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考点||方剂13 补益剂(下)

 壹亩莳 2022-06-23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轮考点 每日推送

青竹

图片
图片
图片

知识点

方剂01:六味地黄丸

【方歌】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

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菊煎;

【功效】→填精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精不足证。

【临床表现】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君:熟地黄—填精益髓,滋补阴精;

*臣:山萸肉—补养肝肾;

     山药—双补脾肾;

*佐: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滋腻;

     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

     茯苓—健脾渗湿,合山药补脾而助健运。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临床表现】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君:人参—甘温益气,健补脾胃;

*臣:白术—助人参补益脾胃之气;健脾燥湿,助脾运化;

*佐使:茯苓—合白术健运脾气;又以其甘淡之性,渗利湿浊,且使参术补而不滞;

       炙甘草—助参术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

*三阴并补,重在补肾。

*补不碍邪,邪不伤正。

图片

方剂02:一贯煎

【方歌】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功效】→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

【临床表现】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方解】

*君:生地黄—滋养肝阴,涵养肝木;

*臣:枸杞子—滋养肝肾;

     当归—养血滋阴柔肝;

     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

*佐:川楝子—疏肝泻热,理气止痛。

【注意事项】

*本方药多甘寒滋腻,若证属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则不宜使用。

【配伍特点】

*滋阴养血药中,少佐疏肝理气[川楝子],补肝与疏肝相结合,以补为主,使肝体得养,而无滋腻碍胃遏滞气机之虞,且无伤及阴血之弊→肝体阴而用阳。

图片

方剂03:左归丸

【方歌】

左归丸用大熟地,枸杞萸肉薯牛膝;

龟鹿二胶菟丝入,补阴填精功效奇。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

【临床表现】

*头晕目眩,腰酸膝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神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

*峻补真阴,纯补无泻;大剂补阴药与少量补阳药相配,意在“阳中求阴”。

图片

方剂04:大补阴丸

【方歌】

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

猪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配伍特点】

*培本清源→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

【辨证思路】阴虚火旺。

图片

方剂05:左归饮

【方歌】

左归饮用地药萸,杞苓炙草一并齐;

煎汤养阴滋肾水,既主腰酸又止遗。

【功效】→补益肾阴。

【主治】→真阴不足证。

【临床表现】

*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红,脉细数。

【配伍特点】

*皆以纯甘壮水之品滋阴填精,补力较缓,故用饮以取其急治,适用于肾阴不足较轻之证。

图片

方剂06:虎潜丸

【方歌】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功效】→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肝肾不足,阴虚内热之痿证。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或眩晕,耳鸣,遗精,遗尿,舌红少苔,脉细弱。

【配伍特点】

*以滋阴药配伍降火药为主,标本兼治;

*在大队滋阴药中配入补阳之品,以“阳中求阴”;

*配伍温中和胃理气之药使补而不滞。

图片

方剂07:补肺阿胶汤

【方歌】

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停;

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嗽可宁。

【功效】→养阴补肺,镇咳止血。

【主治】→[小儿]肺虚有热证。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咽喉干燥,咯痰不多,或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特点】

*虚实并治,补泻兼施,滋阴润肺与清降肺热同用,以补为主;

*补脾益肺并用,培土生金而保肺;

*药性平和,本方原为小儿阴虚肺热证而设,故选药较为平和,且方中诸药均炒后入药,其苦寒伤中或滋腻碍脾之性皆减。

图片

方剂08:石斛夜光丸

【方歌】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丝苁;

青葙草决犀羚角,参味连苓蒺草风;

再与杏菊山药配,养阴明目第一功。

【功效】→滋阴补肾,清肝明目。

【主治】→肝肾亏虚,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配伍特点】

*补泻同施,标本兼顾,以补虚治本为主;

*五脏并补,尤以滋补肝肾为主,且补阴药中配以温阳之味,滋养药中伍以敛涩之品,阳中求阴,精血固秘,则补力益彰;

*清散合方,使肝火清之于内,风热散之于外,由是内外之热皆平。

【注】

*君药→天门冬、人参、菟丝子。

图片

方剂09:肾气丸

【方歌】

金匮肾气治肾虚,地黄怀药及山萸;

丹皮苓泽加附桂,引火归原效如神。

【功效】→补肾助阳,化生肾气。

【主治】→肾阳不足证。

【临床表现】

*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

*君:干地黄—滋补肾阴,益精填髓;

*臣: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

     薯蓣—健脾气,固肾精;

     附子、桂枝—温肾助阳,鼓舞肾气;

*佐使:茯苓—健脾益肾;

       泽泻、丹皮—降相火而制虚阳浮动。

【加减应用】

*济生肾气丸→+车前子、川牛膝{温补肾阳,利水消肿}[肾阳不足,水湿内停证]。

*十补丸→+鹿茸、五味子{补肾阳,益精血}[肾阳虚损,精血不足证]。

【注意事项】

*若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

【配伍特点】

*少量温阳补火药与大队滋阴益精药为伍→阴中求阳;微微生火。

*以补为主,佐用通散渗利,寓泻于补→补而不滞。

图片

方剂10:右归丸

【方歌】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温补肾阳填精髓。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临床表现】

*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脉沉迟。

【配伍特点】

*温补肾阳+填精益髓[补血]→阴阳并用→阴中求阳,纯“补”无“泻”,“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

【辨证思路】肾阳虚。

【注】

*含六味地黄“三补”。

图片

方剂11:右归饮

【方歌】

右归饮中用附桂,地杞萸药杜草配;

鹿菟当归易炙草,丸能温阳添精髓。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证。

【临床表现】

*气怯神疲,腹痛腰酸,手足不温,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小便频多,舌淡苔薄,脉来虚细;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

【配伍特点】

*补肾与补养肝脾并举,重在补肾。

图片

方剂12:地黄饮子

【方歌】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

【临床表现】

*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

*君: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填补肾精;

肉苁蓉、巴戟天—温阳肾阳;

*臣:附子、肉桂—温助真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

     麦冬、五味、石斛—滋阴敛液,育阴以配阳;

*佐使:石菖蒲、远志、茯苓—交通心肾,开窍化痰;

       薄荷—借其轻清疏散之性,以助解郁开窍之力;

       生姜、大枣—调阴阳,和气血。

【配伍特点】

*上下兼治,标本并图,治下治本为主。

*补中有敛,开中有合。

*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平补肾阴肾阳之方。

图片

方剂13:七宝美髯丹

【方歌】

七宝美髯归杞乌,苓膝骨脂芝麻菟;

筋痿骨软齿动摇,重在滋水与涵木。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不足,须发早白。

【临床表现】

*肝肾不足,须发早白,齿牙动摇,梦遗滑精,崩漏带下,肾虚不育,腰膝疫软。

【配伍特点】

*滋阴养血与温肾固精合法,重在滋补精血;

*补中有行,补而不滞,久服而无偏胜之弊。

【功效】→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主治】→痈疽溃后,气血俱虚证。

【临床表现】

*溃处作痛,倦怠懒言,神疲,寐少,自汗口干,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

【方解】

  *方中以十全大补益气补血,敛疮生肌;因无脾虚不运之象,故不用白术之温燥;阴虚不足,虚热内生,发热口干,故配麦门冬以养阴清热;血虚心失所养,又伍远志宁心安神,并可消痈止痛。

【注意事项】

*疮痈早期不宜使用。

图片

方剂14:龟鹿二仙胶

【方歌】

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

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

【组成】鹿角胶  龟板胶  人参  枸杞子。

【功效】→滋阴填精,益气壮阳。

【主治】→真元虚损,精血不足证。

【临床表现】

*全身瘦削,阳痿遗精,两目昏花,腰膝酸软,久不孕育。

【配伍特点】

*阴阳气血并补,先天后天同固。

图片

方剂15:炙甘草汤

【方歌】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与麻仁;

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功效】→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虚劳肺痿。

【临床表现】

a.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b.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

*君:生地黄—滋阴养血;

*臣:炙甘草—益气养心;

     麦门冬—滋养心阴;

     桂枝—温心阳,通血脉;

*佐:人参—补中益气;

     阿胶—滋阴养血;

     麻仁—滋阴润燥;

     大枣—益气养血;

     生姜—合桂枝温通阳气,配大枣益脾胃以滋化源,调阴阳,和气血。

【配伍特点】

*本方滋阴养血,益气助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图片

青竹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题集

(点击选项查看答案)

1、育阴以潜阳的代表方是

A

右归丸

B

左归丸

C

地黄饮子

D

六味地黄丸

图片

解析

【答案解析】

B

左归丸

【配伍特点】

*峻补真阴,纯补无泻,育阴以潜阳;大剂补阴药与少量补阳药相配,意在“阳中求阴”。


图片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