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花再坐一会儿》:跟守桥人约好;坐田埂上看红蜻蜓飞舞;找种植马铃薯的喝酒;一切都缓慢而美好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2-06-26 发布于江苏

总有一些事物会记住曾发生的一切。

(选填) 图片描述

以前在副刊上,就喜欢周华城文章的风格,一直都误以为他是我认识的,另外一位湖南作家,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他原来是浙江人常山人。

《陪花再坐一会儿》特别适合在春天读,有清风拂面,春水微漾的感觉,家乡的一切,不仅仅出现在他的回忆中,他是带着儿时的记忆碎片,去重新审视现在的家乡风貌。

他在序言中写道:回到三十岁前我努力想要远离的村庄,会有一百件缓慢的事情,等着我们一起去做:找一个种植马铃薯的人喝酒;跟一个守桥的人约好,在晚饭后散步;坐在田埂上看红蜻蜓飞舞;秋风起的时候,仔细地聆听林间板栗落地的声音,同时数数,从一数到一百,再从一百数到一……

他用诗意的语言,用诗性的情怀,用画家的审美情绪去描绘——记忆里远去的故乡旧事,目光所及处现在的家乡新貌。他用流水般清澈婉转的笔眸,在回忆中铺陈往事,在往事重现里蔓延时间沉淀后所带来的改变。那些貌似缓慢无用的事儿,在他的笔下浣花成立体的乡村田园长卷,变得生动有趣,闲适而惬意。

(选填) 图片描述

《落花》有诗情;《山色》有画意;《会饮》可言志;《上座》能夺趣。

他文章所涉及的,无论是一粥一菜皆是草木有心;酒茶俯仰之间,无不神清气爽自有格调在其中,文章辞藻没有华丽的言调论触,但时时有留白处,让人神思遐想。

江南闲淡生活的气韵和生动,景色宜人美在错落有致的恰到好处,他似闲庭散步一一道来。在繁琐纷扰的世间,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去悟出,自有片刻清闲熨帖人心。

宋朝周密《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一本书的底蕴、内涵、人文,会因人而异,因读者阅读的视角而变化,但好的作者、好的构思、好的视角、好的内容~好的文字,会让人在春光明媚里,轻轻地叹息一声,想要如临其境。

《把秧安放进大地》他把土地和农人之间的无尽绻缱,描述的大气磅礴又荡气回肠。“他从人群里折返,又回到庄稼中间,用一把年久不必修的锄头,这里挖两下那里挖两下。

起先那把锄头有些滞,有些冷,渐渐的那把锄头开始热,开始熟,开始柔,开始活,开始行云流水,开始凌波微步,开始蝴蝶穿花,开始鹞子翻身,开始风摆荷叶开始叶底藏花,开始,风起云涌,开始长虹挂天。然而最终是以点到为止,以马踏残雪收尾。他歇下锄头,望向远处,天边下的青山一片,抽烟。

(选填) 图片描述

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种功夫。

也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一种,这是一种门派。

我与父亲一起,穿过江南的梅雨季节,去田里插秧。

在我的身后有几十个人,他们都是从大城市而来,最远的一个是从一个叫做伦敦的地方来的。来干什么,只是为了插秧。

父亲抬起头,在这个烟雨朦胧的清晨,这位稻田大学校长同志面向稻田所有的来宾举起手来,他的手中有一支青秧。他把这株青秧举给大家看。然后,他弯下腰身,恭恭敬敬地,把这株秧,稳稳地安放在了大地。

我得承认,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是反复又看了两遍才罢手,每一次回望熟悉又陌生的文字,都无来由的有一种“大地母亲”的深厚情感,从胸中激荡着冲向眼眶……

读到《六间房记》的“稻之谷”,尤其心生向往,迫不及待想要去闻闻带着泥土味的青秧,在一阵阵稻花香里折花望田,听松风看山色,大快朵颐他笔下常山辣味有名小吃,对酒当歌,当浮一大白。

(选填) 图片描述

作家沈书枝说:华城的文字,有一种清远幽静的意境,他的文字所描写的对象,多与乡下物事有关,童年常伴的草木饮食,农田中的一事一物,也有城市中的日常生活——本身是这样美好丰富的事物,又以自己平和冲淡的眼与心去体会,呈现出来的,自然是格外悠远与清新。

生活要在慢下来之后,才能聆听到风儿从稻田掠过的声音,所谓诗绘生活、生活如诗,诗与远方不在路途的远近,而在是否用心去追寻,然后发现那些乡野生活里的自然与野趣。

《陪花再坐一会儿》自然流畅地将写作与耕作融入生活,真正做到了快速喧嚣的时代里,主动贴近与体验,乡村耕作生活的自然理念。与自然和大地之间发自肺腑的感触,不光情感细腻更加撼动人心。

散文很多时候,即便是小说高手,也很难真正做到形散神不散,而这本书,做到十之七八了。

(选填) 图片描述

作者周华诚,浙江常山人。稻田工作者,作家,独立出版人,“父亲的水稻田”创始人。

出版作品有《春山慢》《寻花帖》《廿四声》《空山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素履以往》《草木滋味》《一饭一世界》《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等二十余种。

部分作品获三毛散文奖、草原文学奖等奖项。有作品被翻译为韩文、英文、阿拉伯文等。散文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策划主编“雅活书系”“乡居文丛”“我们的日常之美”等众多畅销书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