜味,甘味入脾,白术性温,还有一定的燥性,脾喜温喜燥,所以能够燥湿以利水。
 
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所以很多人会用它来减肥,服用泽泻以后呢会有身轻如燕的感觉。
 
白术和泽泻,白术辛温,泽泻甘寒,二药相合,攻中寓补,补中寓攻,一个燥湿,一个利湿,一个通过健脾助运而运化水湿,其性上升,一个则渗湿泻热,其行下降。
 
一升一降之间,将盘踞在中焦的湿浊之气轻松化解。
 
如果感觉麻烦,可以将两味药研成粗末,用开水浸泡之后代茶饮。坚持使用,必见奇效。
 
古方今用,在现当代临床诊疗来说具有重要的诊疗意义,而泽泻汤所治疗的病症,有学者指出,若见头晕,前额如有贴物,呈持续性,头晕与体位无关,大便溏稀,舌体胖大异常,苔水滑或白腻,脉沉弦等证,凡符合上述方证者,不必拘泥于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后遗症等,用之皆可效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