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朔方城 考证

 骨玉文化 2022-05-27 发布于内蒙古


梁坚

汉代朔方郡的朔方城是汉武帝元朔二年,耗时近一年时间,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建成的反击匈奴的阵地,是朔方郡管辖内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

可容纳十万兵马。两千多年以来,朔方城已成为了遥远的传说,汉代的朔方城究竟坐落于何处?是近现代学者们争论了很久的话题。

很多的考古学者们认为,朔方县城在今独贵镇(旧沙日召苏木附近),但有些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

笔者对汉代朔方城的定位,有以下几点认识。

1)沙日召定为朔方城,其离五原郡的西安阳城很近,渠搜县还在朔方城和西安阳城之间,这三座城挤在一起,似乎不太合乎汉代古城的布局。再者沙日召苏木附近,至今还没有发现古城的痕迹。

2)今乌拉山西山嘴以北,乌梁素海东侧土城子古城的北面,曾是唐代的天德军城,现以没于水中,

据《元和郡县志》载;“天宝 十二年,安思顺 奏废横塞军,请於大同川西筑城置军,玄宗赐名曰大安军。十四年,筑城功毕”,“其处见有两城 。北城周回一十二里,高四丈,下阔一丈七尺,天宝十二载安思顺所置 ,其城居大同川中”。

此地的唐天德军城,周长居然有12里,其边长大约是2000米×900米左右,城墙高四丈,护城河宽一丈七尺。是高规格少见的大城址。这座天德军城应是汉代到唐代以来,河套地区面积最大的古城。

我不禁怀疑,唐天德军城是边塞屯兵的一个城障,有必要建这么大吗?在天德军城的西边,今五原县的西土城,是唐代的丰州城,前身是汉代的广牧县,其县城址才是周长八里。在其东边的五原郡的郡址麻池古城,在汉代扩建后周长才只有九里。再者唐朝也不会为一个边塞屯兵的城障,投资建这么大的城。

据《元和郡县志》载“元和八年春,黄河泛滥,西受降城南面毁坏转多,防御使周怀义 上表请修筑,约当钱二十一万贯。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 密陈便宜,以西城 费用至广,又难施功,请修天德旧城以安军镇”

可见,唐西受降城被水淹了都没钱修,怎么会有钱建一座12里的大城呢?建城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有时候要倾举国之力。所以在秦汉之后的历朝历代为了节约,都会利用前朝的城址来改建和修建,只是换了个名称。

笔者认为;唐代天德军北城,应该不是安思顺所筑,“天宝十二载安思顺所置 ” 置和筑还是有区别的,应是安思顺改建修建的。

那么如此规模宏大的城址,又是何时建的?何人建的呢?

梁坚认为;这唐代天德军北城的前身,应是人们寻觅已久,汉武帝元朔二年苏建所筑的朔方城故城。

据《通鉴纪事》载;“建兴十馀万人筑朔方城, 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 因河为固 ,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钜万,府库并虚,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 造阳地以予胡,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汉武帝増调了十多万人筑朔方城, 修复完善秦代时蒙恬所建的障塞, 以黄河固守 ,从山东漕运物资,其工费数十百万之多,府库空虚,又放弃了上谷县和斗辟县,造阳等地给了匈奴。招募十万人口来朔方戍边。

可见为了筑朔方城,汉武帝是倾了举国之力。

3)对于朔方城位置的记录,最为详细的应是郦道元的《水经注》,余按南河、北河及安阳县以南,悉沙阜耳,无佗异山。故《广志》曰:朔方郡北移沙七所,而无山以拟之,是《音义》之僻也”

《水经注》的这段记载大概意思是;南河、北河及西安阳县以南,都是黄沙,朔方(城)以北没有山挡着,是《音义》记录错了。

从这段记载中发现,《音义》是记录过朔方(城)以北是有山挡着的。(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史料遗失故逆向思维)。这与唐天德军的南面有山十分符合。

4《水经注》“河水又东,迳马阴山西”很多学者把马阴山当做了阴山,才有沙日召是朔方城的认识。

《史记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史记音义》曰: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可以看出在《史记音义》中,同时出现了马阴山、阴山、阳山,可以断定马阴山不是阴山。沙日召是朔方城的认识有误。

五原郡的西安阳县,位于阴山之南,其县所辖范围是达到了阴山以北的。故有“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的记录。

(马阴山应是今的马鞍山,马阴山与阴山,这两山都在西安阳县遗址的北面)。

乌梁素海东侧的土城子古城,建于隋代,是一座周长只有3里小城,其北三里是唐代天德军的北城。天德军北城的东北方向距今马鞍山(马阴山)28公里,其南距乌拉山西山嘴方向10公里。黄河在此区域完全可以绕着朔方城自由流淌。

据《水经》载;“河水又东,迳马阴山西”。 “河水又东南,迳朔方县故城东北”。 “河水自朔方东转,迳渠搜县故城北”

《水经》要早于《水经注》,记录的水系和古城都十分的简略,很多的大的古城都被漏记。这段,郦道元完全的将《水经》中内容抄录了下来做了注,没有加自己的内容。但这段的黄河随着年代的流逝,河道的变化也是最复杂的。郦道元在此段提出疑问但未改原文。

河水向东 又向东南经过马阴山西边,就进入了大同川,(马阴山应是今马鞍山),

《史记音义》曰:阳山在河北,阴山在河南,谓是山也,而即实不在河南,

黄河流到大同川中就是,阳山在黄河北,阴山在黄河南的景象。而即实 不在河南,郦道元看到的阴山不在黄河以南。郦道元是个十分严谨的人,看到什么就写出来,他知道黄河是会改道的,以为后人留下不同的记录做比较参考。

河水又向东南,经过朔方故城的东北,河水又流到了朔方的东边转。《水经》用一个“转”字,将在山北流淌的黄河“转”到了山南,这是《水经》的特点,可谓简略。

北魏及北魏前黄河在河套东部地区简图

5)据《读史纪要》载;天德军城东取宁远镇故落盐池 经夏州至长安 一千八百里,东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至丰州一百六十里,西至黄河五里。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天德军城与远自千里的长安,近自五里的黄河,都有位置距离间的对比,唯独没有与朔方城的对比,其他的古载也是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汉朔方城好像从北魏以后就消失了似的,不见史书记载。

梁坚认为,造成朔方城消失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朔方城太大了。

朔方城有多大?据说是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三里,四门、四街、八坊三十二闾里,四门外加郭城。

这面积虽然未见史料记载,但朔方城要屯十万兵马却是真实的。

在这北方边疆地区,一座城里居住十万兵马的朝代,应该只有汉武帝时期才能达到。

建城堡是为了保护百姓生命财产的,北方边疆地区,人口本来就少,500米至300米的城最合适,敌人来了也有能力守住。如果住在2000长,1000宽的朔方城里,城里的人马又少,敌人来了是守不住的。朔方城因为太大了,在汉以后就没有人来居住和维修,逐步被人们遗忘。

至北魏太和十年(486),沃野镇迁移到汉朔方故城后,朔方城就少有记载了。

到了隋代,朔方城的地区被称大同川,隋在朔方故城南三里的地方建了大同城,是周阔三里的小城。

到了唐代,据《元和郡县志》载;“天宝中安思顺、郭子仪等本筑此城,拟为朔方根本;;;南制党项,北制匈奴”。

十四年,筑城功毕,缘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权居永清栅”。

从这段记载中看出,安思顺、郭子仪改造了朔方故城,做为天德军城,目的是,想以这座朔方故城为大本营,南制党项,北制匈奴。

城修好以后,由于城太大兵马少,于是搬迁到城西南三里的隋大同城,唐朝叫永清栅。

明清时期,据清《辽史拾遗》载“隋大同城旧墟在此山,近有钳耳觜城,及秦长城”。

由于汉朔方故城,以近一千多年以来无人居住,无史料记载,故无法判断其位置,明清时期的人们,将朔方故城两公里的城墙,误认为是秦代长城,实际汉朔方故城,北距秦长城还有45公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现以没于水中的乌梁素海东侧的。被认为是唐代的天德军城,其前身应是人们寻觅已久的,汉武帝元朔二年苏建所筑的朔方城。

          2022年5月27日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原创不易 转载内容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梁坚:内蒙古包头人

内蒙古包头九原博物馆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社部注册艺术品评估鉴定师

市区级骨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著有《草原骨器时代》一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