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77篇:读文有思∣什么是“功能性阅读”?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什么是“功能性阅读”?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4期发表了荣维东教授的论文《功能性阅读:一种目标导向的阅读教学观》。所谓“功能性阅读”,指的是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合理选择和运用阅读方法,实现阅读应有的价值和功能。我觉得,作者提出的“功能性阅读”和此前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有神似之处,前者是从功能的角度阐述阅读,后者是从功能的角度阐述写作。这篇论文对我目前正在研究、推进的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框架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

首先,作者梳理了阅读的不同目的和功能。这一点我在王荣生教授的著作里也读到过,例如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开篇就提到了“阅读观”的问题:“阅读观包括战略意义上的为什么读、读什么以及怎么读,表现为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的态度和趣味等,它深刻地影响着阅读的行为,也决定着我们如何来对待'学习阅读’。”作者说的阅读功能,应该也属于阅读观的内容。在他看来,阅读的目的或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审美功能、文化功能。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除了娱乐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存在的,而且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是对应的。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字词、获取信息等,属于实用功能;通过阅读来学习,提升思维能力,这就是认知功能;阅读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和文化素养,这是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明确这一点,有助于阅读或阅读教学,即当你阅读或教阅读时要想一下:我到底想干什么,想实现什么目标,想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目的和方法是相连的,什么样的目的对应着什么样的方法。

其次,作者阐述了阅读目的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方法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弄清楚阅读目的,比“读什么”“为什么读”更重要。他以《世说新语》中“王仲宣好驴鸣”故事为例,梳理了多种不同的教学视角,例如教文言字词,教文学常识,教故事结构和手法,教文学鉴赏,教魏晋风度等等。从表面上看,这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实质上是阅读功能与目的的问题。而阅读的功能和目的,也是确定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决定着教师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或者说,阅读目的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和功能结果。

再次,功能性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呢?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价值和意义。一是改变盲目求新的阅读教学乱象。目前倡导的阅读理念很多,例如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文本细读、整本书阅读、深度阅读、快速阅读等等,这些主张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就跟阅读的目的有关。但如果不考虑这些主张的缘由,一味地推广自己的阅读理念,这就有可能忽视阅读的其他重要内容。例如一味强调文本细读,就会忽视文本产生的背景、作者因素等。那如果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细微处进行解读文本的能力,那么提倡文本细读就是合宜的。二是让各种阅读方法模式各得其所。在作者看来,“功能性阅读”意在为目前各种各样的阅读概念和阅读教学方法提供一个统整性阐释或普适性原则,即运用某种阅读方法,先要考虑它的目的、功能、作用和适用性。只有适合你的教学目标的方法,才是好的、对的,不考虑目标而盲目追新,这是不可取的。例如在一节阅读课上,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先进行“快速阅读”和“整体浏览”;后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要进行文本细读、深度阅读等;最后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还要进行专题阅读甚至是整本书阅读。在一节课上,各种阅读方法就可以有机并存,各得其所。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功能明确的阅读教学。作者反复强调,“功能性阅读”不是另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而是一种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目的明确是科学高效阅读的保障。不单是阅读,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最后,作者阐述了功能性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一是明确阅读教学的特定目的和功能。作者强调了这个原则,遗憾的是没有提出如何确定阅读教学的目的。在我看来,阅读教学的目的要考虑课程标准尤其是核心素养的要求,要考虑教材的指示和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综合这些不同层面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二是基于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这一点是容易理解的。例如教学《背影》,如果将目标定位在“理解和感受父爱亲情”的情感目标上,就应该重点品味“四次流泪”的场景和细节,引导学生品味父亲迂腐琐碎的叮嘱和关照;如果目标定位在学习记叙文的写作,就应该关注文章的选材、人物外貌描写、动作语言描写的技巧等等。我的思考是:一篇课文的教学重心有没有规定性?是不是教师可以随意确定目标?这其实也涉及到了刚才我提出的问题。虽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择定上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我始终觉得,一篇课文应该有其核心的教学价值,确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应该有内在的规定性,而不是随意确定的。三是依据目标,正确选择教学方法。这个原则也容易理解,如果教学目标是“感受父爱亲情”,教学手段就应该是朗读、渲染、共情、链接生活中的感人瞬间与片段等,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接受有效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如果采用的是“思辨阅读”的方法,这个目标就很难实现。

综合这三条原则,基本上可以看出,阅读目的和功能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也是提倡功能性阅读的初衷。但问题还是如何确定阅读的目的和功能?因为阅读功能一旦确定,教学目标就会自然清晰。这一点我觉得还是要深入研究。再者,如何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性阅读目标,这一点也值得考虑。例如在教学《背影》时,可以将学习文章的写法和感受父爱亲情同时作为教学目标,然后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的。只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有一定的学理依据,这也是我学习本文的一点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