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专题题目摘自 《2022版临床医学综合能力病例分析题集》 ![]() ![]() 肾上腺质激素一直是我们考研以及临床中常见且重要的药物之一,但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药理机制以及并发症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分为上下两篇来赘述,那么今天让我们彻彻底底的把它弄清楚吧! ![]()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成,其基本结构为甾核属甾体类化合物。 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依次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层。
![]()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且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变化。 在生理状态下所分泌的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 缺乏时,将引起机体代谢失调或者死亡。当应激状态时,机体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通过允许作用等,使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强烈刺激。 超生理剂量时,糖皮质激素除影响物质代谢外,还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可以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小结】:糖皮质激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种激素,当把糖皮质激素提取出来后进行临床药用时,糖皮质激素就好比一把双刃剑,使用的恰到好处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使用的不恰当或者过量时,会使我们机体死亡。 ![]() ![]() 三、药理机制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我们简单的分为生理性药理作用和超生理剂量的药理作用两大类来叙述。 1.对三大物质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生理量:糖皮质激素是调节机体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 超生理量: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促进糖原异生,特。别是利用肌肉蛋白质代谢中的生糖氨基酸;同时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结果依旧是升高血糖。 (2)蛋白质代谢: 生理量:糖皮质激素能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增高尿中氮的排泄量,造成负氮平衡。 超生理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蛋白质合成。(所以术后的病人禁用糖皮质激素,原因是会影响切口的愈合。) (3)脂肪代谢: 生理量:短期生理量使用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 超生理量: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增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脂肪酶,促使皮下脂肪重新分布于面部、胸、后背以及臀部,形成向心性肥胖。临床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呈现出面圆、背厚、躯干部发胖而四肢消瘦的特殊体型。 ![]() 2.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 在炎症初期,能增高血管的紧张性、减轻水肿、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渗出和水中,同时抑制白细胞浸润以及吞噬反应,减少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能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 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抑制胶原蛋白、粘多糖以及肉芽组织增生,防止粘连及瘢痕的形成,减轻后遗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炎症反应是机体一种防御性机制、炎症反应的后期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以及减轻症状的同时也可以导致感染扩散,创面愈合而延迟!(双刃剑效应) ![]() 【举个例子】 在2002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中,糖皮质激素都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当时在病毒感染的初期,我们尚未得到病原体的结构,不清楚是哪一种病毒感染,对于那些感染十分严重的病人,我们万不得已使用了糖皮质激素,上文中提到了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感染能力,但是糖皮质激素也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是做了很多的取舍。如果不用糖皮质激素,那么病人就会因为感染而死,但是用了糖皮质激素,一旦过量患者依旧面临着死亡,所以糖皮质激素真的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何时使用?如何应用?都是一个医学生以及医生的必修课。 3.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 目前认为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的机制是: (1)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 (2)影响淋巴细胞的物质代谢,减少葡萄糖、氨基酸以及核苷酸跨膜转运过程。 (3)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等 抗过敏作用 在免疫过程中,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释放组胺、5-羟色胺、过敏性慢性反应物质和缓激肽等,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糖皮质激素被认为能减少上述过敏介质的产生,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 4.抗休克作用 常用于严重抗休克,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休克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1)抑制某些炎症因子的产生 (2)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机抑制因子的形成 (3)扩张痉挛性收缩的血管和兴奋心脏,增加心脏收缩力 (4)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 5.其他作用 (1)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称为允许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强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其详情作用请查看往期内容)的血管收缩作用和以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等。(考试重点) (2)退热作用:用于严重的中毒性感染,常具有迅速而良好的退热作用。 (3)血液与造血系统: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大剂量可以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并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刺激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从而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考试重点) (4)中枢神经系统:可提高中枢的兴奋性,故精神病患者和癫痫患者慎用。 (5)骨骼: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骨质疏松。 ![]() 【药理巧记】 对于血液与造血系统我们有一句口诀, 就像打麻将一样: 单吊红中白板,降磷酸雨。 (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升高)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降低) ![]() 1.严重感染或急性感染: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的患者。例如中毒性菌痢、爆发型流行性脑膜炎及败血症等,在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 2.免疫相关疾病:例如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均首选糖皮质激素。 3.血液病:多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此外,还可以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所以需长期使用。(但是长期使用就会造成三代物质代谢的异常,最明显的就是满月脸水牛背。) 4.局部应用:对于湿疹、肛门瘙痒、接触性皮炎的患者均有效。 5.替代疗法: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的患者。 ![]() 引起的不良反应 ![]()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亢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为的库欣综合征。 (2)诱发或加重感染:上文提到过,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用的过量会导致潜在的病灶扩散,特别是在原有疾病已经使抵抗力降低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等患者更易发生。 (3)心血管系统:长期应用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脂升高,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4)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等:与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有关。 (5)糖尿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 ![]() 糖皮质激素对于三大代谢物质的影响如图所示:
![]() ![]() 对于血液系统来说糖皮质激素: 单调红中白板;降低磷酸雨。 激素是个万能药;好多疾病能治疗。 一抗炎来二免疫;三抗毒素四抗休。 血液五多和两少;诱发三高能退烧。 升糖移脂分蛋白;钾钙降低纳增高。 红白板多磷酸少;神经兴奋癫痫倒。 骨质疏松胃溃疡;伤口不长麻烦了。 ![]() 2020.15A 对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效应起允许作用的激素是( ) A.血管升压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 D.糖皮质激素 2010.23A 通过允许作用保持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血管生涯素 C.皮质醇 D.ACTH 2007.21A 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弱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 B.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C.分泌过多可引起脂肪重新分布 D.对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有重要作用 1996.15A 糖皮质激素可以( ) A.抑制蛋白质分解 B.使血糖浓度降低 C.使肾脏排水能力降低 D.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1994.30A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有 A.抑制肝内糖异生 B.抑制脂肪分解 C.使血糖降低 D.使外周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 2003.17A 下列关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蛋白质合成 B.促进脂肪的合成和储存 C.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 D.保持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正常反应 E.减少血中红细胞的数量 1993.105B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分泌的激素有 A.性激素 B.皮质醇 C.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一个大大的赞并且转发给更多的小伙伴们,同时有什么想对徐琦老师说的话可以在本文留言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