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6年,北京开的这次大会上,周恩来悄悄附到毛主席耳边: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ldjsld 2022-06-26 发布于广西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一个其貌不扬、有些驼背的五旬老人走入了会场,会场明亮的灯光晃得他有些晕乎乎的,他不适应的张手挡在眼前,朝着四周看去……

透过手指间的缝隙,他看到了大会主席台上站着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几乎就在同时,周总理也注意到了他。

图片

周总理看到他的身影时微微一愣,随后他便附到了毛主席的耳边说:“我们的老班长回来了!”

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老班长”?下面,便为大家讲述那段令人动容的革命往事……

图片
李开文


“老班长”是谁





这个老人名叫李开文,曾是一名红军战士。
1929年时,他凭着爱国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红军游击队中,开启了他长达数十年的革命征程,和戏文、小说里的大多数革命英雄不同,李开文很少拿枪,基本没上过战场与敌人血拼,他的战争岁月,几乎都是在战场后方度过的,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得起“英雄”两字的形容。
在战场上,不仅有前线杀敌的英雄,还有在后方做工作的英雄,而李开文一开始便是在后方抬担架,保卫战友生命安危的英雄。
那时的他还只是红军担架队班长,和领导红军革命的毛泽东等人隔着好几层的距离,或许,连他都不会想到,有一天能与毛泽东谈笑风生,与他们一起携手度过革命中的风风雨雨。

图片

李开文后来之所以能够来到毛泽东等人的身边,主要是因为一次战争事故的发生。
1932年,红军撤离大别山,李开文婉拒了家人的挽留,硬着心离开了大别山,跟随着革命的部队一路前行,虽说这一路他都在后方抬担架照顾伤员,但还是有不小的生命危险。
在前行到汉中附近的时候,李开文眼睁睁地看着几架飞机飞向了他们的方位,还没来得及反应,敌机的炸弹便投落在了附近,炸弹爆炸的地点离他很近,李开文的耳朵直接被震出了血,此后的几天,他的耳边经常出现轰鸣的怪声,有时连队友跟他说话,他都听不太清了。
因为耳朵受伤的缘故,他无法再胜任扛担架的任务了,所以便被分配到了炊事班烧饭。

图片

李开文虽被分到了炊事班,但他却未丧失对革命的斗志,更未对自己失望,他觉得无论是在后方抬担架还是做饭,都是在干革命,他的任务是保卫后方,让前线杀敌的战士无后顾之忧。
凭着一股韧劲,李开文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炊事员,成了全师炊事班的“火种”。
他跟随着大部队一路长征。在连绵的阴雨天、大雪天,他将火柴包好放在胳肢窝下护着,尽全力保存火种;没有干柴干草烧火,他便不畏湿冷,将柴草塞到了自己的衣服里,用自己的体温捂干……
1936年下半年,长征结束,延安作为革命的圣地吸引来了上千名青年学生来学习。这些学习者里,除了爱国学生外,还有混进来的特务和汉奸,这些特务和汉奸严重影响了中央领导人的安全。
为此,党中央决定:将一些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召回到延安,他们忠于革命、爱党,由他们来保护中央首长,是再合适不过的。
而李开文便是其中之一。

图片


“老班长”与伟人的过往





很快,李开文的任命便下来了,当领导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时候,李开文既震惊又开心——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当炊事员也能去延安!延安可是红色革命中心,中央首长几乎都在那里生活。
“我保证完成任务!”李开文向领导立正敬礼,郑重承诺。
就这样,李开文离开了他待了数年的连队,被抽调前往延安。不过,李开文虽然以炊事员的身份去了延安,但一开始却没直接去中央的炊事班做饭,而是先去陕北公学当了一段时间的炊事员历练。
几个月后,他才被正式调到了中央组织部当炊事员,同时,他还担任了炊事班的班长、特灶班班长——专门给毛泽东、周恩来、陈云、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做饭吃。

图片

为了给领导做好饭,李开文将领导们的生活习惯摸得一清二楚。
毛主席是湖南人,特别喜欢吃红烧肉李开文得知这一点后,二话不说便跑到了别的炊事班里,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红烧肉的正宗做法
老师傅一听他问红烧肉,便知道李开文是要做给毛主席吃的。毕竟,毛主席爱吃红烧肉早就不是秘密了。
老师傅没有丝毫保留,将正宗红烧肉的做法悉数教给了李开文。李开文一点就通,很快便掌握了要领。

图片

李开文将自己做好的红烧肉端到毛主席的饭桌上,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毛主席吃了一口后没多说话,立马便用筷子夹起了第二块……很显然,他对红烧肉的味道很满意。李开文松了口气,心里高兴极了。
用完餐后,毛主席对李开文的厨艺赞不绝口,但夸过之后,却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以后做红烧肉之前要跟他打个招呼,不要随意做这道菜。
听了毛主席的话后,李开文感到十分疑惑,他不明白,毛主席明明十分喜欢吃红烧肉,那为何不让他做呢?
毛主席告诉他,现在粮食是紧缺物资,有许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他不能随意挥霍粮食,只要能吃饱就行。
看着毛主席忧虑的目光,李开文感慨万千——毛主席拥有宽广的胸襟,心怀天下苍生,看得长远,这样的人,不愧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民的领袖!
在这一刻,李开文更坚定了跟随毛主席的信念:只要毛主席他们需要我,我就誓死追随,虽说自己做不了什么大事,也无法成为前线的英雄,但我会照顾好这些中央领导的饮食起居,不让敌特分子有机可乘。
就这样,李开文在中央炊事班里兢兢业业的工作,照顾着领导的饮食起居。
李开文深知,他们这些给首长做饭的人,最重要的其实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食物的安全性,如果饭餐经手他人出点差错,比如发生被敌特分子趁虚而入给饭餐下毒,这对整个中央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因此,凡是送往首长屋内的餐食,他都一再向炊事班成员强调,不要让他人经手,一定要亲自送过去

图片

由于李开文办事极其认真负责,中央的领导都非常赏识他。1938年,李开文经陈云等人的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直到在中央食堂合并前,他都是特别炊事班的班长,专门给中央首长做饭,和首长们在一起生活。
在来到延安前,李开文以为中央的首长都是权高位重、不苟言笑的人,但等他真的到了延安,和这些中央首长混熟之后,他才发现:首长其实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们没有官架子,待人也十分的随和,是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好领导。而且,首长也常常关心他们这些下属的情况,对他们加以照顾,比如,李开文有不舒服的时候,首长就会让他赶紧去休息。

图片

就这样,李开文作为中央组织部的炊事班长,一直陪伴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无论他们转移到哪个城市,李开文都义无反顾的选择跟随。也因此,资历老的李开文也有了一个亲切的外号——“老班长”。
中央领导们常常一见到他,就会下意识地打招呼:“老班长,我们等会儿吃什么啊?”
每当听到领导这么问,李开文的脸上便乐开了花,偶尔,他也会和领导开开玩笑,缓和一下他们紧张的工作氛围。
在这段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李开文和这些中央领导的相处模式,更像是家人一样——他们互相陪伴、互相关怀、互相鼓励,最终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图片
晚年李开文

与毛主席北京再相遇





1949年北平解放后,李开文跟随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一起进入了北平城,之后的他不再是炊事班的班长了。
图片

点击查看:两位伟人谈了一个绝密计划,37年后才对外公开真相

组织为了培养他,让他去了北平中央机关文化学校学习,而李开文也因此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分别了。
这年7月,李开文从干部学校毕业。
组织本来是想让他去天津的一个糖厂当副厂长的,但李开文听后却委婉地拒绝了,他告诉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我只想回大别山,那里有我的家人,那里是我的家,我要为我的家乡做贡献。”
根据李开文的意见,组织将他安排回了大别山,并让他去管理响山寺粮站,李开文就这样成了响山寺粮站站长
别看响山寺粮站的名字不响亮,但它的占地面积可不小。
响山寺粮站作为中心粮站,管着四个粮库,分别是:古碑、双河、南溪、帽顶,加起来一共有上百里的面积。而且,这些粮库都是建立在山上的,交通十分不方便,无论是运送粮食还是去办事,都需要徒步前行,慢慢走过去。
李开文成为响山寺粮站的站长后,一点也没有官架子,他从不肆意使唤人做事,凡事都要亲力亲为,通往粮库的山间小路,每一条他都走过上百遍……
李开文的一言一行影响了粮站的许多工作人员每当运送完粮食后,工作人员为了防止粮食浪费,都会把鞋子脱下来倒一倒——就连掉进鞋子里的几粒不起眼的粮粒都不能放过;在李开文自己动手做扫帚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帮忙,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理念贯彻到底。
图片
大会上毛主席等领导人接见劳动模范先进代表

李开文的付出,中央是看在眼里的。1956年,他作为全国粮食系统的劳动模范代表,来到了北京。点击查看:两位伟人谈了一个绝密计划,37年后才对外公开真相
那天,李开文走进会场没多久,主席台上的周总理便认出了他,随后,周总理又告诉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十分的高兴,大会结束后,他亲自走到李开文的面前,亲切地唤他“老班长”,并邀请他去家中吃饭。毛主席看他身上穿的单薄,后来还专门给他送了一件皮大衣和皮鞋,并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收到这份礼物,李开文很是感动,回到家乡后,他只在重要的场合穿毛主席送他的衣服,其余时间,衣服都被他放在衣柜里珍藏了起来。
晚年的李开文很少向人提及自己的革命往事,他和许多中央首长的过往,也从不向人炫耀,而是低调地过着平静的生活,直至1992年去世。
但对他来说,那段峥嵘革命岁月,一定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来源:网络   编辑:小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