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步入社会建议:尝试“三不主义”,不着急、不贪嗔、不完美

 王明鹏 2022-06-27 发布于山东

一年一度高考结束,很快就有一批新生入校,同时又有一批准毕业生出现,对于准备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我觉得可以唠叨三点。
这三点我简称“三不主义”,算是多年来自己一点体会,再加上点心理学外衣,看看有无益处。
伟人曾经对留学的年轻人说过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时间是物质基础。年轻,意味着成长机会,允许尝试出错,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力量,年轻就是财富。
年轻人初出茅庐,不缺乏热情和力量,同时也一定会遭遇挫折和不顺,为此还是有三点需要提醒,也是做好心理预防。
一是找工作不着急,有底线保证,适合自己就好。
作为准毕业生,找工作是现实事情,为此要做好分类应对。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其实即便最好就业年份也会这样措辞,关键在于个人看法),对于可能就业单位无非四种:体制内的是公务员事业编制与国企,体制外的是跨国公司和民企。
这四类理论上都可以报名参加,参加不是非要结果,权且作为行为体验罢了。曾经有位朋友当年毕业季,先后去了十几家单位“锻炼”几天到十几天,把所在城市行业几乎体验一遍。
具有操作性做法,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其中几类,对于满足招聘条件单位公司,从好到一般,做出筛选,积极竞聘,最后一定可以获得职位,这就好比婚嫁只要愿意就一定可找到。
这里要说的是,回到自己家乡工作也是不错选择,这是底线思维保底意识,就如同大山长讲过故事,“放心出去闯荡,真不行回家来,家里还有二亩地保证没有后顾之忧”。
二是生活不贪嗔,大胆试错,选择意味机会成本放弃。
找工作过程就是选择过程,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下选择总是有限的受限的,拉长时间回顾看一定有不满意,可是当下选择一定相对最优。
选择从本质上说就是放弃,这就是经济学的“机会成本”。人性都是贪嗔痴的,有贪心有比较有固执,未来的不确定性,会有不安,会有权衡,放弃会有痛苦,但我们又都是时空局限者,必需接受局限下的选择。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很经典的一段话,“选择没有对错,重要的是用行动让选择变得正确”。的确,当下选择的对和错,真的不取决于当下,而是多年之后是否生活工作顺利如意,以后顺利了就是选择正确,否则当初选择再正确也会认为是错的。
这提示我们什么?不要焦虑选择哪一个,重要的是根据本心权衡后选一个当下认为最好的,然后认真努力拼搏实现她。
这期间,还要有试错心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三是工作生活不苛求完美,允许焦虑。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不可避免的就是焦虑,只不过焦虑指数有轻重差别罢了。
例如一定程度的工作焦虑是正常的,因为焦虑意味着认为自己水平欠缺,由此有动力激励自己多学习多成长。
但过分焦虑会影响睡眠食欲以及心态,非常有害,根源只有一个,那就是苛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失误、出错和犯错,而这显然不现实,因为老祖宗告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因此,要接受出错是必然的,出错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只有这一点:那就是出错后如何应对!
当我们把焦虑从避免出错,转移到出错后如何办,这就富有成效缓解焦虑,而且着眼于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久之以恒,就能较快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
我对此曾有过丰富体验,不接受工作会出错,出错之后不愿承认,直到有一天主动示弱承认出错,反而啥事没有,因为大家都清楚只要工作就会出错,干的多出错也会多。也许有人出错更多更严重,还不敢老老实实承认,这就不好。
以上算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准备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建议积极尝试“三不主义”,即工作不着急,生活不贪嗔,接受不完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