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乐读书吧”活动设计与校园环境建设的结联思考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2-06-23 发布于浙江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温儒敏。

这些种子,成长的环境是校园。

这些种子,汲取的营养来自书籍。

环境与营养、校园与书籍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的关键思考。

“快乐读书吧”读书活动的设计,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结联,是我对阅读活动化、实践化、儿童化的思考。

校园是儿童成长的乐园,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以我嵊州市为例,近几年,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一大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赏心悦目的校园或新建,或改造。美妙的学习环境改变与建设,大大增强了儿童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语文学习强调以环境育人。促成儿童视校园为家园,视书籍为精神世界的引导者,实现儿童精神的成长,人格的成长。这些种子,在“刻意为之”的环境下,进行系列的阅读活动课程,是智慧生成、灵魂丰富、精神成长的关键。也是一种儿童本位的阅读观设计理念。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解决了“读教材”不等于“读书”的问题。从一上册到六下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涵盖了“读书快乐、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儿童故事、经典童话、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古典名著、儿童小说、世界名著”,以这些内容为例的快乐读书,拓展了儿童“读书”的视野,养成了“读书”经验。

“快乐读书吧”内容广泛,题材典型,是儿童阅读的支撑点。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这些阅读活动成为识字兴趣建立的关键。刻意设计与“读书快乐、童谣儿歌、童话故事、儿童小故事”的环境,(如走廊、过道、故事墙、识字墙等),结合低年级游考的基础,涵盖语文、数学的阅读,建立基础性板块,可以成为课间玩耍识字的内容,也长久地成为“游考阵地”板块,实现游考过程的质量化。融识字、兴趣与环境,既减少了“游考”耗费的材料,又扎实基础,还使得游考儿童熟悉环境,利于发挥。

环境育人成为低年级儿童的成长拓展面,是结合“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支撑点,典型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儿童认同感。

对于中年级儿童来说,这些环境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广度。通过环境的刻意设计,孩子无意识地生成“知道”,在知道中产生“想要知道”,继而结合“快乐读书吧”活动,在这些刻意设计的“环境内容”中,增长兴趣。

以儿童的好奇心与探究感为依托,契合中年级儿童特点,了解寓言、神话、科普、民间故事等内容,设计阅读课程,结合刻意建设的环境,设计探究型阅读。将“快乐读书吧”与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依托走廊、文化墙、长廊进行“拓展阅读兴趣、生成阅读探究与积累”,当阅读不再是简单的布置阅读,而是儿童“看见”。

也许,能够改变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设计比布置阅读的设计要更加以人为本。

环境育人的价值就在于此。

令我最感兴趣的是高年级儿童的“快乐读书吧”活动如何与校园环境相结合。在我们的校园中,有大量大面积的墙壁、宣传墙,走廊等等,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古典名著、儿童小说、世界名著”内容。

如:给小朋友设计制作外国文学名著场景,历险记、游记、神话等内容为阅读,孩子经历真实场景的阅读,让高年级(尤其是六年级)在场景里演绎与众神、与民间故事人物、与神话故事人物,“快乐读书吧”活动与场景设计的深度融合,接触,演绎。

这样的过程是“快乐”的,所以,阅读也将是一件可能快乐的事,快乐读书吧的意义在于读,更在于快乐。

校园的环境设计,如何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设计儿童需要的环境,可能是未来学校建设的新思考。

 分享大家,期待留言批评讨论,谢谢!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