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吗?一个门球场,一个小小的门球,却记录下人的品格和修养。 ![]() 上次在路上遇到初学门球的香姐,我问她:怎么不见你去门球场练球啦!香姐说:“我这个人也不灵巧,打不好门球,还招人嫌,我不打门球了。”我说:“有这样的人吗?”香姐说:“咋没有呢,我一个球没打着,她就骂:'死妮子,这么近都打不住’。那声音虽然小,可我还是听见了”。我笑着说:“香姐,你咋不给她纠错呢?你应该郑重的告诉她:不是死妮子,是死婆子。”我说完,香姐大笑起来,说道:“我咋会跟那种人计较呢!如果门球场,不是给我带来愉悦,而是给我带来不快,我就不想打门球啦! ![]() 有一次,单位里举行邀请赛,一位老汉球进一门时,一位女球友,开玩笑的提醒他:“小心别进不去”。结果那老汉球就没进一门儿,老汉马上杵着球棒大骂那女球友。那女球友,本来就有心脏病,脸上冷汗直冒,嘴唇儿发青,我吓得当时就想打120。那老汉还是个处级干部,看上去,高高的个子,特别是一双大眼睛,人长得可帅了。我当时心里纳闷极了,电影上演的好犯错误的人,都是矮个子,小眼睛。眼前这位高个子、大眼睛的老帅哥,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 还有一种球友,自认为,自己球技超凡脱俗,不允许别人有失误。自己失误啦,像哑巴一样一声不响。而别人失误了,就挖苦讽刺。 ![]() 门球竞技运动,就像直播,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球会怎样运作。门球就是在完美与不完美的轮替中,才具有魅力。自己和别人的失误都是正常的,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真正的大赛,除了考验每位队员自身的球技之外,靠的就是队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个队员有失误,其他队员最快的反映不是埋怨,而是怎样来弥补队友的失误,怎样力挽狂澜,怎样绝地重生。看天中队几次出外比赛的视频,最后一杆儿完胜的局面就有好几次。那教练员和运动员配合默契。赛场上没有任何不愉快的音符。我想这也是他们取得胜利的秘诀之一。 ![]() 这门球还有一个最大的硬伤,那就是有的团队有可怕的“内讧”。如果一个球队里有“内杠”。大家相处,你说会舒服吗? ![]() 有时我想:存在此不足的人,不是不爱门球,也许他们是追求完美太爱门球了。很久的一天,我在三场地练球,孙志清老师,在二场地打对抗赛,孙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人可善良了,现在经常在河南门球公众号上,发表诗文。那天他打对抗赛,还没结束,就不打了,来到三场地。我问他:没有结束,你咋不打啦?孙老师说:我受不了啦,我一棒没打住,那教练吵我像吵小孩儿一样,说一句就行啦,不停的说。我看他脸色蜡黄,腿也不利索,我不惹人家生气。他生气了对他身体不好。听完孙老师的话,我笑着说:俗话说,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下去,那叫本事。孙老师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孙老师笑着说:“咱来门球场是为了找乐,不加克制的生气、抬杠、任性、自以为是。都不是咱这个年龄应该有的。 ![]() 其实,在门球场上,那些好的品格、修养也可多了。有一次我和一群老头儿老太太们玩儿。我打5号球,离结束时间还有一分钟。柱子 旁边有两个红球。我球进三门后,完全可以把另外两个红球送上柱,可魏老头儿当教练,只要求我把自球送上柱。过后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让我把另外两个球送上柱呢?他笑着说,你没看吗?6号球在界外,7号球是最后一棒,那打七号的老汉都快90岁了,那两个球让他带着上柱,也让他高兴高兴。一时间,我惊讶地望着魏老汉,心想:这老头儿也太善良、太仁厚了。 文 | 周社(驻马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