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试解No.209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本条更加细致地承接上条讲述了阳明病范畴是否可下的区别正邪相争的阳明中风正虚邪盛的阳明中寒)和大、小承气汤适应症的区别
如前述(参见《伤寒论》试解No.208等),阳明病(正邪相争型)范畴可包含[注1]有(便秘+腹胀+热盛)者可用大承气汤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有(便秘+腹胀)者可用小承气汤,有(便秘+热盛)者(或病程较轻/胃较虚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但没有相应的症状(尤其是便秘)指征的话,不可随意用承气汤类下法治疗不硬者,不可与之
若患者已经有便秘六七天了若不大便六七日,此时经过四诊合参后,已锁定阳明病,但医者仍然拿不准其津虚热盛程度(即到底是正邪相争的阳明中风还是正虚邪盛的阳明中寒恐有燥屎[注2],此时可以用小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注3]进行试探性治疗少与小承气汤,来探寻其到底是哪一类型的津虚热盛欲知之法,依据其服用小承气汤后汤入腹中的症状变化来判断到底是属于哪个类型:
①若用小承气汤后,出现放屁但大便仍不解转矢气者,可锁定为有燥屎且小承气汤泻下力量不足从而无法成功泻下大便此有燥屎也,因此可以用大承气汤攻实泻下乃可攻之,把燥屎邪气泻掉即可。
②若用小承气汤后,没有出现放屁而是大便直接可解下来了若不转矢气者,如果解的都是干硬大便,那则说明用小承气汤也可以达到下邪的目的,中病即止(参见《伤寒论》试解No.208中用法“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但此时解的是初硬后溏的大便,为胃津缺、胃阳虚导致的水谷不别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此时为典型的正虚邪盛的阳明中寒,不可妄用攻实之法不可攻之就算要泻邪也要缓下试探着来(如调胃承气汤,同《伤寒论》试解No.205中第三种解释)若误用攻实泻下之法,伤津液血液,胃(中津液)虚者更虚,可出现虚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详见《伤寒论》试解No.66,更甚者可胃津耗竭(胃肠无法消化)而食欲大减不能吃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或传入太阴病出现下利不止(参见《伤寒论》试解No.205,或因胃中津液耗竭而水邪凑(正虚邪凑,具体可参见《伤寒论》试解No.158等胃虚邪凑型病机由来理解)出现渴欲饮水但水不能被消化而吐的情况(这种情况日常宜少量频喝水,治疗宜兼五苓散等利水剂,可参见《伤寒论》试解No.71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如果正治后疾病反复,阳明邪热再盛,从而潮热、大便干结、大便难解的症状加重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此时要综合判断患者津液存续情况,一般情况而言都以小下/缓下(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为定法治疗以小承气汤和之,小下/缓下后再次进行类型判断(如上①②),即若为出现放屁但大便仍不解,加大泻下力度,考虑大承气汤;若为没有出现放屁而是大便直接可解下来了,大便为干燥大便则中病即止,大便为初硬后溏则综合考量是否陷入阴证,陷入阴证则以救里为先(附子理中丸等),仍在阳明范畴则以调胃承气汤等缓下试探着来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此处可参照麻黄汤与桂枝汤来理解,如前述,太阳表证范畴中,凡津液亏虚者统统用桂枝汤微微发汗而不可用麻黄汤发汗,跟此处已下后津液更虚者只可用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缓下而不可用大承气汤泻下是一个道理。

PS.胡希恕老先生认为“初硬后溏”表示“用小承气汤是有效的,不可妄用大承气汤攻实”,但个人认为,如果这样“初硬后溏”跟“拉出干燥大便”的意义解释就都一样了,逻辑虽然无误,但没有特征指示意义,而且在前面(参见《伤寒论》试解No.191《伤寒论》试解No.198说“初硬后溏”是由于胃津缺、胃阳虚而导致脾胃分清泌浊的功能不能正常行使,从而出现水谷不别的“初硬后溏”,这个情况用任何下法都要慎重斟酌。

[注1]常规辨证中(除急症),大承气汤是铁定用在正邪相争的阳明中风范畴,但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则不一定,视情况既可用于正邪相争的阳明中风,又可以用于正虚邪盛的阳明中寒,根据具体情况对应着用。
[注2]原文中“燥屎”指代大承气汤证的便秘燥结之屎。
[注3]《伤寒论》试解No.94《伤寒论》试解No.123《伤寒论》试解No.205提到用调胃承气汤进行试探性的缓下治疗,针对已基本锁定正虚邪盛的阳明中寒型,而本条用小承气汤试探,用此二者意义都不外乎两条:①避免大泻下过于伤正;②针对各自适应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