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的心

 东营微文化_ 2022-06-27 发布于山东

东营微文化·东营市首届“十佳正能量自媒体” 

父亲的心

几天前,收拾书橱,一个纸张已发黄的电话本展现在我眼前。这个厚厚的电话本,只在第一页工工整整地记着我的名字、准确地写着我已调离多年的老部队的邮政编码、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唏嘘不已。电话本的主人——我的父亲在10多年前的春天永远地离开了。
父亲出生在旧中国,自幼家境贫寒,只有小学文化,平时很少动笔。父亲去世前、在我入伍20多年的时间里,没给我打过一次电话。
我们兄弟姐妹结婚成家后,分布在天南地北。母亲去世早,晚年的父亲离开了山东老家,随远在武汉工作的大哥生活。我由于多年担任基层和团队主官,工作繁忙,再加上相距遥远,平时难得和父亲见上一面,主要靠电话联系。但每次我打电话时,如果是父亲接,他总是那几句话,身体和生活都很好,哥和嫂子及侄子对他也很好,不要挂念,一定要干好工作。如果是大哥接电话,他就在身边听我们说话,当大哥问他要不要和我说话时,他大多会说没啥事,不说了。但每次大哥放下电话,他又会详细询问我的工作、家庭等情况。父亲在电话里虽然话很少,实际上却非常盼望和我通话,想知道我方方面面的情况。大哥说,我若有几天没去电话,他就会念叨。每听到电话铃响,他就会像个小孩一样快步走向电话机,抢先接起电话,如果不是我的电话,他则很失望。
我知道,父亲之所以不给我打电话、之所以在电话里话少,是怕影响我的工作。父亲一辈子只怕影响别人、委屈别人,却从不在乎自己。
我入伍不久,父亲就要求我的兄弟姐妹在写信时,不能把家中的任何困难告诉我;入伍以来,他从没有给我写信、打电话要求我回去和家人一起过春节;母亲在世时,曾几次病重住院,他也一次没让家人告诉我。在他80岁大寿时,我们兄弟姐妹原本打算团聚一起为老人庆生,父亲听说后,专门让大哥给我打电话,提醒我部队工作忙,就不要去武汉了,到时打个电话就行了。父亲去世的前一年,腿部患深静脉血栓需住院手术,他同样叮嘱大哥不要告诉我。
父亲年轻时,曾作为支前队员与解放大军一起南下与国民党军作战,亲眼目睹了我军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和严明的组织纪律,对我们军队有着很高的的评价和深厚的感情。他很想到我所在的部队看看,只到过一次。父亲怕影响我的工作只待了5天就匆匆回去了,路上却要走两天时间。那时,父亲已年近八十岁了。每当想起那一幕,我总是心酸得很。
大哥告诉我,父亲去世前几天,自觉身体不适。大哥考虑到父亲毕竟是年龄大了,便和他商量把情况告诉我。父亲仍然不让,并说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没想到,就在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父亲的生命之光悄然熄灭了,亦如他一辈子的做人风格,平和、坚韧、淡定,怕打扰影响别人,怕委屈为难别人。等我匆匆赶到父亲身边,老人家已沉睡在鲜花丛中,面容一如从前的慈祥和善,但他却永远不能和我说话。就这样,在父亲的晚年和生命的最后时刻,作为儿子,我对父亲可以说既没养老也没送终,夜深人静时,我的内心常常为此难安……
父亲的体惜和厚望是我前进的动力。入伍30年里,无论是当战士还是当干部,无论是身为机关干部还是部队主官,我都做到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谦虚谨慎、尽职尽责。自己任主官时的连队曾被评为海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所带的兵也被评为海军百优士兵标兵,自己也先后被评为优秀基层主官、优秀党委书记等,多次立功受奖。每当我把这些成绩和荣誉打电话告诉父亲时,他老人家总是在电话里高兴得直说好、好。
手抚父亲留下的只有我的电话号码的电话本,感受着父亲一生为我着想的心,我不禁热泪盈眶。天地悠悠,父爱永恒。

 (摄影  旅途)

作者简介:孙墨彬,一位退休老同志,文字爱好者。愿在文学园地里汲取营养,丰盈心灵,充实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