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里巡山——高中物理为何难

 新用户39988WXR 2022-06-24 发布于安徽

引言:都说高中物理难,而且下列现象屡见不鲜:有部分同学在初中物理学的挺好,高一下学期就好像变了一个人,甚至上课都难听懂课了;有部分同学高中物理学习花了很多时间,到头来是“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进入高中之前不知道如何学习高中物理,任然凭借着固有的认知去学习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的秘籍到底有哪些呢?
一: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
1、颠倒的认知思路:学习初中物理用到的最常见方法不外乎是归纳法:初中物理是从众多的生活实例中归纳出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是从生活现象中归纳知识和规律,故而学生有熟知的学习认知基础,只是熟知现象的再一次认知),然后再用这些知识或规律去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实际上也只是对实际问题的表现认知)。高中物理则是以建立物理模型为基础(高中物理经常说到小车、小球、弹簧、轻绳等生活常见名词,它们既有生活中相关物体的原型所在,但又不是生活中的这些具体物体;而是从生活物体经过“物理方法”抽象出来的物理模型。这一点是初学物理者要特别留意的问题。),高中物理就是在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获取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然后再应用这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高中物理中少有学生熟知的学习基础(尤其是电学的电场、磁场、带电粒子的运动时在现实世界中不能直接被观察到,就是通过实验很多也只是间接地“看到”相关现象的)。这也是不少高中同学感觉电学难的原因之一。在高中物理中,应用知识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看的就是物理模型是否正确,当物理模型不合理,接下去的任何努力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例如:这是初中物理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知道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话没有错,是牛老师给我们总结出来的一大物理规律。然而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滑冰运动员在做“花样滑冰”过程中,通常有一个快速旋转的动作,仔细的同学可能看到过——当运动员手臂伸展开时转得慢,手臂抱着身体时转得快(我们也可以在理发店的转椅上坐着,让别人帮你将转椅转起来,当你伸展手臂和收缩手臂时,你的转动也会有快慢的变化)。按照牛老师说的,这个运动员应该转得越来越慢(因为有阻力作用),没有外力怎么转动变快了呢?牛老师说的那段话没有问题,这个现象也是千真万确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实际上问题就是出现的物理模型上了:牛老师说的那个规律是建立在质点这个物理模型上的,而这个转动的人是不能用质点模型来处理的。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