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乐行:再行黔东南,看最大侗寨、持枪部落and最美梯田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再行黔东南

看最大侗寨、持枪部落and最美梯田

卷子

“五一”去黔东南,下车点是都匀东,目标是荔波和西江。

“端午”去黔东南,下车点是从江,目标是中国最大的侗寨肇兴侗寨、“中国最后一个持枪部落” 岜沙苗寨、以及中国三大梯田之一的加榜梯田

行程:

D1:深圳—从江—堂安梯田—肇兴侗寨(宿)

D2:肇兴侗寨—岜沙苗寨—加榜梯田(宿)

D3:加榜梯田—占里侗寨—从江—深圳

交通:

高铁+包车+徒步

同行:

乐行户外15人。

这一月一次的黔东南,足以证明我是真爱粉。

千里迢迢,是奔着一份神秘,也是想在解密之前、在大众喧嚣之前,可以偷得一分宁静。召集帖里说,那里,目前,还算小众。想到西江千户苗寨观景台上的人山人海,我很期待无人的大山与梯田,以及还算寂寞着的村寨。

黔东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民族特色最鲜明的地方之一。

因为与自己的日常迥异,所以神秘,并成为一些人的远方。

“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

“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

跟着这样的盛赞,我的黔东南又打开了新的一页。

1、堂安:梯田上的侗寨,侗寨下的梯田

我们在从江高铁站包了两辆车直接开上了位居高山之上的堂安侗寨。

司机师傅很健谈,用两个小时的路上时光,让我们在认识堂安之前先认识了一点点堂安人。

师傅是80年生人,老婆是83年的,夫妻俩都在深圳打过工。他初中辍学,在深圳跟人学技术,后来能独立完成空调等电器的维修,他很骄傲自己能看懂图纸。他老婆是文盲(八零后文盲,有点让我受惊),做服务业。他们的儿子已经18岁,也要去深圳打工。他说,儿子也是初中生,却完全学不懂技术,跟人交往也不行。这一代孩子在留守中长大,读书不成,又不能吃苦,还不会赔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很让人担忧。欣慰的是他们的女儿读书还好,现在他们也回来了,希望女儿能把书读好。

侗寨里很多人都在广东打工的,和凯里那边一样。

古老不是居住的最好理由,富裕才是。

古老是给生活在别处的人准备的。

我们在师傅家吃的午餐,他家自酿的米酒好喝到爆。

饭后,我们去他家新修的客栈里去俯瞰梯田。这里三面环山,民居依山就势,悬空吊脚;下面是空旷的梯田,视野很开阔,画面很诱人。

堂安梯田初次入镜,虽然错过了最明艳的放水季,又还没到最炫目的金黄季,但大山安详,梯田安宁,不失美好。

我们一行懒懒地穿行在这个几无商业气息的侗寨里。感受着这里独特、又原生态的生活灵性与滋味。

这里居住着侗族村民160余户,800多人,寨子里蕴藏着很多古老而原始的物件。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重要特征,每个村子都有。它也是侗寨的吉祥物,是侗家人的灵魂所在。

除鼓楼外,寨子里还有戏台、瓢井、风雨桥,还有标志着农耕文明中富有特色的生活设施:禾晾、谷仓、水碾、石碓、榨油房、鱼塘、井亭、萨堂等。

侗族美女饮水图。

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制成的2尺见方而带把的石头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礅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因为他的形状如同木瓢。

寨中闲坐着的老人们,与她们挤坐在一起,偷得一点闲情。

池塘,木屋,伊人。

白云,石桥,倒影。

青石板的小径在寨子里起起伏伏。

梯田与木屋的完美结合。

右下角有石片做瓦为顶的。

站在寨子最高处的侗族博物馆俯瞰村寨。

与宁静的寨子一起去致远。


侗族的节庆民俗一览表。六月六是他们最大的节日,五月五不是。

小伙伴们站在博物馆木楼上。

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我们从其中一个寨门出寨下山。这是途中遇到的侗族老人们。

堂安侗寨距离肇兴9公里,它在山上,肇兴在山下,中间便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 少了放水期日光照射的满眼晶晶亮,但满山坡秧苗一片绿油油,还是穿透了我们的心房。

最美的9公里,当然得徒步其中,慢慢走,慢慢看。






这是被《孤独星球》评选的贵州最经典徒步线路,堂安侗寨至肇兴侗寨。

堂安梯田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别处的梯田大都是泥土做的,而这里却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

因为山形较陡,山中石头较多,难以平整,只好垒石填土为田。这便是神奇的石砌梯田。关于它还有个神奇的传说,——自己去问寨中老人或者度娘吧。

寨里人告诉我们一直沿着石板路前行,可我们在梯田里转着转着,就转到山边上去了,走进了杉树林和灌木林。


远望肇兴,在梯田下面静卧。

2、肇兴:全国最大千年侗寨、侗乡第一寨

除了“最大”“第一”,肇兴的名片还有: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

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

是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

肇兴侗寨的标签有点多,它也配得上这么多的标签。

从堂安侗寨徒步到肇兴时,已是黄昏。一群活泼又恬淡的鸡在寨子旁欢迎了我们。

入住金檐驿站后,便开始了黄昏的漫步。

肇兴侗寨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五团”分别是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可见传统儒家文化有幸保留在了偏远地区。

鳞次栉比的寨子民居。

依山傍水,成了寨子的通用语。

木屋的木门前,常见蹲坐着的侗族老人。路上不停变换着的人们,也是她们的远方吧。

在河水里玩耍的游客们。

正在染布的侗族大妈。


常见到屋檐下飘扬着这样的本地蜡染布。

鼓楼与风雨桥。

侗寨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肇兴有中国最大的侗族鼓楼群,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值得细细品味。

风雨桥倒影在水中,有着柔美的曲线。

在晚霞中走了两个来回,看晚霞渐起。

居家与待客共存。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还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其中“侗族大歌”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唯一)。闺蜜燕子听说我去肇兴,第一句话就是:侗族大歌听了没?录了没?

侗族大歌为多人分声部无伴奏大合唱。歌者未经专业训练,只凭天生对音乐的敏感,表达出生活的各种情感。当数十人合唱时,可以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等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参考《无问西东》里孩子合唱的那个村子)。

20:00有场演出。这个场地便是2018春晚分会场的表演场。


这场演出免费,远胜于西江苗寨免费的那一场,它囊括了侗族文化的诸多要素,内容丰富饱满,形式多样,有“印象系列”之风。

这是领队兼摄影东风白天拍到的一个演出场。


我夜游时在鼓楼下随意拍到的场景,侗族大歌,正在唱响。


夜景,金塔。

我们住在对面,凌晨五点多被杀猪声吵醒。这里便是杀猪的地点,两个大灶在同时开伙,是为欢迎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全村吃大灶三天。

侗族大姐在敲打布料。这是寨子里随时可见的画面,据说敲打过的布料穿起来挺括。

第二天,又向上、再向下走了个来回。这是往上走的寨门。

超级安静的清晨。

寨子尽头的农田。

小木桥。

小溪流。

晾晒的布料。

又见风雨桥。

空无一人的水岸长廊。

一家还没客人的馆子。

馆子外挂着的菜谱。

集队而过的侗族姑娘。

下面寨门(靠景区大门)边的大水车。

独木桥。

竹桥。

石板跳桥。

小瀑布。

每个文艺的镇子、寨子,都会有这些指示牌,把你引领到某个诗意栖居的楼阁。



离开肇兴,站在村头的秧田里,再次回望鲜花里的寨子。

肇兴是由古朴与原始共同编织的一幅画卷。

趁着人还不多,我们走进了画框。

3、岜沙苗寨: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从肇兴出来,我们先去高增驿馆午餐。

高增侗寨是个小众地,被称为“巧手侗寨”,是侗歌和侗绣的发源地,遗憾时间关系,我们放弃了,——一路上侗寨太多了,我们只能挑选主题更突出的。

(读bia)沙枪手部落便是元素独特的那一个。

是世界最后的枪手部落,还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民族,已经不重要,岜沙苗寨里的汉子们持枪出场,就足够抢镜了。 


先在寨子外面和岜沙汉子们合影一张。

扛起枪的美女帅哥们,——这些枪可是上了火药的哦。

领队米奇的飒爽英姿。

岜沙寨门合影。

寨门迎客两大招:鸣枪、吹笙。


扛起枪和岜沙汉子坐在一起。

举起挂着酒葫芦的火枪是不是很酷?请叫我最美火枪手。

大大的标识,强化了枪手部落的文化符号。

俯瞰被大山抱在怀里的岜沙部落。

岜沙的女人与孩子们。女人大多在做针线活。

“针尖挑花,花开在布头上,花落在日子里。鱼跃鸢飞,天地长河,她们把传说穿在身上,把历史绣进衣服里。从不做稿,心里自有经纬日月”。这是一段很美的描写,说的是侗族女子,其实也很合适这些苗家女子。

一堆枪聚靠在大树上,像极了某个电视场景。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是是国内唯一一个允许持枪的少数民族,岜沙的男子都会随身佩戴火枪和腰刀。

那么表演,持枪的汉子们自然是主角了。最后他们对天鸣枪,确是真枪实弹。

当然姑娘们也会上场。舞蹈有点简单和业余,但很原生态。


继火枪迎宾、芦笙开路、抢亲习俗、狩猎舞、芦笙舞后,镰刀剃头又掀起了一个高潮。近距离目睹了镰刀剃头的全过程,感慨手艺人的胆大心细。

岜沙一下午,所谓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豪迈与血性,自然还不能看到;身着黑苗特色服饰的岜沙男子也还不够威武;被誉为苗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在短时间里也还只是见一点点端倪……

但,独特总有韵味,民俗自是风景。 

4、加榜梯田:看了一场日出中的梯田

在岜沙耽搁了一点时间,到达加榜梯田时,已是月上柳梢头。

其实70公里的路并不长,但开了两小时,路实在太烂,太颠簸。路上见到正在修停车场,或许,明年路好了,停车场也有了,但是要收费了,更重要的是,铺天盖地都是人了。

我们入住的“云上梯田”。阳台正对梯田,可看落日晚霞,可惜我们到达时只剩一缕光亮。

日出最佳观赏点:加页梯田的山上。

4:30起床,5:00出发,为看5:50的日出。

我们在一片漆黑走到了红光万丈,看朝霞中的山峦、晨曦中的梯田、薄雾中的村寨。

这里是摄影者的天堂,光与色,宽广与深邃,晨曦与晚霭……款式齐全,元素丰富,四季任便,举起镜头,就是获得。

抱歉我的手机摄影,不能完美呈现它的美,但我们足够幸运,等到了日出。

为能将梯田与日出同框,我们爬到了加页梯田旁边的山上,站等太阳出场。

晨曦已将梯田照亮。

天边的一缕光,让我们开始兴奋,知道了不会白等,所有的疲惫困倦都一扫而空。

左边那条路就是我们摸黑走过来的路,距离“云上”3公里左右。

梯田像海浪一样舒缓、流畅、优美,一切似乎在流动中。

先和晨曦同个框吧,待会儿一激动,心里就只有太阳没有自己了。

让霞光与梯田也同个框,用他的红颜辉映她的绿衣。


层峦叠嶂,太阳在山的那一边露出红润的皮肤。

然后是红通通的、羞涩的脸颊。

再然后是醉红的小脸蛋,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完全现身,与山尖对接,挑逗着站在山顶上被蚊子包围中的我们。

唱首赞歌吧,这一刹那,我们都忘了是为梯田而来。

霞光万丈,穿过你的手心,直达大地的胸膛。

拍拍拍,愿与天同光,与地共宽广。

自拍两张,抢点良辰美景好时光。

云有洞,天漏光,梯田万顷,绿意荡漾。


把光给了你,把世界给了我。

在你身旁站一站,果真是漫步云上。

蓝天,白云,绿田,黄色村庄。

红叶田边站,秧苗水一汪。


寨子梯上住,金草田边黄。

绿带风中展,层层舞霓裳。

镰刀梯田摆,抢镜收割忙。

行走中的第一梯队,被太阳眷顾有加的小伙伴们。

梯田中央有人家。


被梯田包围的村寨。

在梯田的身旁站一站,烈日炙烤,不能停止我的脚步。


不停地走,不停地变换角度,我还跟着寨子里的老牛倌下到梯田里牵牛,并坐在田埂上发了会呆。路边一个小女孩问我是不是广东人,然后很骄傲地告诉我,她去过广东,她爸爸妈妈在那里。

高铁拉近了贵广的距离,愿他们有好生活,同时保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我们中间绕进了两个寨子。这是挑肥料进田的村民。

经过了一条很梦幻的小路,洞口若有光。

一堵老墙,估计是老寨门吧。

深陷大山中的寨子,绝对远离尘嚣。

米奇担肥,侗族大妈去给他打伞,好有爱。

路上奔跑的老牛与牛犊子。好有马的奔跑感。


侗族大妈肩上的韭菜,有着我们从未见过的长度和体量。

对面山上,坡度更大,层次更密集。

浓淡与深浅有变,美不变,爱不变。


步步美景,寸寸欢心。

梯田有型,我们有爱。


加榜梯田的最后流连。

我是队伍中仅有的两位登上加车梯田观赏点的人。

不舍光阴,不舍美景。愿多走一步,多看一分,这是我能赚到的一点点世界。

心会被撑大,但不会塞满。

云上梯田合影。

云上梯田内景和阳台,这是目前加榜梯田最大最成熟的一家客栈。值得推荐。

5、神秘占里: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

占里侗寨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这个距离从江县城只有20公里、面积仅为15.97平方公里的自然村落,2005年才通车。

它隐身在海拔380米的都柳江沿岸四寨河口北上的山谷间,因一项令世人惊叹的“零纪录”而名扬海外: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几近为零。从1952年到2000年的48年里,占里村的人口只增长了10人。

据说占里的祖先是我们江苏人,为躲避战乱,1368年逃难定居此地的,占里村的得名就来源于其祖先“吴占”和“吴里”,寨中人全部为吴姓侗族。

这里建寨以来,就订立了一条寨规:一对夫妇只允许生两个孩子,谁多生就依寨规进行处罚,严重超生的,永远逐出寨门,不得再回到这里居住。

而几乎98%的家庭的孩子均为一男一女,传说这是由占里人世代相传的“换花草”草药实现的,而在村寨中有资格知道这神秘“药方”的只有一人,这个人被寨里人称为“药师”,并且“药师”通常都是传女不传男的。

占里村同时又遵循着晚婚晚育的习俗,因此姑娘们大都在23岁以后才结婚。在占里人看来,结婚晚就老得晚,早要孩子就意味着会早当老人,寿命也就短了。正是这种淳朴的生命观使占里的青年不愿意过早的结婚,而生育期的缩短,客观上降低了妇女的终身生育率。

(注:以上内容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一棵树上一窝雀,多一窝就挨饿”

“崽多了无田种,娶不了媳妇;女多了无银两,嫁不出姑娘”、

“人会生崽,地不会生崽”……

占里侗寨很多地方都挂着这样的标语或牌匾,这个提前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偏远农村,生活可以说是丰衣足食、富足安康。

在村里拍到的牌匾,这些都以占里民歌的方式在流传,深刻影响了寨中的生育意识和行为,乃至生活方式。

村寨的年轻人生育前要喝村里的一口井水,相传喝左边井水可生男孩,喝右边井水可生女孩。


在风雨桥上纳凉的老人们。

在寨子外面有个凉亭,可以拍到村子全景。

寨子里几乎没有游客,我们在烈日酷暑中也没有走多久。按说,这里旅游元素齐全:传奇故事、奇异风俗、原生态民居(这里几乎没有经过改造)、自然风光……可是没有人。

我们一边在呼唤原生态,一边又会对像丽江那样的酒吧、茶馆、客栈、包装过的手工作坊、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以及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建筑、别致的装饰等抱有好感,现在很多古镇都朝着那个方向去发展,朝着文艺、浪漫、艳遇去走。

有点悖论,我们其实常常口是心非的。

真正的原生态,总是会有点破旧,残败,没那么干净,设施没那么齐全,愿意为它停留的人其实很有限。

侗寨的标志物鼓楼,在寨子中央矗立。

我们是沿着这条小河进村的。再次见证依水而建,是侗寨的标配(其实江南小镇也多是依水而建的)。

从江最后一个点,和这个传奇的占里侗寨同个框吧。

占里侗寨合影。

我们品尝过的部分美食。因为不吃辣,所以舌尖上的黔东南对我诱惑不大,但是这里的酒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从江高铁站。

在这里和黔东南再次挥手作别。

黔东南——

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扑归真,回归自然”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亚洲有两个,另一个是中国西藏);

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为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被《Lonely Planet》推荐为中国最值得去的地区之一。

被摄友评选为"六大摄影天堂"。

…… 

从肇兴侗寨到占里侗寨,从堂安梯田到加榜梯田,从高增到岜沙,从山、至水、至田、至屋,从日出到日落,从屋檐下飘舞的蜡染布,到盘里里盛着的酸汤鱼,从夜晚的大歌到清晨的鸡鸣……黔东南没有让我审美疲劳。

浮云在山间奔跑,小河在廊下欢歌,老牛在梯田里歇息。

我在它们中间走过。  

(完)


注:肇兴侗寨门票100元,芭莎门票80元(含表演),其他不要门票。

卷子路上,黔地再访。

一而再三,爱不商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