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艺术的材料、技法和创作过程

 小小美术课堂 2022-06-23 发布于山西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西泠印社

篆刻创作主要使用石、金属、水晶、玉、兽角、象牙、竹木、陶瓷等材质和刻刀、印泥、印床、毛笔、墨、宣纸、印规、砂纸、印筋、印刷、棕刷、拓包等工具。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和发展,篆刻创作形成了篆法、章法、刀法三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篆稿、上石、奏刀、刻款、钤印、拓款等创作步骤。


一、篆法


篆法是对刻印文字的间架结构和笔法的规律的安排,如掌握篆字的方正平稳,笔画匀称,上覆下承,左右顾盼,收放结合,字的结构变化有方、圆、长、扁、欹、正、分、合、穿、插等变化,有收尾、曲直、逆顺、疾徐、粗细、转折、等不同,字的变化不能强行为之而使人感觉怪异,最大的变化是从奇险中创造平衡。


二、章法


章法是字体的配合,贵在气、势、情、韵,在于字画的分朱布白,在统一文字体势的基础上求变化。做到平稳均衡、减增合格、伸缩自如、主客相亲、参差有致、变化中求统一,疏密相间、轻重调节、欹正合度、朱白相济、方圆相渗、挪移礼让、聚散开合、巧拙适宜、刚柔并济、险夷结合、虚实相生,章法依印面形状而定,讲究在边格上的做处理等。


三、刀法


刀法,指镌刻印章时操刀的技法,是使篆刻取得高度艺术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刻者的艺术观和刻刀大小、厚薄、利钝,以及运刀的方向、角度、快慢不同而形成各种刀法。前人有用刀十三法之说,但其主要刀法则为切刀与冲刀二类。


执刀有两种姿势:一是用执毛笔的方法,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执刀,小指抵住无名指,刀口向右,刀杆倾斜,运刀必须是向左推进。二是像握拳一样,五指握刀,大拇指在外面,运刀是由外向内冲切。第一种执刀法较灵便,适宜小中印及工细风格的印;第二种执刀法力量较强,但也显得不太灵便,适宜大印及粗犷风格的印。


概括地说,刀法可分为切刀与冲刀两大类。


1、切刀:运刀由右向左、由外向内,先将刀锋切入石内,使刀杆顺笔画方向摆动,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如人在沼泽地行走,一步步拔腿向前搬动。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逐步移动的刀的痕迹,显得沉稳泼辣。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泠八家”丁敬等人的朱文印。


2、冲刀:运刀由右向左、由外向内,或者向身体反方向冲去。刀锋入石后,掌握一定的深浅度,力量要匀,运刀速度略快而又能把握住,即虽然是一刀顺势冲去,但到该停处就停住,不会冲出刀外而划破手指。这是个基本功,就如驱使马奔跑,然到悬崖处,缰绳一勒就能兀然而止。典型的例子要算齐白石的“中国长沙湘潭人也”的白文印,内含一股“冲劲”。


切刀与冲刀有时也可结合运用,即冲中有切,切中有冲。


篆刻笔画一般总是用两刀完成,朱文自不必说,白文也是如此。篆刻不似书法,如一刀刻了之后感到不太理想,可以重新复刻一刀。运刀妙在刀锋,但刀面也有作用。在运刀时,应以刀作笔。


四、刻款


先将印章要刻的一面用墨涂一遍,便于看清用刀的效果。如刻一面边款,应当是刻在印面的右边,盖印时其款就在左边,这样只要根据边款方向也可以避免印章位置盖颠倒。


具体刻法:用刀角切刻下去,“点”以刀上锋侧势切刻,“横”以刀锋由右向左下行刀,下刀时略重,“竖”下刀时略重,“转折”一般单刀刻,转折处分两刀完成,有时看起来像一刀。


印款的创作应注意两点:一是文字可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二是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


五、拓款


先将印款面擦干净,然后用毛笔醺水涂石面使其微湿,水中也可以加少许浆糊。然后将连史纸(或薄而匀的宣纸)蒙在石上,正面朝上,这样纸贴石面部分全湿。然后将拷贝纸覆盖在连史纸上,用棕帚在拷贝纸上刷,开始要轻一些,不能因湿而把纸穿透。换纸仅覆在上面按擦,使连史纸完全陷进边款字口内,锋芒清楚,然后用拓包上墨。其墨必须是新磨的墨或新鲜的墨汁,不能用宿墨。拓包要少蘸墨,使其受墨平匀,可先在纸上试一试(墨不可太浓),然后在纸上快速地拍打(不能平拖),墨色逐步加深。墨色浓厚发光的称“乌金拓”,淡墨浅浅地匀拓的,称作“蝉翼拓”,但都以字口清晰为要点。拓好后等墨干即可将连史纸揭下,拓款就完成了。


六、钤印


先以刷子除净粉屑,然后在印面上蘸匀印泥,盖在纸上。钤盖印样时,下面垫纸厚薄宜适当,用力须均匀,以免失真。


责任编辑:刘乐新

阅读13,407点赞1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