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悲伤 像寒夜一样孤寂漫长 诗歌是他一生的信仰 《山羊之歌》收录中原中也生前唯一出版的诗集《山羊之歌》及其遗作《往日之歌》中的精品诗作。其中有他在兰波的印象派诗风浸淫之下创作的《晨歌》、逢人便诵读的得意之作《马戏团》以及收入教科书使他家喻户晓的《污浊了的悲伤之上》等名作。 中原中也(1907—1937),日本著名诗人。备受当今年轻人喜爱的、日本昭和诗坛耀眼的明星诗人。1937年,因结核性脑膜炎去世,享年30岁。日本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称他“拥有高贵的诗心”。著有诗集《山羊之歌》以及遗作《往日之歌》,译有《兰波诗集》。 中原中也死于昭和十二年(1937年),年仅三十岁,虽然时光短暂,但他却如夜空中的烟花一般,寂寞中璀璨夺目,他的一生背负着无尽的苦难,世界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八岁那年,弟弟亚郎病故,中原中也首都创作诗歌悼念。 十七岁的中原中也喜欢与文学青年探讨交流,初次接触兰波、魏尔伦等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就非常喜爱他们的诗歌风格,并自此终其一生都深受他们的影响。 中原中也生前不断遭受亲人的离世,个人在诗歌方面的抱负始终郁郁不得志,艺术与诗歌矢志不渝是他眼里不灭的星火,但直到逝世后,他的诗歌才逐渐被人们熟知并喜爱。他一生视作唯一一个志同道合的友人小林秀雄,抢走了十六岁就痴情的剧团女演员长谷川泰子,遭遇了友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的中原中也,诗歌中充满了没有穷尽无可名状的悲伤。, 虽然小林秀雄身为评论界泰斗,曾称中原中也“拥有高贵的诗心”的,中原中也也另外觅得佳人相伴随,但依然无法改变,小林秀雄曾经对中原中也的友情的背叛和伤害,但中原中也对泰子和别人生下的孩子一直百般疼爱,和她一直保持联系直到逝世。 发表于一九三〇年四月的诗歌《污浊了的悲伤之上》,曾被收录于高中语文课本,是中原中也的经典作,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我最早看到的版本来自于网友“月夜的海边”,感觉整首诗歌都被无边的悲凉裹挟着,散发着无尽的悲悯和凉意…… 污浊了的悲伤之上 被污浊的悲伤中 今日小雪复飘零 今日寒风复吹起 被污浊的悲伤是 例如身穿狐裘衣 雪中瑟缩着身体 了无希望与期冀 倦怠中梦见死期 胆怯惶惑心戚戚 无可挽回日暮临…… 《山羊之歌》亦收录了这首,摘录如下: 被污浊了的悲伤-. 被污浊了的悲伤中 今日小雪初降 被污浊了的悲伤中 今日寒风到访 被污浊了的悲伤 被污浊了的悲伤 被污浊了的悲伤 无甚希求亦无所祈望 被污浊了的悲伤 在倦怠中梦见死亡 被污浊了的悲伤中 恐惧而又深埋痛楚 被污浊了的悲伤中 无所事事地迎来日暮... 日文诗歌原作,对于不同的翻译者,感悟自然有所不同,翻译的语境和底蕴也会有所区别,说实话我个人更喜欢网友“月夜的海边”营造的那种悲苦难诉的氛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苦难,就像天凉好个秋,蕴藏着铺天盖地的无法挣脱的命运那种欲说还休。 中原中也的诗,冷峻而又澎湃,热烈而又克制,温暖和美好总是短暂易损,悲伤像寒夜一样孤寂漫长,文言和口语交错,长句和短语交叠,时而有着古时的流风遗韵,时而像梦境中的细语呢喃。 -----赵甲 《山羊之歌》的译者赵甲本身即是诗人,对中原中也诗歌原作的理解也是独辟蹊径,但是,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经受生命中接二连三的至亲的离世,没有遭遇爱情和友情的背弃,没有承受郁郁不得志的诗情冷遇的打击,是无法从心而欲、淋漓尽致地表达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的悲怆之火。 “你只管回到宁静的房间就好 背对焕发的都会夜夜灯火 你只管 心的低语,且慢慢聆听就好” (遗作《四行诗》) 孤寂的诗人临终前的这首最后的挽歌,没有收入《山羊之歌》其中,但却让人无法将之忽略,也许正因为中原中也经历了亲人的死去,甘美而哀切的吟咏惜别诗句,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生与死之界限,文字充溢着流逝不复返人与物的无常余韵,质朴而深邃的语言游弋其间,表达着生命时之留恋的倦怠,和人心深处之悲痛虚无之间的无法把控。 中原中也的诗,以其敏感脆弱的感受,捕捉自然生死间之声色,并于文学修辞上,呈现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官世界的铺陈蔓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