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是非常精通音乐之人(一)(3—23—1,讲于2021年6月13日)

 惟虫能天 2022-06-23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狮子吼

孔子是非常精通音乐人(一)


《论语》载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是孔子讲音乐的原理和作用。这里说的大师,即为太师,太师乐是古代专门掌礼仪乐教的官名,他的职掌在以乐配合政教,当然也包括当时的一般音乐。章描述的是孔子和鲁国的太师乐讨论音乐的原理。孔子非常精通音乐,但在这里却很谦虚地说音乐的道理大概是可以了解的。接着他谈论到一首代表国家民族精神的曲子,说道音乐开始时好像含苞待放的花蕾,轻轻地舒展,慢慢地发生,跟着下来由小而大,但是很纯正。后来到了高潮,激昂慷慨非常庄严肃穆。最后乐曲奏完了,但还是余音缭绕,好像有悠悠未尽之意。

孔子在此并非就音乐谈音乐,而是在讲音乐的教化作用。在音乐方面,孔子提倡和谐之美、中和之美,实施乐教导民向善。礼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就如同演乐,演乐的过程就是礼用的过程。音乐如此抽象深奥的内容,孔子只用了翕如、纯如、皦如、绎如四个字就描述得惟妙惟肖准确到位了。可见孔子不仅是精通音乐的专家,也是文章高手。要是现在的人描述音乐,那还不得用洋洋万言或几部专著吗?我对音乐是门外汉,但当我在听到好的音乐或歌曲时,也真有沁人心脾、荡涤灵魂、产生深度共鸣的感受。

何止是音乐呢,会讲话的人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即俗话说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钟永圣老师讲到一件事情,说厦门大学九十年校庆时,有位女学生曾用一段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教授提问。她语言美到什么程度呢?当时五千人的会场,突然间鸦雀无声,而在她讲完之后,隔了几秒钟呈现出掌声如雷的状况。英能说到如此美妙动人的程度,也真是一种高境界了。南怀瑾先生说今日我们看到一些音乐,问题是太多了。他说,中不中、西不西,轻薄有余、温柔敦厚不足,看到这种状况实在是可叹呐。

书画长精神,笔墨生妙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