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统一天下,是嬴政个人能力强还是家里条件好?

 子玉史院 2022-06-24 发布于陕西

 / 子

对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许多人其实都会有一个疑问,嬴政的个人能力和历代秦王所做的贡献,到底哪个所起的作用最大?

当然是同样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秦始皇只是刚好处在了收网的节点

但就这收网的工作对秦王的素质也是要求非常之高。

先说秦国历代积累的过程:

▲秦孝公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接力了秦王的角色,他通过大胆任用商鞅进行全面变法,将秦国从一个随时可能被别国吞并的弱国打造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者。

秦军威震天下。

秦孝公最大的功绩就是:将秦国从积贫积弱的模式切换为强大而富强的格局,而且,制定出了一套战时的法律制度,完成了秦国的制度建设

至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时,秦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东出,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秦惠文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

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即位之后就迅速为秦军东出做着各种工作:

秦惠文王九年,秦军大将司马错兵出巴蜀,一举将蜀地纳入了秦国的版图,蜀地和关中连成一片,成为秦国一统天下的坚实后方;

十三年,攻楚国丹阳,斩首楚军八万;又攻楚国的汉中,取地六百里,设汉中郡;

当时的六国依然强大,所以,秦惠文王任内的主要工作就是:任用张仪为相,纵横捭阖,将六国的合纵局面给拆解

▲秦武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剧照

秦武王嬴荡任期只有短短的四年,但他却为秦国干了一件大事: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嬴荡以丞相甘茂为将一举拿下了韩国的军事重镇宜阳,并斩首韩军六万。

宜阳对秦国有多重要?

这么说吧,秦国要想东出函谷,问鼎中原,就必须先拿下并控制宜阳,不然,物资与兵源都没办法通过

并且,宜阳含有非常丰富的铁矿,是韩国冶铁、制造兵器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当时天下“高科技”的集聚地,秦国拿下了宜阳将直接助力于秦军的兵器生产,同时服务于秦人的农业生产。

▲秦昭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即位之后对山东六国是连连出拳,秦军彻底开启了对六国的蚕食阶段:

秦昭王十四年,秦国以左更白起为将,攻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二十九年,置南郡;

三十年,置黔中郡;

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

同年,宣太后于甘泉宫诱杀了义渠王,并迅速出兵一举灭掉了义渠国,秦国以其地为陇西、北地、上郡;

四十七年,秦军大破赵军于长平,斩杀赵军四十五万;

五十二年,秦灭西周国;

......

秦昭王任内,几乎就没停止过对山东六国的军事打击。而且,白起一生所有的战功都集中在秦昭王时期。

据梁启超先生考证:整个战国之世,六国战死的将士总数大概在两百万左右,而直接死于由白起操盘的战争的就有一百万左右

所以,秦昭王在位期间不仅在领土上不断对六国进行蚕食,而且军事上实施的也是歼灭战,以彻底消灭掉六国的有生力量为目的

而且,秦昭王还给秦国制定了统一的总体方略:远交近攻

与远处的齐楚搞好关系,然后不断地蚕食家门口的魏、韩。此后,至秦始皇发动灭国大战时遵循的依然是这一战略。

可以说,秦国兼并六国的动作基本上集中于秦昭王时期

公元前251年,当秦昭王离开世界的时候,他已经无比坚信: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将由秦人来完成

这也是天下人的共识,因为,经过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长平之战,关东六国已经彻底失去了与秦国争雄的实力。

总结秦昭王的一生,他总共打了三张牌:无限蚕食六国的土地;将能与秦国争雄的齐、赵彻底踢出了局,并给楚国造成了重创;实施歼灭战,极大地消灭了六国的有生力量

可以这么说,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正是在秦昭王时期奠定的

▲秦孝文王  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秦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可以忽略不计。

▲秦庄襄王  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嬴政老爸秦庄襄王在位期间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

元年,秦以丞相吕不韦为将灭掉了东周国;

同年,秦以蒙骜为将攻打韩国,迫使韩国献出了成皋和巩,秦国在其地设置了三川郡。韩国的门户彻底被打开,已经名存实亡;

二年,蒙骜攻赵,定太原;

三年,蒙骜攻赵,取赵三十七座城;

四年,王龁攻上党,秦国初置太原郡;

可以说,秦庄襄王在位期间的工作其实是对蚕食六国政策的延续

▲嬴政  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公元前247年,当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之位时聚焦的重点依然是对蚕食六国政策的继续:

元年,麃公攻魏,斩首三万;

三年,蒙骜攻韩,取三十七城;

五年,将军蒙骜攻魏,取二十城,秦在其地设立了东郡;

......

按照这个“方案”和速度,秦国兼并六国的大业不一定能在嬴政手里全面完成,可能他在有生之年能够攻灭数国,但不一定能统一整个天下。

所以,秦国最终能在嬴政手里完成统一的大业除了历代秦王贡献的优异“成绩”外,秦始皇的个人能力也不容小觑,绝对不能说他只干了顺手收网的事。

首先,秦始皇对发动灭国大战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合适

当时,六国虽然已经奄奄一息,形同郡县,但谁也不能保证哪个国家会突然崛起,秦孝公时的秦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李斯建议嬴政:

“发动灭国大战必须得迅速、立刻、赶快”;

“如果错过了时机,等哪天六国缓过劲来,就是让黄帝这样的人出来操盘统一战争,都没”。

嬴政深以为然。

秦国的对外政策迅速由“蚕食”切换为“灭国大战”

其次,秦国设计的“战争”与“外交”同时进行的方案非常好

秦国最怕的事情就是六国合纵,至秦始皇时代依然怕。所以,嬴政采用了尉缭和李斯的建议:用金钱开路,对六国的核心成员进行收买,收买不成的就坚决刺杀

这才是秦国灭国大战顺利进行的根本。

就这,秦始皇依然遭遇了预料不到的挑战:

旧韩民在新郑发动了武装叛乱;

昌平君芈启于郢陈造反;

李信率领的二十万攻楚的秦军全军覆没;

虽然历史没有对平定郢陈的战争进行详细记载,但实际上这场战争秦军打得非常艰苦。

昌平君是于秦王政二十二年反秦的,秦军直到二十四年才攻进郢陈,彻底结束了对楚的战争。

知道当时的嬴政有多紧张吗?

▲嬴政  电视剧《大秦赋》/剧照

灭国大战遭遇重大挫折,秦国举国之兵六十万又被王翦全部带出去出征,嬴政既要关心前方战事,又要担心王翦挟兵自重。

那是嬴政一生中最煎熬的时刻。

司马迁记载,当时嬴政还亲自去过郢陈前线一趟,可见,他实在是在家里坐不住呀。

但没办法,既然你是秦王,那有些压力就必须得自己来抗。

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秦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

那一刻,嬴政一定是非常骄傲地给先祖报告这一伟大消息的。

但我们绝对不可以用“坐享其成”来评价嬴政。

因为,先祖的积累固然重要,嬴政自己的发挥更重要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文完)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王翦,天花板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