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96岁去世,留下7个子女,如今现状如何?

 gs老张 2022-06-23 发布于甘肃

时人这么评价一家三兄弟,说是:一个大作家,一个大内奸,一个大干部。这便是绍兴赫赫有名的周家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

说起周树人,大家听过最多的一定是他的笔名“鲁迅”。而提及鲁迅,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民族斗士,他的文采、视野、才华在当时的文坛都是首屈一指的。

文章图片1

鲁迅的二弟——周作人,想必大家也是如雷贯耳,但对于其人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欣赏他的才华,有人说他不是好人……大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其实周家除了这兄弟二人外,他们的三弟——周建人,同样是一个卓绝群伦之人,他甚至官至副国级,但是相较于鲁迅与周作人的出名,这一位真真是一个不露圭角的人物。

他在文学上绝不输其大哥鲁迅、二哥周作人,在生物学上的研究造诣也是十分出色,出版过众多科普读物,在思想上倡导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他96岁去世,前后有过两位夫人,共育7个儿女,那么如此伟大的一个人物的他的子女后代又是一副什么光景呢?

文章图片2

周建人

01、坎坷的人生

周建人,字乔峰,原名松寿,1888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南城都昌坊周家新台门。

他虽是家中的幼子,却有着苦难的童年,周建人出生时,他的家族正开始走下坡路。

周家本也有过“购地建屋,设肆营商,广置良田”的显赫时期,祖父周福清曾做过十多年的京官。

父亲周伯宜虽多次考取乡试而名落孙山,但却思想开明,有一颗爱国之心。

母亲鲁瑞来自一个乡下的小村庄,但她靠自修也能达到看书的水准,有着普通老百姓一样坚韧的性格。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也因为当时时局动荡而逐渐衰败下去。

在周建人5岁时,祖父又因科场案发而入狱,这让本就元气大伤的家族,再也没了翻身的机会,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衰亡。

文章图片3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周建人,虽被时局所迫,但也在长辈们的良好品行的影响下成长为了一个坚韧、懂事、自立自强、思想开放的人。

周建人可以说是在艰难中成长起来的,为了营救祖父、为父亲治病,小小年纪的周建人就跟着两个哥哥四处奔波,靠着变卖旧衣服和首饰来维持生计。

因为家庭的衰败,周建人自小就营养不良,十分瘦弱,但是他却很聪慧,很好学。小时候祖父教他认字,即便还没有开蒙,但只要教过他,没过多久就能都记住。

8岁父亲去世,9岁入学,他热爱读书,尤其爱抄书,他曾说:“无钱买书就借书,要看书,更要抄书,抄书胜于看书。”因此,他不仅读书万卷,而且还写了一手好字。

他祖父在世时曾称赞他写的字苍劲有力、“落笔有秀气”。

周建人也曾希望如两个哥哥一样去南京,进洋学堂,学新知识,但却因为母亲的一句话留了下来。

那时周家已经非常困难了,母亲鲁瑞寡居多年,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又不好出面,因此,周建人在听到母亲流着泪说:“你一走啊,我身边就没有人可以给我支撑门面了。”

文章图片4

左一周建人

最终,周建人还是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行李,选择留了下来,并走上了一条自学之路。

1906年,经人推荐,年仅17岁的周建人成为了绍兴僧立小学的教师兼校长,他每天要担任不同的角色,有时是校长,有时是教员。

也有时要承担着学校的教务、账目和总务,除此之外,他还要帮请假的老师代课,去学生家里家访,批改作业等等。

尽管身兼数职、分身乏术,但他依旧将学校办得井井有条。直到1912年学校因经费紧缺而停办,周建人才被聘去了其他学校教书。

也是在这一年,二哥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怀孕分娩,需要人照顾,于是其妹羽太芳子在哥哥羽太重久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照顾姐姐,并与此后留在了周家。

而同处一个屋檐下的两个未婚男女也在此时渐生情愫。

1914年在周作人和他的妻子羽太信子的撮合下,周建人与二哥的妻妹羽太芳子结了婚,并写信告诉了远在北京的鲁迅。

文章图片5

周建人家人合影,左一为周建人和羽太芳子

鲁迅在其日记中这样记载了周建人寄给鲁迅的书信,信中称他与羽太芳子在旧历二月四日结婚,并于第二天收到了两人结婚的照片。

周建人与羽太芳子刚结婚时感情也是如胶似漆,并于次年生下一子,但可惜的是孩子不到一岁半便夭折了。

1915年,周建人一直与绍兴明道女中教书,直至1919年离开绍兴。

在此期间,周建人不仅从事教学实践活动,而且还潜心钻研植物学。其中不乏受到鲁迅的影响。

从他与鲁迅来往信件中得知,鲁迅鼓励他自学,可以以植物为主,因为植物材料易得,成本小,加之周建人本身喜爱植物,便开始了植物的研究生涯。

鲁迅还从日本寄来了相关书籍和解剖显微镜等器具,使得周建人在学习上更加得心应手。

尽管寄来的书籍都是英文,但周建人还是一本一本查字典读了下来,这也让他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文章图片6

而周建人和羽太芳子一儿一女也陆续出生,分别是女儿周鞠子和儿子周丰二。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周建人渴望去往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于是他也如愿随着鲁迅一起,举家搬迁到了北京八道湾十一号。

次年,经鲁迅介绍进入北大攻读哲学,旁听科学总论等课程。北大开放、包容、科学的精神,让周建人有了更加深刻的学习与认识。

他开始对恋爱、婚姻和离婚的思考愈发深入透彻,注重个体的自由与价值,批评封建道德下的媒约婚姻制度和娼妓制度,反对物化女性,鼓励受到压迫的妇女勇敢追求自我。

1921年,经鲁迅介绍,周建人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这一待便是二十余年。

周建人离开北京时,羽太芳子已经怀孕,有了他们的第4个孩子,因此,周建人也没有要求妻子和自己跋山涉水,一同前往上海。

但是,1922年羽太芳子生下孩子后,仍不愿前往上海,她不愿离开北京繁华的生活,周建人甚至回了一次北京想要劝说妻子一起离开,但被拒绝了。

文章图片7

无奈之下,夫妻二人分居两地,感情也日渐生疏,交流更是渐行渐远,双方不能相互理解,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

之后,周建人在上海兢兢业业地进行编辑出版和科学研究工作,而羽太芳子则在北京过着安逸舒心的生活,她不仅不理解丈夫的工作,还时不时地写信问周建人要钱。

周建人开始反感妻子的行为,直到他碰到了曾经的学生王蕴如,王蕴如和羽太芳子不同,她陪着周建人一起经历了困难、坎坷,这让周建人找到了灵魂伴侣。

1924年,周建人与羽太芳子离异后,在上虞蒿坝与王蕴如结婚,两人先后孕育了3个女儿,都十分的出色。

周建人一边在商务印书馆承担着编译工作,一边又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号召人民群众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之中,为国家解放而接续奋斗。

建国后,周建人参加了协商会议,开启了他为国建设的生涯,周建人一生清廉,贡献卓越。

文章图片8

02、与前妻羽太芳子的四个儿女

在周建人的一生中与前妻共同养育的4个孩子,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其境遇总归是没有周建人与王蕴如这一对“灵魂伴侣”所生的3个女儿要好。

1915年长子刚刚出生,周建人为其取名周冲,但这个孩子却没能活过一岁半。

1917年,第二个女儿的出生缓解了夫妻俩的丧子之痛。

女儿叫马理,又叫鞠子,鞠子自幼时随父母去往北京,在北京长大,长大后学习音乐,去往上海求学,还曾住在鲁迅家中。

解放后,她和丈夫定居唐山,可惜的是,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逝世,时年59岁。

1919年5月,周建人与羽太芳子的第3个孩子,周沛(又名丰二)出生。但是后来周建人与羽太芳子感情破裂,这给孩子带来无尽的伤害。

因为父母离异,他长期跟着母亲生活,于是他对父亲恨之入骨,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文章图片9

1937年,鲁迅过世近一年,周家母亲鲁瑞晚年丧子心情一直悲痛,于是二哥周作人提议恰逢母亲八十大寿,就准备大办一下,或许能给母亲带来些许安慰。

而此时周建人也携新夫人王蕴如前来祝寿,但其实在当时周建人与羽太芳子两人的离婚事宜迟迟没有一个了断,而王蕴如又在这些年里为周建人生儿育女。

于是周建人此番也存了给王蕴如一个名分和与羽太芳子做个了结的想法去的。

寿宴当天,羽太芳子见周建人明目张胆地带来一个陌生女人回来,立刻就和周建人争执起来,而后哭着跑回到了房间,还打电话给日本大使馆,让日本宪兵队来抓人,好在因为接电话的人喝醉了,没有当回事。

而其子周丰二看见母亲哭得撕心裂肺,非常生气,就拿了一把军刀冲到了周建人和王蕴如面前,要不是周围人眼疾手快,这刀就要刺进周建人的身体。

所发生的一切都让人心惊胆战,周建人气愤的同时,说道:“我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而后匆匆与王蕴如离开了北京。

周丰二从此以后再未与父亲有过任何联系,毕业后他成为了北京九十五中的数学老师,他与他妻子一生都没有生过孩子,而是之后过继了妻子妹妹的孩子周玲,周玲后又与梁启超之孙梁任堪结婚。

文章图片10

其实周建人与羽太芳子的感情问题影响的不只是周丰二一人,破裂的家庭关系更是让小儿子周丰三的心理留下了道道创伤。

1922年2月周丰三出生,此时的周建人与羽太芳子已经分居两地,尽管矛盾还没有激化,但已经是不可调和了。等到夫妻二人彻底闹掰后,周建人已经不认这个儿子了。

周丰三当时年纪还很小,但他从小没有体会到过父爱,一方面他向往着父亲能够看到他,一方面他又恨父亲抛弃他和母亲。

纠结的心理让他在敏感卑弱的青春期,用极端的方式,拿起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03、与王蕴如的三个女儿

而和周冲、周马理、周丰二、周丰三的命运不同,周建人后面与王蕴如所生的三个女儿,每一个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才。

1926年周建人与王蕴如的第一个女儿出生,取名周晔,周晔曾是杭州之江大学英文专业的学生,后来又进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学习。

文章图片11

解放前周晔就南下参加了新四军,此后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系,解放后,王蕴如从上海搬家到北京。

在火车上偶然碰上了许久未与家人联系的大女儿,又惊又喜,此时,站在母亲面前的已经是一名飒爽英姿的女战士了。

此后,一家人长住北京,周晔被安排到了全国总工会工作,时任总工会妇女部部长杨之华是瞿秋白的夫人,而周建人与瞿秋白曾是好友,于是周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杨之华的秘书。

周晔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写作才华,自请调任去《工人日报》做记者,之后又因父亲周建人调任为浙江省省长,于是为了照顾父亲去浙江的一个杂志社当编辑。

1966年初,父亲调回北京,她先是与丈夫张攸民一起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出任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后又回到北京,专门从事写作。

她先后整理完成了《鲁迅故家的败落》《鲁迅在上海》等,其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入选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怀念与敬仰。

文章图片12

瞿秋白

周晔在1984年因肺癌逝世,为了让周建人不再体会到丧子之痛,家人们并没有向他透露这件事。

周建人也经常询问,为什么他的女儿周晔没有来看望他,直到不久后,周建人也去世了。

周建人与王蕴如的第二个女儿叫周瑾,出生于1927年,周瑾是医学领域的人才,她就读于上海中山医学院。

1948年,周建人秘密入党,他把全家从上海带到了党中央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二女儿周瑾和小女儿周蕖也中断了学业,跟着他一同前往。

之后周瑾就和姐姐周晔一样,选择了军人这一条道路,她被分配到军区的卫生部。

周瑾于1954年被派往苏联学习,从事化学药剂的研究,回国后,又将她分配到了药物研究所,后还担任了药物研究所的党委书记。

她的丈夫金经得,也是军人,两人同是上海医科大学的学生。

文章图片13

金经得毕业后就参军了,曾在空军司令刘亚楼身边担任过一段时间保健医生,后任空军总医院内科主任、空军司令部门诊主任等。

可能与其自身职业有关,因长期药物和放射性影响,周瑾离休后身体一直不好,后因患上红斑狼疮,于2001年去世。

而小女儿周蕖的人生经历可就称得上阴差阳错了。

1932年周蕖出生在上海,在上海读完中小学后,随父亲去往西柏坡,因时任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说:“马上就解放了,回北平读书也是一样的。”

于是周蕖就没有西柏坡读书,后回北平继续完成学业,但正是这一延期,她在报考清华时,又恰逢国内大规模选派学生到苏联留学,每个部门都分有名额,出版总署派不出人去,就把周蕖选上了。

这样,她只有放弃清华已经寄到的经济专业的录取书,转赴苏联。由于周蕖是出版总署派来的,于是专门给她安排了莫斯科的印刷系进行学习。

但在学习了大半年之后,周蕖却发现苏联的印刷术和中国的印刷术并不匹配,所以她决定转专业。

文章图片14

后排(左)许广平、王蕴如、周建人,前排(左)周蕖、周晔、周海婴、周瑾

她征求了父亲周建人的意见,周建人建议她“女孩子还是当教师最好了”。

周蕖因此转学到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的教育系,学了幼儿学前教育,同时还结识了四名中国留学生,其中就有她未来的丈夫顾明远

周蕖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之后又转向了比较教育的方向,41年间,她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长为一名教授。

5年前,85岁的周蕖女士还与88岁的丈夫顾明远先生一起受邀返回绍兴老家祭祖,周老称这是她自1948年以来,时隔70载再次祭祖,真的感慨万千。

小结

父母给予孩子怎样的童年,可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轨迹,既然带给了他们生命,那么就要承担起责任。

上一代的恩怨情仇已经画上了终点,但下一代、下下一代的人生才刚刚起步。

文章图片15

周蕖夫妇绍兴祭祖

他们或多或少的依靠血脉与“周建人”产生了联系,但是生活总是自己的,他们既不会再见面,也不会成为了“周建人”这一形象的缩影。

他们会带着祖辈的荣光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光发热,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大家风范——我所知道的民主党派领袖》.肖伟俐.新华出版社.

2、《中国各民主党派史人物传》.彦奇.华夏出版社.1994.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