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艺复兴绘画的巅峰与公众美学

 乔元庆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到了达芬奇(1452-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拉斐尔(1483-1520),还有科雷乔(1489-1534),文艺复兴绘画达到了巅峰。从技术上来讲,可以说一直到1850年法国印象派出现之前,这个巅峰基本上没有被超越过。即使是印象派和后来的现代绘画,也不能说是真正超越,因为现代绘画和传统绘画没有了直接的可比性。

米开朗基罗之后,比如瓦萨里(1511-1574)代表的稍后一批画家,比如提香(1490-1576)、丁托列托(1518-1594)、卡拉瓦乔(1571-1610),等等,还有比如肖像画的布隆奇诺(1503-1572),学院派的始作俑者卡拉契兄弟,等等,技术上都不错,但是也没有超过三杰,而且总使人感觉他们不如三杰。

为此,瓦萨里是最早就进行了思考的,他分析了五六个要素,从风格方面加以解释,算是抓住了一点线索,提出了“优雅”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也就是说,技术之外,还有东西,决定了画的好坏。

从1350年代(乔托时期),佛罗伦萨绘画走了素描油画的道路,画家、教会、行会、贵族、商人,等等,实际上都在参与了一种美学观念的孕育。这种绘画的美学标准,就是对人物画而言,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这三个公众共同的评判角度。

像不像,美不美?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公众也基本上逐渐就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共识,就是公众美学。最初的形态。

这个好不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关注的焦点,到了瓦萨里,开始成了画家所仔细思考的焦点。

画人,大家都画的挺像,都挺美,怎样才能更好?比如我们用圣母像来看看文艺复兴绘画的前后发展:

乔托《宝座上的圣母》1310年

利皮 《圣母子与天使》1460年左右

拉斐尔 《西斯廷的圣母》1550年左右

布隆奇诺 《圣家庭》,1570年左右

以时间轴排序来看,200多年跨度的演进,就比较清楚地看到西方绘画技术的进步,看到审美标准的演变,更像更美。

1600年后左右,文艺复兴绘画在意大利地区渐渐衰落,其原因我们另外写一个分析。但是绘画本身,的确也到了一个探索的新高度,就是怎么画才能更好?

相反,公众美学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就是把更像更美作为标准,就是后来在20世纪美国人反思“美的回归”的时候,提出的“古典绘画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始终作为一个基准线,至今依然统领着公众美学。

当然,作为另一个世界的中国绘画,一两千年,一直到1900年新文化运动,始终没有把“更像”作为一个审美标准。

1850年代开始的印象派绘画,恰恰也可以看作一个脱离了“更像”,或者说脱离了“肖似”标准的绘画路线。而那个时代,法国画家的确也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阴差阳错的是,当莫奈梵高他们拿着日本瓷器的包装纸,那些浮世绘的印刷品,颇受启发的时候,日本和中国的画家们却反向地膜拜着第一次接触到的西方油画,五体投地。东西方的绘画突然相遇之后,形成了各自新的轨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