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机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孙子兵法》

 逍遥_书斋 2022-06-27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记得2017年某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深夜,一位在内蒙古包地种马铃薯的朋友打电话向我求援。他种的5000亩土豆找不到足够的收获机,面临冰冻的风险。远水救不了近渴,我也帮不上忙,后来他的几十万斤马铃薯被冻成了“冰墩墩”,损失了100多万元。

几年前,笔者拜访了在四川某县种柑橘的老板。他以前搞房地产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进入了农业领域,利用地方上的项目平整了3000亩山地种柑橘。我去的那一年是集中挂果期,考察时发现周边的橘子都收了,就他家漫山遍野红彤彤的一片,老板愁得要上吊。

问了原因才知道,栽树时没有修建机耕道,也没有配轨道搬运车。当年是丰收了,但是要请人一筐筐地从山上背下来,一是找不到那么多的人,二是背下来的人工费用比橘子价格还高。不久那个老板破产了,几千亩的橘子园无人管理,成了与“烂尾楼”一样的存在,地方政府被迫给农民承担了地租。

以上两个案例反映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农业生产是个系统工程,也要有系统化的思考。具体看,就是要考虑到各个生产环节上的农机化配置,以及农机与农机之间的配比。

首先,要考虑用不用农机;其次,要考虑用什么样的农机,如多大马力、行走速度、作业效率等;其三,要考虑农机的配比和配合。

文章图片2

有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亿亩,流转率超过45%。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土地流转到了组织化用户手里,如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投资公司等。

组织化用户无疑都是规模化经营者。笔者在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典型的南方省份见到过承包了超过10万亩土地的农业公司,有一些大型农业投资公司甚至流转了30多万亩,在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规模化水平高的地区,承包几万亩种棉花、玉米、马铃薯的人多如牛毛。

规模化种植的前提和保障都是全程全面机械化,这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互相匹配的问题,没有机械化的规模化,很多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笔者认为,在土地大量集中到少数人和组织化用户手里,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牧草、果园、蔬菜、花卉园木、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面积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疫情大背景下国家对农业生产前所未有的大力度支持之下,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和全面机械化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和奋斗的方向,而要变成实实在的任务。

所以,广大的农机从业者要把这个任务变成自己的工作,要帮助种植户和投资者种好庄稼。

据说,国内目前已经有1500多个品类的农机和数十万种型号,光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就有15 大类 44 个小类 172 个品目几万个型号。

要把这么多的农机以及背后的科研工作者、生产者、流通者、服务组织等联合起来,让大家在同一个方向下按同样形式行动,就需要有一本类似《孙子兵法》的指导手册。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

对于我这个农机行业的从业者来讲,2022年最大的幸福可能就是拥有了农机行业的《孙子兵法》——这就是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解决方案》。

此刻笔者的案头就有这本《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解决方案》,是笔者的一位老朋友快递过来的。

说实话,笔者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笔者已经看过了太多类似的书籍了,大多数是书生们在书斋里写的。目的是评职称或完成某个项目的,不是空洞无物就是脱离实际。

文章图片3

带着“不恭”的心情翻开了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上、中、下》编委会名单。

匆匆浏览了一下,笔者发现了几位行业内的大家,如马敬春、杨炳南、李树伟等。参编人员也是卧虎藏龙,且都是一帮脚踏实地的人;如王东青、薛新宇、韩少平、张文毅,当然更多的是在农机各个战线上,扎根于基层的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人对了,书就对了。带着对真专家、奋斗者、奉献者的敬畏之心,笔者收起了“不恭”之心,开始认真拜读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这本书是真有“料”。与《孙子兵法》一样,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实操性,说是一本农作物种植农机具配置手册和农机购机宝典也不为过。既然书有“料”,我们就说说书吧!

1、生逢其时,躬逢其盛

一本书的诞生也需要“乘势”。太早,就成了夸夸其谈的预言书;太晚,就是失去了指导意义的马后炮。

《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解决方案》这本书,笔者认为是“生逢其时,躬逢其盛”。

其一,农业机械的全程化和全面化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基于以往成功与失败经验基础上的总结、提炼与升华,没有如一些书扯欧美日等国家当虎皮。的确是成功,也的确是先进,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只能是过了眼瘾,但解决不了顽疾。

农业生产是一种经验科学,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需要躬身入局,脚踩泥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并没有过时,相反却仍然是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要求。

中国农业现代化40多年,农机化快速推进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由刀耕火种、驴拉马驮到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耕作,模式和方案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总结的提炼,没有之前的“躬耕”,就没有这本书里大量的翔实的方案。

其二,农业提档升级,需要先进理念指导。现代化农业向精准化、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转型,农业的从业者也变成了新农人和投资者。

新农人追求规模效益和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他们需要科学种田和智慧务农,《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解决方案》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文章图片4

这本书从立项,到正式进入筹备阶段到中间巨量繁复的工作,到最终编纂出版,历时1000多天。为了这本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几乎动用了行业内能动用的所有的力量,汇聚100多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和生产一线实战经验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者等专家学者。

可以说是来自于实践,升华于实践的理论与实操集于一身的巨著,在编撰过程中,真正地做到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00多位专家的匠心汇聚,经过3年多打磨,终于“瓜熟蒂落”。

3、统领全局,脚踏实地

这本书有高度、有广度、有宽度,更有深度,基本做到了统领全局。同时又能照顾到区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纲领性指导性的规划方案,也可以是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指导手册,更可以作为种植户购机指导手册和全程机械化配置方案。

以本书第一篇《水稻》为例。开篇介绍了水稻在国内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国内水稻的主要品种、水稻生长特征,接下来分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南方双季稻区和西南稻区,分别介绍了4种不同的机械化解决方案。

如果只做到这一点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稻区,还分省份和区域进行了细分的讲解,如北方稻区重点介绍了辽宁和黑龙江。其中黑龙江按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第三积温带、第四积温带分别进行分析全程机械化现状及现在的问题,还介绍了规模化种植的典型的案例和一个典型农场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机器配置和成本分析。

有了这本书,规模化种植户完全可参照着自己的种植规模和需要配置机器和预先进行量本利的分析。

4、总结全程,引领全面

在国内农机化进程中,国家最先推进的是耕种收三大关键环节的农机化,后来开始解决非关键环节的农机化,最终基本上实现了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

在主粮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基本上解决之后,再推动非主粮作物、经济类作物、设施农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中药材等产业的全程机械化,加起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全程全面机械化。

这本书也是遵循着这个逻辑主线的。除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成熟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之外,最有价值的是提供的经济类作物、果蔬茶、设施养殖与精准农业的全程化机械解决方案。

如在果蔬茶篇中,就水果、蔬菜、茶叶分别提供了三套实战实用实效的方案。在茶叶全程机械化方案中,不但推荐了全程化配置,而且对于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也做了详细的说明,更可贵的是每一个环节都推荐了经济实用的农机、农机具。

5、内容良心,编排悦目

《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解决方案》分上中下三册,全共497页,超过50万字,可以作为工具书和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基层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指导手册和种植户的购机指导书。

如果你有耐心通读了的话,就会发现是少见的良心之作,内心详实、精炼。本书采用小五号的印刷体,没有任何凑字数的嫌疑,纸质光洁厚实细腻。三本书应该是造价不菲,与笔者手头的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值得收藏的佳品。

另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全彩版印刷,近500的内页,凡是有农机具的页面都是高质量的彩色图片,如在说到辽宁省的水稻直播作业时,一张精美的水稻直播机作业的图牌跃然纸上,每翻一页都会让人爱不释卷。

在信息化、读屏时代,一本高品质的纸质书必须要做到内容详实精湛,独具匠心的版面设计,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

笔者是一个周末看完这本书的,有句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本书恰恰能两者兼顾。

但笔者认为这本书的有“料”更有“魂”,书中处处流露出编纂者的赤子之心和精神气质,当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具体如何,要你自己看完之后才体会得到,笔者期待与你分享彼此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