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高就查“高”部,京就查“亠”部?

 吕俐敏 2022-06-25 发布于北京

有老师问,为什么查字典的时候,高就查“高”部,京就查“亠”部?

必须承认这是个好问题。涉及到了历代字书部首归并的问题。


在进行字典检索的时候,“高”字属于“高”部,而具有同样构形特点,同样部件的“京、亭、享、亨、就、亮”等字,属于“亠tóu”部。为什么不把“高”也归入到“亠”部中呢?

“亠”作为部首,最早出现在明代梅膺祚编写的《字汇》中,《字汇》只对这个字注了音,并标明“义阙”。明代另一部字书《正字通》中,对这个现象做了解释:“亠字,六书不用为字母,本无音义,犹人在下之文做儿,亠、儿,皆不独用。不烦训释。非如囗、乚、匚、凵、宀、广之各有所指,各具音义也。”《字汇》从汉字检索方便的程度,基于楷书,对《说文解字》的部首进行了归并。“亠”就是经过对字形总结,归并出来的一个部首,不再是文字学意义上的部首,而是形体意义上的,故而,这个字的注释是“义阙”,就是这个字本身没有意义。《正字通》的解释中谈到了作为部件,人,会变成“儿”,比如“光”字下部的“儿”就是“人”的变体。而“囗、乚、匚、凵、宀、广”这些字,在《说文解字》中就有,并且都有独立的意义,所以“各具音义”,属于传承部首。


再看“高、京、亭、亨、享”等字的古文字形列表:

  通过甲骨文字形列表,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组字都跟高大的建筑物相关。

高,是通过上下重屋的样子来指上下距离大,“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在《说文解字》中,“高”也是个部首字,从高的字有“亭、亳”,对这两个字的字形解释,都是“从高省”。

京,是人工筑成的高丘。《说文解字》解释为“从高省,丨象高形。”《说文解字》解字的字形基础是小篆,这里的“丨”是指京下面的竖画。

享,是敬献的意思,《说文解字》也是“从高省”。吴大澂在《古籀补》中,根据甲骨文

和金文

等字形,认为这个字“象宗庙之形”,宗庙本来是祭享之所,所以这个字后来就用作祭享的享字。这个字形后来也分化为亨、享、烹等三个字。


通过上述字形溯源和字义分析,可见这组字都跟高大的建筑有关系。但是为了检索,不同时代的字书做了不同的处理,《说文解字》中,高、京、享,都独立成部。《字汇》将亨、享、京、亭、亮、亳等跟交、亡、亢等一起归入到“亠”部中。《新华字典》沿袭了这种归部方法。因此就导致了虽然“高”与“京、亭、享、亨”等字有共同构件,但是其部首却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