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注(十二) 温病

 它山客石 2022-06-23 发布于浙江

伤寒,意思是伤时令之寒。热病、温病与伤寒同类,只因所伤之时令与所病之时令变化而名称不同。举例说明:冬伤于寒,即时发病者,是为热病;冬伤于寒,不即时发病,到了来年春天发病者,是为温病。之所以冬伤于寒而春病温,是冬不藏精,到了春发之时,体内之邪发出而病。《内经》曰:冬伤于寒,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可见温病亦是伤寒,只是发病时令有别而已。若冬不伤寒,无论藏精不藏精,必春不病温。若冬伤于寒,藏精者病温则轻,不藏精者病温则重。冬藏精者,必然身强;冬不藏精者,必然身弱,故病温之轻重异矣。

12.1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春夏秋冬,四时之本气即伏气,属性有别。符合时令属性者,属正气;非时令之气,属邪气。顺应自然四季变化,万物之活动亦有四季之不同。正气伤人则浅,感之轻微,则藏在肌肤不即为病,壮实之人可自愈;感之重则即时发病。邪气伤人则深,感之虽微,亦即为病,感之重者直入于藏,不能自愈,虚者死焉。

伏气之病,即感时令正气之病,非四时不正之邪与非常异气之疫邪。例如,在冬天感冬令之风寒,伤于荣卫,感之重者,即时发病,名为太阳中风、伤寒;感之轻者,邪藏伏于肌肤,过时而发,名为温病。春三月名曰发陈,是伏气欲发之月。故春三月之内,病伤寒者,有可能是伏气之病,当须以脉辨之。若脉微弱,是少阴脉,若外感时令正气之少阴热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病人说是咽中痛,非似伤之暴痛,脉又微弱,故知是少阴伏气内发之阴火,是伏气病。虽然只是咽痛,但既为伏气内发之病,必从内发,恐将会下利,治法当与太阳病有所不同。

12.2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初发,无论中风或伤寒,发热或未发热,都恶寒。阳明病则不恶寒反恶热。今太阳病始得之,便发热而渴,不恶寒,知非太阳伤寒,且有阳明热邪,是温病。因冬感冬令之风寒,伏气藏伏于体内,膏粱之人冬不藏精而不能自愈,辛苦之人阴阳气弱也不能自愈,春至一遇外邪,便如内应般发作。热从内发,故不恶寒;伏气藏体内,久必归土入胃,故病阳明。发汗毕,身灼热者,是太阳中风引发温病,名为风温。风温为病,内藏之温助外来之风,风邪外盛于表,故阴阳六脉皆浮;风伤卫,表气不固,故发热自汗出;冬不藏精则少阴肾气已亏,故身重多眠睡;内外交热,热壅于胸,故鼻息鼾,语言难出。热盛夺津液,若被下者,阴更虚,热燥膀胱,故小便不利;肾气虚弱故两眼无神直视,水闸不密故泄尿。若被火者,火助热,则热益盛,津涸血滞,身体如植物之干枯而微发黄色,严重者惊痫,时而抽搐。表热无寒,故不宜汗,汗之为逆;里热无实,故不宜下,下之为逆;表里俱热,尤忌火熏,一逆已令阴竭,尚可延引时日;若汗后复下、或下后复火,是再逆,再逆则命难保,无异于促其早上西天。

温病与太阳病,其证相同,其邪亦同,差别只在于,温病为伏邪内发,太阳病为外感,故治法相同,然温病因邪伏于体内而发,故用药宜减量,宜缓不宜急,此与治湿大发其汗则热去湿存同理。凡病根深者,皆宜缓不宜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