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潜艇出海后,会隐藏在深邃而神秘的大海中,通过合理降噪,可以将潜艇自身的噪音隐藏在海洋的背景声之中,很难被反潜力量发现,不过,不论是常规潜艇还是核动力潜艇,出海的部署任务都是有一定周期的,为何不能想科幻小说中那样在海下航行数年,甚至是无限巡航呢? ![]() 潜艇为何无法实现“无限巡航”:问题出在人身上 潜艇按动力划分为常规动力潜艇与核动力潜艇,后者在动力性能上更加优秀,不仅可以做到长时间水下航行,水下航速的速度也更快,不过,目前为止,二者都做不到“无限潜航”和“无限巡航”,无法无限潜航的原因很简单,氧气不足就是直接限制因素,另外,潜艇出海的时间不会非常长,主要限制因素有三个: ![]() 1、长时间巡航的直接问题:吃啥? 潜艇的燃料供给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食物供给却无法维持那么长时间,主要的原因是携带的食物有限,二战德国的U型潜艇,甚至还需要将部分新鲜食材到一个不常用的厕所中,以增加食物储量,搭载的食物只能维持一定时间段。 ![]() 食物供给无法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携带食物有限是一方面,新鲜食物的不足也很重要,即便现代保鲜技术已经很先进,潜艇在出海航行的后半段,依旧经常面临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足的问题,这类食物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维生素。 ![]() 也许有人会说天天吃罐头不也行么?这种想法,二战时代的美国大兵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当时得益于强大的后期和稳定的国内情况,美军的后勤补给和伙食可以说是相当丰盛,不过天天吃午餐肉罐头,还是让美军士兵们“发了疯”,这还是在野外的状态,想想潜艇幽闭的环境中,艇员就能难忍受了,而且,以潜艇的有限空间而言,罐头也不是“管够”的啊。 ![]() 2、潜艇可以长时间出航,人却不行 除了食物因素,潜艇上艇员的状态也是影响潜艇安全航行的重要因素,一般潜艇在执行任务时艇员的状态,与部分影视画面的光鲜亮丽不同,如二战的德国潜艇,出海时间会在3周到6个月,一般在出海一段时间后,艇员因为淡水缺乏很少洗澡,无法经常更换衣物,所以基本都是蓬头垢面,不怎么刮胡子,不修边幅的状态,关于这一点,电影《从海底出击》中反映的还是非常现实的。 ![]() 也是由于无法洗澡等问题,甚至当潜艇出航后,艇员甚至需要依靠古龙水或者是爽身粉来掩盖体味,衣服也很难保持干燥的状态,这一点,在现代潜艇上已经改善很多了。 ![]() 但是,潜艇内部的空间狭小且幽闭,艇员可以活动的空间较少,不仅如此,艇员休息的地方通常就是一个很小的床铺,部分艇员会直接睡在鱼雷上。 ![]() 且因为潜艇内没有白天黑夜之分,长时间看不到太阳,空气会有明显的潮湿和汗臭的感觉,在这类封闭环境中待上数十天,艇员也很容易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因此潜艇艇员的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一般需要比较好一些,但是,同样无法忍耐过长时间在水下航行,更不用说在水下航行个一两年甚至是“无限航行”了。 ![]() 至于如何理解艇上的幽闭生活,可以参考看看隔/离14天后的许多普通人,即便是在有明亮窗户和宽敞大床的舒适房间中,呆上十几天,很多人都会因为无聊而闷到发慌,再想象在一个“黑罐子”中待上一两个月的潜艇水兵,就不难理解潜艇艇员为何无法长时间在水下航行了。 ![]() 目前潜艇单次水下航行的纪录,是1985那年我们海军核潜艇创造的90天,其实原定目标时70天,完成预定计划后,因为75%的艇员都希望可以坚持下去完成任务,大家甚至吃点辣椒提提神,最终该纪录达到了90天,另外美国海军核潜艇水下航行的纪录为84天,不同是的是,我们的艇员在归港后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而美国核潜艇首次水下长航时,艇员中有不少人都是被担架抬出来的。 ![]() 3、核动力舰艇理论上可以无限航行,机械结构却不可以 在二战时代,潜艇水上航行通过柴油机驱动,水下航行则由电驱动,因此不仅水下航行速度很慢,水下可以潜行的距离也不多,如当时德国的U-VIIC型潜艇,水下航速为2节时,也不过才可以航行130海里, 然后就需要上浮换气,并给电池充电,这一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这是一战二战时代潜艇的常见状态。 ![]() 二战末,德国21型潜艇首次实现了水下航速超过水上航速,潜艇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代,不过即便是现代使用AIP技术的常规动力潜艇,水下航行时间依旧相对有限,这也是核潜艇虽然昂贵,但是仍旧受到各强国海军所倚重的原因。 ![]() 使用核动力的潜艇,并不需要担心动力不足或上浮充电等问题,其在水下航行的时间可以非常长,如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的鹦鹉螺号(SSN-571),在1955年用了不到90个小时就水下航行了2223公里,远超当时的常规动力潜艇的潜航能力。 ![]() 但即便如此,目前核潜艇最长的潜航纪录也只是上述的90天,这其中不仅仅是人的问题,还有其动力系统本身的问题,虽然核动力理论上属于无限动力,如现代美军核动力航空母舰已经可以做到寿命周期内不需要更换核燃料,但是,这却不代表舰船可以一直“无限航行”,问题就在于组成核动力系统的机械结构。 ![]() 尤其是在海上的高盐高湿的环境中,较长时间工作后,舰船需要回港进行机械检修,否则很容易出现机械故障问题,尤其是服役较长时间的舰艇,这些工作就更重要了。 ![]() 比如,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密歇根号核潜艇在2019年靠港后,大修的时间长达17个月,期间需要清洁潜水部件、保养上部结构和压载舱,更换电池及传动轴,还要进行结构和推进装置的检测,还要修护重要的核动力装置,这些项目都是潜艇在水下潜航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是潜艇长时间水下航行的限制因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