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格格金默玉:我们不叫格格,奴才回答也不是喳,电视里都不对

 枫馨斋 2022-06-25 发布于云南

生老病死,本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在2014年5月26日,一位老人离世了,却成了历史上的大事记。因为她的身份一点也不简单,她不仅是清朝最后一位格格,还坐过15年的牢。

她出狱后年事已高,却在76岁时搞起了创业。连鲁豫都忍不住赞叹,她历经沧桑后仍能如此乐观和幽默,实在让人惊讶。而她就是清朝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最小的女儿、川岛芳子的妹妹,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她还有一个汉语名字叫金默玉。

01

1912年,溥仪退位,但对于清王室的遗留者来说,他们觉得爱新觉罗一族必定能恢复往日荣光。因此无论何时,仍要保留着满清的礼节,以及贵族的做派。

例如电视剧里的奴才们总“格格、格格”地叫,他们会这么喊,但并不是发第二声,听上去十分别扭,“格格”应该念第一声才对。而且他们收到命令后也不会回复“喳”,听上去咋咋呼呼的,其实应当是“嗻”。

十七格格不喜欢这一套一套的规矩,别人要向她行礼,她也赶紧让对方作罢,不需要“假模假样”的。所以大家都说,她和其他的格格小姐都不一样,活得那叫一个随心自在。

有时候,金默玉和姐姐们一起去看电影,电影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可姐姐们就是不笑,因为那样太没有规矩。不过,金默玉却从来不会掩饰自己,在一旁捧腹大笑。有一次,姐姐提醒金默玉注意仪态,金默玉却自顾自地坐到一旁,继续大笑。

别的格格通常到了一定岁数,都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公子哥儿成亲。可金默玉在小小年纪时已很有志向,她曾提到自己长大后要当个记者或者演员。家人们听到后则连忙劝她打消念头,别说她是个格格,就算只是平常人家的小姐,也不能这么抛头露面。

金默玉从来不会因这些话放弃自己的理想,她也很清楚,自己如果向往自由、争取自由,最好就是离家人远一点。所以,她选择了出国留学,东渡日本。可是不久之后,二战就爆发了,金默玉只能中断学业回到中国。

回到北京以后,金默玉在一家公司里工作,工作时间很自由,薪资也很理想。并且因为走进了社会,金默玉的见识越来越多,打扮得也越来越时髦。她还曾因为太时尚,在照相馆拍的一张照片被老板当做模特照,展示在了橱窗上。

在金默玉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自信和阳光。可她的家人却对金默玉的这份爽朗并不认可,她的哥哥在照相馆外看到了照片,马上将其买下,并且带回家来对金默玉兴师问罪。

哥哥认为金默玉身为王府格格,竟将自己的照片摆在大街上让人随便观看,很不成体统。没想到,金默玉却对哥哥的愤怒不屑一顾,还非常认真地说自己的这张照片拍得果然不错。

其实她不屑的并不仅仅是哥哥的话,还有其他人对王室恢复的幻想。金默玉并不希望那样,她不想循规蹈矩地生活,甚至不懂大家为什么都喜欢给自己找不痛快。

金默玉不懂,也不愿意这么做,所以她努力让自己自由,渴望看到这个世界有新的变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金默玉期待着新的世界。不过,家人们却因为害怕满清王室会遭到报复,纷纷移民海外。

让金默玉更为措手不及的是,哥哥姐姐们都走了,他们的孩子却留了下来。金默玉攥着手里仅剩的100块,思考着自己与6个侄儿以及2个保姆该如何生活。

金默玉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她只能变卖物品维持生活。可是钱太少,需要用钱的人太多,家中的物件很快就被她卖光了,她只能接一些手工活赚钱。金默玉还开过一个洗衣房,结果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了钱。

毕竟也是个王府格格,金默玉从前哪做过这些粗活、用过下等货色,所以她给别人洗衣服时用的都是上好的肥皂,收入低,成本却异常高昂,不亏本才奇怪。因为经营不善亏本了,金默玉还欠下了不少钱,为了逼债,她甚至有一段时间不敢回家。

终于,她那些流亡海外的兄姐们想起了她,给她寄了一大笔钱。但这时的金默玉也很清楚,坐吃迟早会山空,她一定要用这些钱再生钱,保障自己的生活。

金默玉想了很久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突然想起来自己曾去过一家川菜馆,味道不错,每日都客似云来。而且当时的北京城里有40万的四川人,开川菜馆应该不会差。

于是她马上寻觅了一位厨艺不错的川菜师傅,然后就把自己的小馆子开起来了。除了那位师傅,其余的事情基本都由金默玉承包,老板是她,服务员是她,收银进货的都是她。

每日迎来送往,上菜擦地,金默玉整个人几乎忙到瘫倒,每天回家躺在床上就能立刻睡着。可是她的努力是值得的,短短两年就收到了回报。金默玉的川菜馆成了北京城有名的饭店,不少城中名人都曾慕名而来。

金默玉不仅是饭馆老板,还是商会中的领头人物,每天早上都要和各行各业的商贩们开早会。其实街坊四邻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但也惊讶于这样一位格格,居然半点脾气都没有,也不娇纵,对邻居们十分亲切。

02

金默玉事业得意,感情上也春风得意。不过,这位格格的对象不是什么豪门子弟,不过是一位穷画家马万里。马万里爱着金默玉的朴实,金默玉也爱着马万里的才华,两人鸾凤和鸣甚是幸福,却没有相伴到七年之痒。

这并不是他们任何一方变了心,而是金默玉竟下了大狱。1958年某一天,金默玉在家里被人戴上了手铐,押上囚车带走了。马万里带着孩子们,无力地在家门口看着金默玉远去。

金默玉没有做过任何犯法的事,她被逮捕,纯粹是因为自己是汉奸川岛芳子的妹妹。川岛芳子是肃亲王第十四女爱新觉罗·显玗,汉名叫金碧辉。她是当初父亲为光复清王室,送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做养女。

这一切,完全与金默玉无关。可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景下,金默玉的出身注定了她会受牵连。而为了不影响丈夫和孩子,她提出要和马万里离婚。自那以后,她独自在牢狱里度过了15年的岁月。

金默玉坐牢时,每天都要干粗重的体力活,她不是没有做过,只是牢里的环境为更艰难。而且在监狱里的人三教九流,总是有人打架。金默玉面对这一切,只能依靠强大的心理素质熬过来。

三年灾害时期,大家都吃不上饱饭,可金默玉却会寻找机会给大家多弄几个馒头,所以她在牢里也很受到狱友们的尊敬和爱戴。提起这些往事,金默玉没有显得很悲伤,总觉得那时候发生的都是趣事,十分乐观。

无论去到哪里,金默玉都能这么阳光和坚强,也给身边的人带去希望。当她被释放时,自己已经俨然一个小老太太,曾经的佣人都有些不敢认她了,感慨到她是从天上摔倒了地下。听到这,金默玉却反过来安慰对方,自己还没有摔死。

虽然没有“死”,但金默玉还是受了很重的伤,在牢狱里常年劳累和折磨,她已经患上了骨髓炎,脊椎骨有九节已经坏掉,腰肌也是严重劳损,所以金默玉大半的时间都只能躺在床上或是坐着。

之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日往来频繁,懂日语的人才需求量增大,金默玉决定再次创业,开办一所日语培训学校。她四处奔走,寻找合作伙伴,终于在1996年把学校开了起来,而那一年,金默玉已经76岁了。又过了几年,金默玉建立了廊坊东方大学城。

金默玉的脸上,似乎从没有过愁容,可她的一生,却历尽苦难。她曾说过:“人啊,怒和哀是留给自己的,只需和他人分享喜乐。”这句话,她奉行了一生。

金默玉是乐观的,也是清醒的,她背负着骂名,从乱世中走来,却给人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也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再提起她时,她不仅是清朝最后的格格,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甚至是一位理智的哲学家,让我们向这位逝去的老人致敬。


· END ·

卓文君、柳如是、仓央嘉措、高渐离。。。古人的名字实在是太美了!是不是很羡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