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莲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6-27 发布于江苏


睡莲,即池莲。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诗句里的水莲花,想来便是睡莲。睡莲,多像温柔娇羞的小女人啊。比起荷的清丽端庄,清新雅致的睡莲,有弱不禁风的美。

二胡演奏家贾鹏芳的一曲《睡莲》,犹如天籁。适宜在静寂的夜晚聆听。清凉的夜风轻推窗棂,帘幔摇曳,似乎随着古风古韵的曲子,送来睡莲的芳馨。闭上眼,一池水,朵朵睡莲,似睡美人,又似出尘仙子,遗世独立。宛若远古遗留的一滴珠泪,清婉静幽。

上古《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西五十里,曰罢谷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茈碧,即为睡莲。它生长在久远的岁月里。

清《纲目拾遗》录有“睡莲布叶数重,叶如荇而大,花有五色,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东汉末年·曹操《短歌行》

诗句里苹为睡莲嫩叶。多美的画面:池塘里睡莲开放,温顺小鹿采食莲叶。三五知己席地而坐,琴瑟笙竽,乐曲悠扬。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

诗人饯别友人王十一,眼望着小船在浩渺的长江越行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夕阳最是引人惆怅,更有离别,愈是伤怀。江水边的沙洲上,开满了白色的睡莲,多像那绵延不绝的思念。

深山草木自幽奇,四色荷花世所稀。

孤独园中瞻佛眼,凝祥池上捧天衣。

白公没后禅林在,王俭归来幕府非。

水冷风高人不到,却怜鸥鸟日相依。

——宋·张舜民《所寓开利寺小池有四色莲花青黄白红红者千叶》

荷花花瓣丰美,荷叶硕圆,常植于湖泊。睡莲花与叶皆纤巧,小池中生长居多。

许是诗人在江南无锡开利寺,第一次见到池水里的四色睡莲,千叶红莲花瓣重叠,诗人甚为讶异和惊喜。

寺庙在山林静幽处,深山里的草木多浸染了灵秀奇异之气。紫色,黄色,白色,红色的睡莲,在人迹稀少的荒僻山林里,静静绽放,宛若珍宝,世所罕见。

寺庙池水中的睡莲花瓣,如佛的眼睛,满含慈悲与宁静,俯瞰尘世众生。又如天上仙子的裙衫,落在凝祥池的碧水中。山林深处的冷寂寺庙,只有鸥鸟和睡莲日日相伴。

绝艳莲花水面浮,绿云香湿一沙鸥。

何时摘取池中叶,驾作中流太乙舟。

——明·陶安《缺题·元末明初》

诗人看来极喜睡莲。在他眼里睡莲是花中绝美。美丽的睡莲浮在池水中,莲叶翠如碧玉,如绿色的云朵。池中水雾蒸腾,清香氤氲,一只沙鸥立在莲叶上。

若能采来莲叶当做小船,这一叶兰舟,徜徉莲池,甚或,任意漂游到更远的地方,像逍遥的神仙一样。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秦观《纳凉》

诗人的纳凉方式,令人羡慕。现代人久违的田园生活,古人轻松就拥有。诗人拄着拐杖,找寻柳树下的一片阴凉。夕阳西下,暑气渐退,倚躺在小桥南边的胡床上,尽享夏日清凉。

晚上月亮升起来。水面泊着小船,乘凉的人们,迎风吹奏笛子,笛音此起彼伏。即使没有凉风拂过,池中的睡莲,依是散发清雅的芳香。

花儿想开就开了,喜欢花儿的人,竟要为着花开独酌一杯。“千叶芙蕖白玉肤,一樽沆瀣碧琳腴。”诗人陆游见到盆养的千叶白睡莲开花了,喜不自胜,对着白莲,举起碧玉色的酒杯,以此表达心里的喜悦。

“终日欢陪解语莲。”诗人赵希逢把睡莲视作解语花,每天有睡莲的陪伴,自是欢欣。简直要把睡莲当成知己了。

小时候的夏天,和小伙伴骑着车子,寻到外婆家几里外的一处荷塘,每人摘得一片荷叶,顶在头上做遮阳伞,又每人分得荷花瓣一枚,视为宝物。睡莲,倒未见过。许是,荷丰艳硕丽,更具观赏美,藕可食,叶亦可食可入药,荷多见,有水的地方,多有荷。

小城附近的省会汉京城,远郊有一处荷苑,荷开时节,香远益清,引得无数人驱车前往,竞相观之。亦有睡莲。众人皆举相机,呼朋引伴,奔至大大小小的各处荷塘,或蹲或立,或倚花,或扶叶,争相与荷留影。

惟莲池静寂,睡莲倚着水面,慵懒闲逸。它如睡美人,如在水一方的佳人,它与游人,有冷清的疏离感,仿佛隔着一江水。

这才是睡莲的美啊,清幽之极,雅静之极,任他尘世喧闹,只守着自己的一颗静心。

果真,它是远古遗留的一滴珠泪,清婉静幽。

-作者-

童话。北方女子。

遇见是缘,点赞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